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5日电(记者裴剑容 王帆)当地时间22日、23日,正在拉美进行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在哥伦比亚和秘鲁出席了中国-拉丁美洲人文交流研讨会和中国-拉丁美洲文明互鉴系列活动,与文学艺术界知名人士和代表欢聚一堂,阐释人文交流、文化互鉴对中拉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相距几万公里的中华文明和拉美文明,在两个大陆跨越时空握手、交融。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过去十年间,中国和拉美见证了政治和经贸关系的跨越式发展,但在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社会文化研究室副主任郭存海看来,中国和拉美地理距离遥远,价值体系存在一些差异,扩大对彼此的认识、了解和理解,就变得愈加迫切和重要。
李克强此次访问拉美,人文交流活动引人注目。他在哥伦比亚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时指出,中拉合作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也是精神层面的,后者往往更加不能忽视。
郭存海指出,中拉关系的发展,既需要产能合作等经贸措施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今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成功召开,是中拉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可以想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中拉之间的接触将在广度上持续扩张,这也使得解决双方认知不平衡问题变得刻不容缓。
他认为,当前亟须建立中拉文明对话机制,加大顶层设计力度,以便从整体上统领中拉文化关系的发展,增进中国和拉美各国之间的理解和认知,以文明对话作为中拉政治和经济关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软基础。
“文明对话也是中拉努力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和‘理想共同体’的基础。共同体的构建必然基于相互了解和理解,精神的相互认同;惟有志合道同,才能打通中国梦与拉美梦的空间,从而共呼吸同命运。”郭存海说。
前不久,由郭存海发起成立的“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举办了首次以青年学者为主体进行的中拉学术对话活动——首届“中拉青年对话会”。与会的40余名中国和多个拉美国家的青年学者及留学生,面对面地沟通了对中国和拉美的相互印象,了解对方对于自己国家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并对中拉合作的现状和未来进行讨论。
旅居北京十多年的秘鲁学者帕特丽西亚·卡斯特罗也参加了这次对话会。她曾是秘鲁《商报》驻京记者,目前在北京大学攻读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她在接受采访时说,这种形式的对话非常重要,因为交流才能相知。她尤其看重青年人在中拉交往中的角色。“青年人具有活力和热情,加强青年、特别是青年学者之间的交流是中拉未来发展的希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7月在访问拉美时宣布,在未来5年内,中方将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6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6000个赴华培训名额以及400个在职硕士名额,邀请1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政党领导人赴华访问交流,并于2015年启动“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中方倡议于2016年举行“中拉文化交流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哥伦比亚文学巨匠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译者、北京大学青年学者范晔刚刚从哥伦比亚参加波哥大国际书展归来。他认为,拉美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载体,能打破东方和西方二元的思维,是文化和种族的大熔炉。“和拉美加强人文交往,能够促使我们形成一个多元文化观,使我们的眼光更丰富和开阔。”
范晔建议设立一个类似傅雷翻译出版奖的奖项,来鼓励拉美国家的汉学家翻译中国古典和现代作品。他说:“要有了解才好交流,才会有更多的火花碰撞,双方翻译界的基础工作是其他交流工作的基石”。
早在16世纪中叶,著名的“中国之船”就曾满载瓷器和丝绸,穿越万顷碧波,抵达墨西哥阿卡普尔科,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架起了一座中拉友谊的桥梁。太平洋从来就隔不断中拉人民的真挚情谊,中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人文交流这艘“航船”联结双方人民的心灵。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时指出的:“中拉跨越浩瀚太平洋的文化共鸣,是联结彼此人民的心灵纽带。”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可以期待,人文交流将让中拉人民越走越近,给中拉合作带来无限广阔的前景。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