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菁:海洋文化优势助力福建打造“海丝”核心区
2015-02-12 12:32 来源: 新华网福建频道
新华网福州2月12日电(记者 王雄)福建的海洋文明相对其他沿海省份来说有何独特之处?福建的海洋文化对海丝沿线国家有何影响?2月11日,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院长苏文菁教授,向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的海内外嘉宾介绍了福建的海洋文化。
苏文菁说,因为地缘优势,福建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这个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茶叶是福建重要的物产,其中以武夷山的茶为代表,一方面向海洋迁徙,形成了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同时,武夷山茶也在西北开启了万里茶道。
“福建人在向海外移民贸易的过程中,把大量带有福建口音的中华文明带到世界各地。”谈及福建海洋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苏文菁说,带着福建口音的中华文明至今在亚洲有着多处“飞地”,成为历史鉴证。在东南亚,带着福建口音的中华文化、原住民文化、欧洲殖民者文化互相融合,产生了“第四种民族与文化”。
此外,福建人在“海禁”时代,以极大的代价维系着中华海洋文明的血脉,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乃至实行全球战略的本土文化资源,其经略海洋的历史更是构成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支撑。
苏文菁表示,作为海洋族群的“闽”,虽然是福建的行政简称,但其实从周朝开始,“闽”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闽”是太平洋广袤岛屿的族群——“南岛语族”离开欧亚大陆的最后栖息地。根据考证, 6000年前,这个族群从福建沿海跨过台湾海峡,一部分成为今天台湾的原住民,另一部分继续向太平洋、印度洋海域迁徙,直到1500年前结束。
“通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沿海的族群与‘南岛语群’有很深的族缘关系,他们对航海、捕鱼等知识的积累是我们中国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海洋文明。”苏文菁说,这种知识还有待挖掘。
苏文菁分析,自古以来,闽人在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之下,发挥出极大的主体能动性,向海洋拓展,体现了充分的敢拼精神;在向海洋发展的过程中,闽人创造处理前工业文明时代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与工具;掌握季风洋流的规律,开辟出一条条海上贸易航线;在与不同文明交往的过程中,善于尊重他人、敢于融会贯通、赢得世人的尊重,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点。”苏文菁还向与会嘉宾介绍,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唐宋元时期,泉州是代表中国向外发展的精品;明清时期,泉州则向外传承了最多的中国主流文化。“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如果说海上丝绸之路是发端于唐宋、兴旺于唐宋元以后,那么,在唐宋元期间,整个闽南海洋文化得到极大的彰显。明清时期,中国的主流文化在退步,但是福建人以自己海洋族群的自觉,维系了整个海洋文化的荣光。”
苏文菁认为,福建海洋文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内在文化基因,是中国在工商立国时代的文化新资源。因此,了解闽商在历史上的贡献,融合中华文明中的多样化形态,无疑对中华文明的未来走向、以及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