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袍、黑袍、王子、石油…这些独特,让沙特常常登上国际新闻头条
白袍、黑袍、王子、石油、沙漠、伊斯兰教。
几个词连在一起,沙特阿拉伯的印象立即映入人们脑海。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沙特显得很独特:它是世界上仅存不多的国王仍享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国家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富有、人民对国王无比爱戴的国家之一;它是世界上宗教气氛最浓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禁止女性驾车、没有电影院、国王逝世也不降国旗的国家。
这些独特,让沙特常常登上国际新闻的头条。
男女隔离制度被严格执行
在一个一眼望去坐满了身着白色长袍的男人的会场里,麦克风中突然冒出了女性温柔高亢的声音。
声音从会场内被高大屏风遮挡的一个角落里传出。里面就座的是一群从头到脚被黑色长袍裹罩起来、只露出一双双深邃美丽大眼睛的女同胞们。
他们正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一个礼堂召开有关教育的全国工作会议。
在沙特,白色长袍是男人的正装。政府规定,凡是到政府部门上班或参加重大活动都必须戴头巾、穿长袍。而对女性的着装要求则是出家门就要将黑袍从头到脚罩起来,而且黑袍不能有花边、彩线等装饰。
有沙特朋友介绍,这是怕装饰太过美丽诱发男人邪念。
沙特奉行当今世界最严格的伊斯兰教教规。为维护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沙特宗教当局规定,男女必须有别,不能接触。除了在会场,这一规定也在银行、学校、餐馆、医院等多个公共场合被严格执行。
为此,每家银行都建有女子部。餐馆分家庭区和男子区。同一个品牌的服装店建成男女两个,而且相隔甚远,生怕有授受不亲之嫌。
学校也被分为男校、女校。有意思的是,即使男校、女校隶属于同一所学校,各自的男校长和女校长平时讨论工作也是通过电话,从未谋过面。
婚礼更是男女分开办。所有男宾与新郎一起静静地寒暄、致贺、席地而坐吃手抓羊肉饭,然后迅速离开。而聚集在另一个地点的女宾与新娘却是另外一番热闹场景。
有这样的严格规定,就有相应的部门执行监督职责。这样的部门在沙特被称为“惩恶扬善委员会”,俗称宗教警察。这一机构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因其管理人们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因此地位很高。其总头由国王亲自任命。
在一些公共场合,只要看到两位身穿白袍、戴头巾但未戴黑箍的男子并排行走,后面还紧跟一名持枪、穿制服的警察,就知道是宗教警察驾到。瞬时间,气氛立即紧张起来。
凡衣着不整、形迹可疑、关系不明的男女都是被询问对象。发现确有问题的,就会被当场带走。
君主制政权仍保持稳定
沙特另一根深蒂固的便是君主制政权。沙特王室凭借着在浩瀚沙漠中发现的巨大石油资源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游牧国家建成现代富饶的王国,并在历次阿拉伯政治动荡中保持稳定。
关于沙特王室,外界流传最广的便是王子公主们的财富和颜值。但其实,在沙特并不是能随随便便见到王子和公主。
今年斋月,沙特西部古老的沿海城市吉达举办斋月文化夜市。
夜幕降临,可以开斋的号角从清真寺的扩音器发出后,记者在组委会向导陪同下在熙熙攘攘人群中流连于市场的各个摊位之间。
在一个纪念品商店门口,看见有两个穿着白袍、年龄大概在5、6岁的男孩在嬉戏。
向导捅捅记者,低声说:“这是俩王子。”
“你怎么知道?”
