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天有个约会!俄罗斯谢肉节有讲究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俄罗斯的冬季漫长而寒冷,但每年四月春回大地前,总有一个象征春天脚步来临的传统节日,要在二月或三月热热闹闹停留一周。
这个节日,在俄民间叫“送冬节”,东正教则称“谢肉节”。
【谢肉节从何而来】
谢肉节的前身是古斯拉夫人的春耕节。过去人们认为,冬去春来是春神雅利洛战胜严寒和黑夜的结果,因此每年都要举行隆重仪式,送冬迎春,欢庆严冬长夜将尽,太阳又为大地送暖。
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后,春耕节改称谢肉节,被安排在春季大斋前一周。这周过后,将进入四十天的大斋期,期间主要禁食肉食和乳制品,故称谢肉节。
由于大斋禁荤,谢肉节当周,人们便选择随心所欲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同时尽情参加歌舞和户外活动。俄语中有一组对谢肉节的生动描写:饱餐到打嗝,醉酒到喉头,放歌至断肠,起舞至倒地。
谢肉节期间,每天的庆祝方式不尽相同,但滑雪橇、圆薄饼、圆圈舞却是各地必不可少的节日元素。人们还会通过民俗体育比赛、音乐戏剧表演、化装游行等方式,载歌载舞送别寒冬,迎接春天。
大规模的狂欢从周四开始。“上流社会”讲究搞狂欢舞会、假面晚会,老百姓则热衷化妆集会、斗拳比赛。称作“宽恕日”的星期天,被认为是最有意义的一天。人们在这天互相请求宽恕,捐弃前嫌,重归于好。
周日结束,标志着束缚俄罗斯人的寒冬已经过去,人们看到春天的希望。
世世代代的俄罗斯人就是这样,在谢肉节一边尽情享受冬去春来的快乐,一边为斋期戒荤、净化心灵作好准备。
20世纪60年代,苏联政府曾将这个节日改称送冬节。虽然节日的古老习俗和宗教意义渐渐淡化,却仍然是俄罗斯人的重要节日。
【 寓意无限的春饼】
谢肉节期间,无论贫富,俄罗斯家家户户的节日餐桌都少不了一道美味——春饼。
俄式春饼看起来与中国的摊煎饼非常相似,但因为和面时加入大量牛奶、鲜奶油和黄油,因而具有浓郁的奶制品芬芳。食用时通常佐以酸奶油、果酱、蜂蜜、熏鱼、水果、蔬菜等作为搭配馅料。
俄罗斯人普遍认为,面饼让人追忆亡人。在俄罗斯中部很多省份,谢肉节第一张春饼,要放置到天窗,用以祭奠去世的先辈。古斯拉夫人相信,随着春日里大自然的复苏,所有亡灵都能再生。但也有其他一些地方另有讲究:第一拨春饼要分发给穷人,以善行求得全年富足平安。
莫斯科市政府于2002年将谢肉节提升为城市节日,毗邻克里姆林宫的瓦西里斜坡,每年此时都会被一家家煎制春饼的火热灶台装点成“谢肉节小城”。
记者曾置身于零下十几度的广场,像当地人一样,靠近暖炉,立在风里,品尝不同口味的薄饼,配上一杯节日必不可少的淡蜂蜜酒,温暖立时漾满全身。
创立或刷新“最大”“最薄”“最厚”等五花八门的春饼纪录,也是节日期间的一大娱乐项目。记者就曾亲眼目睹“最高”春饼塔纪录诞生时万众欢腾的盛况。 今年,莫斯科春饼大师们尝试以直径三米的长度来冲击吉尼斯最大薄饼纪录。虽然未能成功,但众人一起分享美味的欢乐心情丝毫不受影响。
【春天的希望】
在当代俄罗斯,如果不是虔诚的东正教徒,可以不用理会所谓斋期清规戒律的束缚,诸如姑爷哪一天上门、丈母娘怎么样反拜等繁多旧礼,如今只能在戏台上领略了。
为了感受节日的文化习俗,记者13日特意来到科洛缅斯科耶庄园——当年彼得大帝的夏季行宫,如今的谢肉节庆祝活动主场地之一。
往日开阔、静谧的庄园,在这谢肉节的最后一天,游人如织的景象让记者好像已经全然不识这座熟悉的庄园。
空气中弥漫的烙饼的香味、烤肉的熏烟、棉花糖的甜腻,老远就在召唤人们的肠胃;冰坡上的尖叫、雪橇上的欢呼、舞台上的民歌,让人情不自禁喜笑开怀;雪地上的环舞,更是把相识或不相识的男男女女围成一层层的圆圈。
节日狂欢的最高潮是焚烧代表寒冬女王的稻草人。
这个头披围巾、身穿花衣、脚套树皮鞋的稻草人,早在谢肉节的第一天,就已傲然立在公园开阔地带一座雪堆上。“宽恕日”傍晚,人们要向稻草人鞠躬、假哭、唱送冬迎春的歌曲,之后把这个象征冬天的玩偶付之一炬:熊熊烈焰意味着春的开始,也标志着为期七天的谢肉节落下帷幕。
按照传统,俄罗斯人大都相信:一个人如果谢肉节过得不开心,此后一年都不会幸运。所以,过节这个星期,所有的愁情烦事都要抛到九霄云外。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俄罗斯民众同样乐观向上。即便是在目前低油价、卢布贬值、物价上涨的形势下,他们依然保持着积极的精神状态,坚信国家的春天和未来。
冰雪之中,俄罗斯人用春饼呼唤太阳,用笑容欢送严冬,更用希望迎接万物复苏的春天。(记者史秀丽发自莫斯科,摄影许利峰,编辑张毅荣,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