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网北京11月13日电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东盟国家逐步认识到启动新的合作层次、构筑全方位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并决定开展“外向型”经济合作。在这种形势下,“10+1”、“10+3”和“10+8”等层次丰富的众多合作机制应运而生。
1997年12月15日,首次东盟与中日韩(最初为“9+3”,1999年4月底柬埔寨加入东盟后称“10+3”)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10+3”合作进程由此启动。与“10+3”并行的是东盟分别与中、日、韩3国领导人举行的会议,即三个“10+1”领导人会议。
“10+1”和“10+3”合作机制以经济合作为重点,逐渐向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拓展。“10+1”确定了五大重点合作领域,即农业、信息通信、人力资源开发、相互投资和湄公河流域开发。“10+3”已经建立了65个对话与合作机制,其中包括外交、财政、经济、劳动、农林、旅游、环境、卫生、打击跨国犯罪、文化、能源、信息通信、社会福利与发展、科技、青年、新闻及教育共17个部长级会议机制。
此外,在东盟的推动下,2005年12月14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6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吉隆坡举行首届东亚峰会,峰会也被称为“10+6”峰会。在2011年11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东亚峰会上,美国和俄罗斯首次成为东亚峰会成员国,东亚峰会机制也由此扩大到“10+8”。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