“你没看见吗?他俩旁边一直跟着两个高大的保镖,枪就在他们的胳肢窝底下。”
循着向导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也穿着白袍、枪被绑在腋下的身材高大魁梧的两名保镖,他们一直跟俩小男孩儿形影不离。
这是本报记者在沙特5年多时间里第二次于市井中遇到王子。
第一次,是在利雅得的一个文化节上。那个小王子在保镖跟随下来到中国馆参观。
“是王子吗?”记者半开玩笑地问他。
他认真地回答:“是,我是苏尔坦王储的孙子。”
沙特的开国君主阿卜杜勒阿齐兹·沙特一生共娶了30多位妻子,育有36个儿子和30个女儿。王位就在他的儿子们中间继承。现在,已轮到第七任国王萨勒曼执政。沙特王室现在拥有至少5000多名王子和几乎同等数量的公主,堪称世界规模最大的王室。
一般而言,只有有数的、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位的王子会时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王室善于慷慨解囊
沙特之所以稳定,主要是王室对人民爱护有加,人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2011年,阿拉伯剧变席卷中东。受波及,沙特国内一些反对势力蠢蠢欲动,并号召人们上街游行。
是年3月11日,一些年轻人在利雅得的一个清真寺门前游行。当时,有10多个人因呼喊口号和拍照被抓。本报记者也因拍照被一起抓到了警察局。
在警察局内的一个小屋里,在沙特最大电信公司(STC)任职的阿卜杜拉哈曼与记者攀谈起来,还不知不觉做起了自我检讨:“国王对老百姓这么好,我真不应该来看热闹和拍照,这等于为这些闹事的人捧场。”
由于有强大的石油美元做支撑,沙特百姓享受极高的福利待遇:教育免费,如果上大学每月还有工资;医疗免费,如果国内医院治不了,政府出钱送到国外治病,就连一起跟随的保姆费用政府也包了;政府负责为每个人安排就业,并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3000里亚尔(约合4800元人民币);居民购房政府提供无息贷款,如果家中确有困难无力偿还贷款,最后政府买单。沙特的住房指的可都是400平方米、50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
除了这些普惠制的福利外,如果有沙特百姓遇到特殊困难,国王和王子们马上站出来慷慨解囊。
2013年,一个居住在沙特南部边远山区、体重重达610公斤的沙特小伙因肥胖无法出家门的消息被报道后,时任沙特国王阿卜杜拉立即指示皇家空军派遣一架飞机将小伙接到利雅得治疗,一切费用由国王出。
2014年,沙特一贫穷男子在社交网站上发了条信息,说自己生病孤独地躺在医院,没钱、没爱、没人看望。这条消息很快吸引了中东首富、沙特王子瓦里德的注意。他很快来到医院将13万美元交给男子治病。
其实,这名男子还不是沙特人,而是在沙特打工的也门人。
这里没有电影院
今年1月,深受沙特和阿拉伯国家人民爱戴的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逝世。英国、埃及、阿联酋、巴林等世界多个国家降国旗以示哀悼,而沙特本国的国旗却不降,原因是沙特国旗上写有《古兰经》经文。
在沙特,宗教被视作天大的事情,国家的宪法就是《古兰经》,评判一切事务的依据也是以这本神圣的经书为标准。因此,沙特的法官都是伊斯兰学者。
沙特人以作为伊斯兰教发源地和拥有伊斯兰教两大圣地——麦加大清真寺和麦地那清真寺为自豪。沙特国王的正式称呼是“两圣寺的仆人”。
每年,有上千万的各国穆斯林到沙特进行朝觐活动。到沙特朝觐,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受接待能力限制,沙特每年给各国分配名额,一般是按各国穆斯林人口总数的千分之一。每到朝觐季节,沙特的朝觐签证一证难求,很多国家的穆斯林为了实现一生至少要到麦加朝觐一次的愿望而想尽各种办法获得沙特签证。
沙特奉行的教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中最为严格的瓦哈比教派。因此,沙特宗教气氛极其浓厚,要求也很多。例如:每天5次礼拜时,所有商业机构(银行、超市、商店和餐馆等)要关门。所以,你出门办事或上街买东西一定先要看一下礼拜时间,不然去了以后正好赶上礼拜,你要在门外等上一个小时。
沙特禁酒。超市里卖的品种繁多的香槟啤酒等都是无醇的。沙特还没有电影院。很多沙特人和在这里居住的外国人一般到邻国巴林或阿联酋看电影。
对“中国制造”爱恨交加
整体来看,沙特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在沙特,中国人主要是各大中资公司的员工。由于这些国企员工的素质较高,给沙特百姓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一提起中国,沙特人都会说,中国人勤劳、聪明和善良,并对中国欣欣向荣的经济表示钦佩。
去过中国的沙特人,更是对中国赞不绝口了。他们没想到中国这么发达和现代。沙特人一般去中国的广东、上海和福建等贸易发达地区,做生意兼做旅游。
与中国比,沙特虽然有钱,但城市建设要逊色不少。再加上沙特人和上千万在沙特打工的底层外国人乱丢垃圾,沙特城市市容与人们印象中的“土豪”之国有巨大反差。
虽然沙特人对华整体印象不错,但有时会对中国商品不大满意。
沙特媒体有时会曝光一些“中国制造”实属假冒伪劣产品。沙特人提及“中国制造”时也爱说,进口到沙特的中国商品虽然价格便宜,但不经用,用不了几天容易坏。不过,沙特人对“中国制造”其实也很矛盾,一边嘴里“不信任”,一边还紧着从中国进货,毕竟大部分中国商品还是质优价廉的,在沙特很有市场。很多沙特商人就是靠与中国做生意而发财致富的。(记者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