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再“斗气”折射诸多困境
莫斯科时间11月26日凌晨1时起,禁止所有俄罗斯航空公司飞机途经乌克兰领空的法律正式生效。25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气)宣布,由于乌克兰预付款的天然气用量已全部提取完,乌缴纳新的预付款前将终止对乌供气。紧接着,乌宣布停止从俄购气,并将于当地时间11月26日零时起禁止所有俄航空公司航班飞越乌领空。俄乌关系再次跌入“寒冬”。
俄乌围绕天然气价格、数量等进行的“斗气”,对于两国可谓“老生常谈”。但此次有别于以往的是,根据乌总理亚采纽克的说法,是乌“停购”而非俄“停供”。
按照计划,俄乌就2016年第一季度供气和价格优惠的谈判将在12月进行。俄罗斯独联体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夫谢耶夫告诉本报记者,在冬季供暖关键期,乌敢于主动提出断气,有着特殊的“底气”和动机。
在美国超越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后,美不仅可自保,而且正酝酿出口。一些国家失去美国市场后,遂转向欧洲和亚太市场。目前,乌已与很多欧洲国家签署了反向供气和接收液化天然气的合同,大大减缓了乌对俄气的依赖。日益恶化的乌经济形势也使乌目前天然气总消费量下降了20%。而且,今年夏天的地下储气库已储存了“够多”,可备不时之需。在当前情况下,国际天然气市场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乌主动提出断气,可在未来的天然气谈判中谋求更合理的价格。
令俄乌关系雪上加霜的是,乌25日还宣布,将于当地时间11月26日零时起禁止所有俄航空公司航班飞越乌领空。虽然此前俄已禁止乌航空公司的班机飞越俄领空,乌对俄关闭领空算是对等的回应,但叶夫谢耶夫认为,对俄乌而言,乌的禁飞决定只能导致“双输”。俄向乌支付巨额的航空过境费将“随风而逝”,乌因此每年损失将高达2500万到3000万欧元。很多乌公民因此无法再以这种空中交通方式便捷地来往于俄乌之间,只能乘更费时的火车或汽车。俄虽可借过境白俄或波罗的海国家解决航运问题,但这无疑将增加飞行成本、飞行时间和机票价格。
俄气总裁米勒表示,乌气储备尚不能完全满足所需,停止购气将威胁乌居民正常生活,对俄过境乌向欧洲供气也会造成威胁。外媒分析认为,俄此次停气主要是针对乌对克里米亚停电采取的报复。
对俄而言,总体局势不容乐观。其经济受欧美制裁日趋困难,在空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行动中,前期战果明显,但战机被土耳其击落后,俄军在当地的行动面临很大风险。如何处理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关系,成为俄外交的重中之重。叶夫谢耶夫指出,针对乌的主动出击,是继诺曼底四方会谈之后继续放下身段,还是采取更加激烈的行动,对俄来说都将是两难。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乌不惜“自我牺牲”,做出关闭领空的决定,无非是利用俄当前的内外困境,为乌东部局势争取更多砝码。但从长远来看,两国各自的利益决定了这种“双输”的状况不可能持续太久。以往两国“断气”“续气”再“断气”、再“续气”的历史,也佐证了这一点。
(本报莫斯科11月27日电)
链接
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后,由于乌克兰开始奉行“脱俄亲欧”政策,俄乌关系开始恶化。2005年12月,俄罗斯开始要求乌克兰以市场价格从俄购买天然气。从此,俄乌在天然气供应价格、过境费用和债务偿还等问题上争执不断。
2009年1月,俄罗斯因上述争端中断了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并一度中断经乌向欧洲的供气。后经谈判,双方于同年1月19日签署了2009年至2019年天然气购销合同。此后,乌克兰方面认定合同定价过高,一直希望修改协议内容,降低天然气价格。
2013年10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董事会副主席戈卢别夫证实,如果乌克兰欠款问题得不到解决,俄将从11月开始对乌供气采取预付款机制,届时乌克兰须在11月提前支付12月份的全额费用。俄乌天然气争端再起。
2014年6月,俄方对乌方实行预付款供气机制。实行该机制后,俄方根据乌方提前支付的金额向其供应天然气。由于双方分歧难以弥合,俄方去年6月切断了对乌天然气供应。
2014年10月,俄乌双方就冬季输气过渡方案达成协议,乌方从去年12月9日起恢复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2015年4月,俄罗斯决定把对乌克兰天然气出口的优惠政策延长至6月30日。优惠政策的前提是乌克兰遵守相关供气合同中的所有条款。
(本报记者 朱玥颖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