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千百年来历史滚滚长河流淌下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没有语言,我们浩瀚璀璨的历史将如何书写?我们精彩深邃的思想将如何表达?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写到:“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可见,语言在任何民族心中都拥有最崇高的地位。
高加索山脉以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所在地区被称为外高加索地区。19世纪中后期,该地区并入俄罗斯帝国。1922年三国以外高加索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名义加入苏联,在1936年又各自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直至苏联解体后分别独立,成为世界地图上新的独立色彩。由于长时间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语成为外高三国的主要流通语言,三个国家居民基本通晓俄语。但尽管如此,在经过一个多世纪后三国仍保留着自己的独有语言。格鲁吉亚语、亚美尼亚语、阿塞拜疆语分别是三国现在的官方语言。更加有趣的是,三国虽然彼此相邻,但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三国语言不仅来自不同的语言分支,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下面让我们分别了解一下。
格鲁吉亚语是格鲁吉亚官方语言,属高加索语系南部语族,是该语系最重要的语言。格语的最早文献见于5世纪,随后600年这种语言主要用于宗教仪式,日常生活中是不可以使用的。12世纪开始出现格语民俗文学,其使用范围得以开始扩大。到了19世纪中叶标准格语才形成。传说格文字母的设计灵感来自葡萄藤,笔画多为曲线、弧线,有如蜿蜒生长的葡萄藤蔓,而格鲁吉亚正是世界葡萄酒的发源地,有五千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可见格文字母是伴随着“酒香”诞生的。格文有正圆体、小草体和骑士体三种字母,现代格文有33个字母,包括5个基本元音和28个辅音。格语具有高加索语言的共同特点:具有浊音、清送气音和清喉化音。格语的词性还兼有印欧语系没有冠词的特点,这和格鲁吉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有关。格鲁吉亚位于高加索西部黑海沿岸,古代希腊称之为哥哲斯及伊比利亚两王国之地,是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寻得金羊毛之地。随后罗马帝国势力伸展入小亚细亚时将其统一与罗马联盟共抗波斯,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公元330年其接受基督教(东部支派)为国教,定国名为格鲁吉亚,并长期与拜占庭帝国联盟抵抗伊斯兰教势力的军事扩张。与阿塞拜疆深厚的伊斯兰文化相反,格鲁吉亚在其语言形成之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因此他的语言中具有鲜明的印欧语系特点。
亚美尼亚语是亚美尼亚共和国官方语言,是印欧语系中自成一支的语言。公元405年,亚文字母被发明,11世纪至17世纪为其发展中期,17世纪后近代亚语逐渐形成。该语言有6个元音和30个辅音,名词分为单复数,没有性的区别,有7个格和8种变化。动词有态、体、人称和数的变化。亚语有许多词源于伊朗语,与此同时它也有受土耳其语影响的痕迹,而且古亚语和古希腊语又有类似之处。纵观亚美尼亚历史,你会明白他的语言特点与其民族古老而曲折的历史经纬息息相关。早期在亚美尼亚先后建有乌拉尔图王国和奥隆蒂德王朝,随后奥王朝被波斯“第一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打败,成为该帝国的一个地区,因此这里被“注入”了波斯文化(伊朗文化)。公元前331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击败大流士三世,推翻阿契美尼德王朝,致使亚美尼亚地区成为马其顿王国的一部分,深受古希腊文化影响,据考证,古亚文字母最有可能是根据希腊字母而设计的。随后亚历山大帝国一分为三,亚美尼亚归属塞琉西王国。亚美尼亚在随后的千百年内命运多舛,曾被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安息)等国统治,被西方文化与伊朗文化反复浸染,公元301年,亚美尼亚王梯里达底三世定基督教为国教,这段时间亚美尼亚更多地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公元7世纪又曾被阿拉伯人侵略,强行推行伊斯兰教。可见,亚语就是一首与亚美尼亚民族历史同生死、共荣辱的史诗。
阿塞拜疆语是阿塞拜疆共和国官方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古斯语支。阿塞拜疆位于外高东部,与伊朗、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黑海相望,其中哈萨克语和土库曼语也均属于突厥语支。阿塞拜疆人属西亚伊朗民族,信伊斯兰教。阿塞语出现于11世纪,现代书面语则是形成于19世纪的中期,后经改造分别采用过拉丁字母与西里尔字母。与其他突厥语相同,阿塞拜疆语名词有数、领属人称、格的变化;动词有人称、式、态、时的变化和多种形式的形动词和副动词,并且使用后置词。现今的阿塞拜疆共和国官方采用土耳其语字母版阿文,但是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阿文也通用,称为北阿语。而生活在伊朗的西北阿塞拜疆区的阿塞拜疆人仍使用阿拉伯字母版的阿语,称为南阿语。这是因为在历史上,阿塞拜疆地区曾分别被伊朗、阿拉伯帝国统治,因此深受其穆斯林文化影响,其文字也有阿拉伯字母版、土耳其字母版。可见阿塞拜疆语里深深刻着其历史的痕迹。了解了外高加索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的语言,我们会深深地感到这三国各自的语言真的是经过历史淘洗、深深凝练出的民族精髓。不仅仅是外高三国,所有的民族,所有的国家,都是珍视自己的语言的。在笔尖下,字母间,流淌着的不仅是文字,还是这个民族历史悠久沧桑的呢喃低语。体会一个民族的历史,书写这个民族的文字,你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呼吸,触碰到这个民族的灵魂。(蕊蕊,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