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中国高铁助力“一带一路”沿线互联互通

2015年02月12日 21:16:2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记者吕冬 樊曦)黄色支架上架起一座座乳白色流线型的高铁动车车头,身穿蓝色制服的技术工人围绕在机车周围进行接线和调试,绿色的橡胶地板在灯光的照耀下映射出工人们忙碌的倒影……

    这是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的景象,这家坐落在距北京东部180公里的工厂是中国生产制造轨道交通装备的鼻祖,目前隶属中国北车有限公司。自19世纪末建厂以来,它见证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辆客车和第一列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的诞生。

    传统的低端制造、出口加工在推动中国经济近三十年高速增长后已尽显疲态,寻找新的经济驱动成为新常态下的迫切任务。已在中国道路上驰骋近十年的高铁或能够指引新经济驱动力的发展方向。

    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高速列车。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接近16亿公里的运营里程也让中国动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技术和运营优势不仅提高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也让历经实际运营不断调整完善的“中国技术”和“中国装备”惠及世界更多国家和地区。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寻求加强与中亚、东南亚乃至欧洲、非洲在交通经贸上的深度联动和互惠互利,这也给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提供了更多有所作为的空间。

    “一带一路所涉及国家超过六十个,各有特点,其中就有我们的传统市场,也有新兴市场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北车公司副总裁余卫平说。

    通过铁路实现互联互通在“一带一路”的国家之间已经开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和建设企业是其中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已与泰国就铁路合作达成协议;老挝铁路只差“临门一脚”;与印度签署政府间合作文件,确定了中印铁路合作的领域和行动计划;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也在规划之中……

    在古老丝绸之路西端的欧洲,中国企业在海外参与修建的第一条时速250公里高铁——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二期目前顺利通车;中俄高铁合作已达成初步共识,签署了合作文件;中东欧、中吉乌等国铁路合作项目也在积极推进。

    “一带一路”途经国家发展水平各异,一些国家缺乏修建和运营轨道交通的经济实力,中国在提供设备和基础设施的同时还需要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余卫平表示,北车参与的海外项目中,资金有时会成为决定部分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据介绍,部分中国企业营建的海外铁路项目可以获得中国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业务部副总经理李文表示,在部分国家缺乏施工资金的项目,中国进出口银行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截至今年一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已为35个境外铁路装备出口项目提供130亿美元的贷款,项目分布区域既有泰国、老挝、尼日利亚、埃及和俄罗斯等“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也有美国加州高铁等中国企业新近拓展的发达市场项目。

    去年11月,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并欢迎其他国家投资者参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而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官员也表示,中国将动用外汇储备支持高铁和电力设备出口。

    去年年底,中国两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宣布合并,尽管目前两家企业合并的具体细节尚未透露,但余卫平表示,合并后企业效率会有所提升,海外项目竞标会更有把握。

    业内人士指出,想要让中国高铁赢得世界的认可,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互通做出贡献,最根本的还是要靠铁路装备方面过硬的技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

    对此,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研发中心主管设计师郭鹞表示,中国在不同天气和地理条件下运营经验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在中国东西南北纵深5000公里的广袤大地上,高铁线跨越了各种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其运营总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一半以上。鉴于沿途地势复杂,国内很多高铁线路常常是“刚出隧道,又跨大桥”,途径地区的温差最大超过20摄氏度。这让铁路设备和基础设施出海很大程度上能避免“水土不服”的问题。想要什么样的高铁,在中国总能找到一款合适的。

    高铁“走出去”成“一带一路”战略助推器

    “一带一路”力促中国资本输出 基建高铁核电望获益

    “一带一路”战略给铁路行业创造巨大机会

青春派,炫精彩。扫一扫,带走新华炫闻。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108111435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