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刘斐 任沁沁)奉行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新兴大国中国,与力图维持全球领导地位的守成大国美国,共同释放出务实合作、推动增互信防冲突的信号,无疑将利好全球安全格局。
中美两国日前在华盛顿举行了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战略对话具体成果清单中,重申积极落实两国国防部去年签署的两个互信机制备忘录,即“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和“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
该两份备忘录长期有效、自愿支持,并不具备约束力,甚至一方只需书面通知即可单方面予以终止,但其仍对两军改善关系、加深理解、减少风险、减少误解误判起到了依据和支撑作用。
中国和美国是很多世界事务的主要利益攸关者和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有较高的经济依存度,在全球地区安全与发展方面关联密切。两个核大国间的交往合作大于分歧,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发生冲突的风险。
中国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尹卓指出,中美两军如果能真正建立战略互信和安全行为规则,将向周边国家表明两个大国对相关地区安全责任有担当,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一个和平样本,以沟通合作缩小分歧,避免冲突矛盾向军事对峙发展,保证全球和平安全稳定。
目前,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谅解备忘录包括通报重大安全政策和战略的发展变化、观摩军事演习和行动,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谅解备忘录尚只涵盖了舰舰相遇安全行为准则。
“双方建立军事互信和政治互信深度广度都在加大。”尹卓认为,中美双方保持了军方高层互访的势头,双方作战核心互相开放,这是深度的双方接触,展现了双方政治意图。
中美双方同意在通报机制框架下就新的通报项目开展磋商。尹卓说,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提高军事活动透明度,对增进了解、避免误判很重要。譬如,中国曾及时向美军通报核潜艇进入印度洋。
去年在中美签署两大互信机制谅解备忘录时,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的空中相遇部分没能达成一致。双方将力争于9月前就该部分达成一致。尹卓指出,未来双方相遇主要发生在海空,安全行为准则如果少了“空中相遇”,势必十分危险。
当前,美国将全球战略重心由欧洲转移到亚太,而中国的和平崛起却被美国鹰派错判为“对美利坚的挑战”。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前不久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就“亚太再平衡”政策发表演讲称,美国将继续投资开发最新式武器并重点向亚太地区部署,“当部署结束时,美国60%的舰队将出现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
分析人士表示,美国一些政治人物对中国意图产生的误判,若因缺乏沟通与对话,在中国决策层也会引起相应的误解。
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战略对话具体成果清单就两军关系达成如下共识:重申共同致力于落实两国两军领导人共识,促进持续性及实质性对话与沟通,深化部分共同利益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减少风险措施,以增进互信、防止冲突,进一步推动中美军事关系发展。双方决定在亚太及以外地区积极开展良性互动。
中美近两年内积极在军事互信和减少误判、防范冲突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尹卓表示,这源于美国对中国采取的遏制和接触两面基本战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不断发展,美国基于担忧不断遏制,但同时基于中国并不与美国争霸的判断,及合作应对全球恐怖主义、贩毒、走私等问题的需要,美国亦对中国采取接触的战略。
长期以来,美国舰机游弋于中国东海与南海周边,从事侦察与巡逻等活动,其中不乏摩擦事件。
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军用侦察机在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向跟踪监视其活动的中方飞机转向、接近,造成中方飞机坠毁、飞行员牺牲。
2013年11月26日,两架美军飞机沿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东部边缘南北方向往返飞行。中国军队全程监视。
就在上月11日,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沃斯堡”号驶近中国南沙群岛岛礁之一南威岛。中国海军护卫舰紧密监视。
“空中相遇安全行为准则达成一致后,利于双方避免发生2001年南海撞机类似事件,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尹卓指出,根本上应解决的是美国不再对中国抵近侦查。
随着有中国或美国参与的军事演习等活动在亚太地区增多,中美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或将为双方提供加深了解、消弭误会的渠道。
中美双方一直在军事战略方面增互信防冲突方面付诸努力。日前,双方举行了第五次中美战略安全对话,就战略安全议题进行了坦诚、建设性讨论,并认为对话有助于增进彼此在战略安全议题上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决定继续保持深入、持久和开放的沟通,以进一步巩固中美稳定、合作的战略安全关系。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