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回看总理欧洲行之二:开放胸襟构建共赢格局
2014-10-19 18:12:0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王宗凯)回首往昔,马可·波罗穿越欧陆来到中国,可惜这次东西交流机遇因中国后来的闭关锁国而被迫中断。时至今日,中国总理李克强一年内两次访问欧洲,全方位展示中国开放姿态,寻求与欧洲伙伴的合作升级。东西方文化发祥地以前所未有的紧密联合,开启新时代的文明互鉴。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一篇文章中说,今日的中国,市场相对开放,希求自由贸易;中国制造流往世界各个角落,甚至飞向月球;中国经济在蓬勃发展,国民财富因此迅速增加。

  新兴、开放的中国需要欧洲。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新兴”和“发达”的合作不仅可以成为典范,更能走出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最大”与“最大”交融、一切都有可能,“新兴”与“发达”携手、优势就会倍增。李克强总理此次出访,在拓展机制、促进中欧相互开放方面着力颇多。

  首先,中欧将探索建立自贸区的可行性,共谋贸易发展“大棋局”。目前,韩国与欧盟已签有自贸协定,日本也积极与欧盟推动双边贸易自由化。相比之下,中国与欧盟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双方贸易总量却仅占全球的1.5%,提升潜力巨大。李克强在出席亚欧首脑会议时表示,要推动建立开放包容的区域自贸安排,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加快构建亚欧统一市场。

  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中德签署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合作协定总额达181亿美元。德国东源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拉尔夫·马罗恩说:“德中合作对德国企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中德两国互为在各自地区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两国是各自所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两国通过合作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二,中欧正在展开投资协定谈判,为相互投资保驾护航。当前中欧都处于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开放合作既有客观要求,又有难得机遇。比如,多达110条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将德国新工业转型与中国产业升级进程对接,为双方投资提供了诸多发展机会。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明确表示,德方支持欧中尽快签署投资协定,进一步扩大合作。

  在美欧遭遇“冰火两重天”的中国企业华为也再次诠释了只有开放才能共赢的道理。华为在欧洲的投资兴业不仅为欧洲带来了就业和价廉质优的产品,自己也跻身全球百强品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吕本富说,华为在欧洲的竞争对手爱立信和阿尔卡特-朗讯等公司并未因华为的到来受到冲击,反而成为欧盟经济少有的亮点。

  第三,中欧将致力于开放创新,拓展新技术、新产业与新领域的合作机遇。李克强在出席第三届莫斯科国际创新发展论坛时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推进,更需要各国携起手来,在合作创新中实现知识的倍增、价值的倍增,解决发展的难题,促进共同繁荣。

  广阔的全球市场容得下欧洲老牌企业,也容得下中国新锐企业。二者可以在相互学习与竞合中共同成长。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外贸协会董事会成员舒曼说:“德国有创新能力,但要把技术转变为商业成功,德国还需多看看中国。拿洗衣机来说,洗衣机大约100年前由德国人发明,但如果看看中国海尔在这个行业的做法——海尔如今已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白色家电企业,你就会理解这样的成功故事。”

  过去一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层多次出访欧洲,双边关系以加速姿态不断升温,更深层次、更大力度地相互开放已成为中欧工商界的共同期待。也正缘于此,李克强总理访欧期间每到一处,都见证了诸多合作协议的签署,中欧在新技术、新能源、市场准入等领域的合作都有了新的进展。

  一些海外专家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推进和欧洲经济从危机中复苏,双方在高端制造业、服务业和城镇化等关键领域都将释放新的潜力,中欧合作将迎来新的局面。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开放也是改革,我们打开大门,不断加大开放力度、提升开放水平,以开放带动改革,使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互利互惠、双赢多赢的开放,既造福本国也惠及世界。

+1
【纠错】 责任编辑: 白羽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雨后西湖晴归来
雨后西湖晴归来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1172111288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