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全球经济治理需要正能量
2015-11-15 10:19:33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2015年G20峰会在土耳其举行。图为会议举行区域。人民视觉

  中国机遇——

  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为全球经济添柴加能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则不断下降,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明显转变。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形势继续分化,一些新兴经济体遭遇困难,发达经济体复苏势头加快,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依然处于非对称状态,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严重不足。现有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亟待变革,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使全球进入一个力量更加平衡、更加互利共赢、更加包容发展的新阶段。

  二十国集国(G20)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形成集体干预、有效救助的多边协调机制,积累了较高信誉,取代七国集团登上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心,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全球治理平台。后危机时期,G20一方面继续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三大传统治理机构的改革,提升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完善G20本身的“三驾马车”(连续三年的主办国)机制和议题导向,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G20将能源、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反腐败、基础设施投资等议题相继纳入G20议程,并达成诸多共识,落实一些重大决策,对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2015年,在大部分地区潜在增速放缓、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作为G20轮值主席国,土耳其提出了实现全球2%增长目标的“3I”支柱,即包容 (Inclusiveness)、落实 (Implementation)和投资(Investment),并设定了三方面的优先关注领域和10多项重点议题。“包容”,重点关注如何制定包容性政策,提高就业、解决中小型企业的劳动力缺乏和融资难以及劳动力市场失衡,如性别不平等和青年失业等问题。“落实”,体现了对2014年澳大利亚峰会的沿承。土耳其反复声明,将加强对布里斯班承诺的1000多项具体措施的政策力度和实施效果等的监督。“投资”,以国别投资战略为重要抓手,敦促各成员国自愿提出富有雄心的国别投资量化目标和投资计划,并探索新的长期投资融资渠道,来缩小各国投资差距,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作为“三驾马车”之一,中国与澳大利亚和土耳其一起,承担起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全球金融监管协调的重任,并肩合作以实现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目标。

  通过政策协调,中国加强了与美国在气候变化等全球公共事业方面的合作,极大提升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与信心,推动今年底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取得成果,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贡献。2015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深度推进的一年。中国经济正经受短期“阵痛”,发展速度放缓,即使这样,中国前三个季度仍增长6.9%,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0%。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博拉尔德认为,中国政府从几年前就已表示经济处在转折点,世界对中国的增速放缓不用惊讶。IMF首席经济学家江勋和李昌镛则都认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情绪实无必要。

  刚刚出台的中国“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为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也与全球发展理念和潮流相吻合,符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在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步发展的同时,必将为未来全球经济增长添柴加能。中国倡导建设“一带一路”,已获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达到57个。这些积极进展,展示了中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方案——

  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作为G20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多次建议G20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国际公平和历史正义,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对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中国的态度非常明确:重在完善,而非推倒重来。中国领导人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中国对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诉求主要是改革已有体系,使其更好地反映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现实,更为公正合理地反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而非另起炉灶。

  近些年来,中国积极通过G20平台推动IMF和世行的份额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推动各国2013年年底在涉及“早期收获”等议题上达成多边协议,打破了多哈回合谈判的僵局;积极推动全球多边发展机构改革与完善,满足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融资需求。通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国一方面致力于塑造更为公正、合理、开放、透明与包容的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另一方面则服务于中国国内发展要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它包含两方面诉求:第一,将中国的声音和诉求正当合理地反映到全球经济规则制定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深化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动力。可以说,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同时也是受益者。

  中国力所能及地参与全球公共产品供给,是维护中国正当利益诉求、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话语权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具体体现,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正逐步提高,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大。2009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有力加强了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沟通和立场协调,促进了新兴经济体在区域和国际事务中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提升。2013年,中国提出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目前亚投行已完成章程谈判并签署协议,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横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并正准备在电力、交通、供水等三大领域启动首批项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亚投行的成立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创新,它们是全球多边开发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进一步满足发展中经济体的融资需求,助推IMF和世行的改革,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2014年,中国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它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力图将中国与不同国家的战略规划进行合理对接,代表了一个更大范围的国际经济合作框架,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期待——

  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开创发展之路

  习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讲话时强调,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一份高标准的任务单,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书。国际社会需要以共商、共建、共享的精神共同应对全球调整,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过去30多年来,中国是千年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持者和重要贡献者。对于新的发展议程,中国秉持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原则,采取一系列实质性举措,无论是“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还是“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抑或是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投资、免除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债务,目的只有一个:以身作则推动各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一起走向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人类。

  伴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期待也越来越高,这也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必须顺应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过程中,把维护中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和多边机制内的协调与配合,共同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权利。

  应对全球性的经济风险、解决全球挑战必然需要彼此协调、共同合作,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处于无风浪的自由岛之上,各国亟须加强国际合作。2016年,中国将成为G20轮值主席国,也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全球治理挑战,同时也面临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重大机遇。中国作为一个在治理制度创新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在多元文明融合方面有着深厚传统的国家,既有愿望也有能力,以一种更加包容与公正的方式来主持G20的全球经济治理工作,为全球共商治理议题发出中国声音、做出中国贡献。

  (田慧芳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任琳、熊爱宗均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室博士)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5日 07 版)

+1
【纠错】 责任编辑: 余申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雨后西湖晴归来
雨后西湖晴归来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4312843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