通讯:鹿特丹见证丝路通途
新华网荷兰鹿特丹8月14日电(记者潘治)在中国生活多年的两名荷兰小伙,于今年7月底从中国上海出发,驾驶着比亚迪汽车,拿着华为手机,用联想电脑记录沿途点滴,计划全程凭借这些“中国制造”,用时3个月,沿古丝绸之路驾车返回家乡鹿特丹,借此向世界展现一个创意十足的中国形象。
历史上,曾有无数支来自东方、载着丝绸瓷器的商队沿着丝绸之路来到鹿特丹。随着这两名荷兰人带着“中国制造”返乡,鹿特丹将再一次见证东方与西方的陆上丝路通途。
静静的马斯河,清清的莱茵河,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的港口城市鹿特丹的发展和变迁,也见证着海上丝路通途,见证着中荷、中欧关系的不断前进。
“得益于地理位置和港口优势,鹿特丹港一直对于中欧贸易往来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中远集运荷兰分公司总经理董丹奇对记者说,“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和发展,肯定将进一步给双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包括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也将拉动整体中国外贸发展,同时给物流业带来更多机会。”
1972年,鹿特丹港口中国货物吞吐量仅为几十万吨,而在2012年就已接近2400万吨。荷兰首相吕特在今年6月出席中荷企业家论坛时致辞说,目前中国对欧出口约40%经由荷兰进入欧洲,鹿特丹港口对此发挥着重要作用。
即便是在近几年欧债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普遍放缓的情况下,鹿特丹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依然见证着中荷与中欧经贸关系的良好发展。
在欧洲经济艰难的时刻,2010年,中国在鹿特丹港的集装箱装载量达到了295.6万个标准箱,比2009年增长22%,占鹿特丹当年全港集装箱总量的27%。其后,鹿特丹港口吞吐的中国集装箱货运量仍呈强势增长。
鹿特丹港务局去年底发布的港口信息显示,从2008年到2012年,荷兰对亚洲出口实现翻番,其中“荷兰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强劲,中国成为荷兰出口最重要和最大的增长市场”。
“近年来,经由鹿特丹港的中荷货运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势头,这充分说明了中荷与中欧经贸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董丹奇说,“而且这其中出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那就是以华为、中兴等企业为代表所出口的电子产品,以及诸如太阳能电池板等高科技、高附加值货物有所增加。”
对于物流业极为发达的荷兰而言,新的丝绸之路无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无论货物是由海上丝绸之路运输而来,还是经由陆上丝绸之路运来,鹿特丹作为欧洲物流的重要中转站,都将广受裨益。
鹿特丹,见证着海上、陆上的丝路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