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人体“异类器官移植”时代或将来临
日媒称,作为缓解脏器不足的手段,将猪等动物的细胞和组织移植到人类身上的“异种移植”备受关注。
《日本经济新闻》6月16日发表题为《猪给人类提供移植脏器的时代或将来临》的文章称,此前因受防止传染病的指导方针限制,日本事实上无法实施异种移植。不过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研究组5月27日放宽了异种移植的指导方针。预计3到5年后,日本的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和福冈大学等将实现把使用猪胰脏细胞的人工合成胶囊移植到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的临床研究。
1型糖尿病患者胰脏内的胰岛因免疫等原因受损,从而无法分泌降低血糖值的胰岛素。从儿童到青年,该病发病率很高。现在的治疗方法是将脑死亡者的胰脏和胰岛移植到患者身上,但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供体也严重短缺。为了解决供体不足问题,相关企业开发了用半透明膜包裹猪胰岛细胞的“生物人工胰岛”。
这种胶囊可以通过胰岛素和胰岛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而炎症物质无法通过。因此,移植后即使不使用免疫抑制剂也可以抑制排斥反应。新西兰一家初创企业已经在实施将“生物人工胰岛”移植到患者腹中的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报告显示,尽管没有完全无需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但是胰岛素的使用量有所减少,此外1到2个月的血糖值的平均值血红素A1c也出现下降。
脑死亡者的脏器移植在欧美得到广泛实施,但脏器不足日趋成为严重问题。据称在世界范围内有超过10万名患者正在等待移植。作为解决这种脏器不足的措施之一,被寄予厚望的是异种移植。
在上世纪60年代,特征接近人类的黑猩猩和狒狒的肝脏、肾脏及心脏移植得到实施。但是,患者容易因排异反应致死。
进入80年代后,作为脏器提供动物,猪开始受到关注。其原因包括猪的脏器大小和生理功能类似于人类,且家畜微生物污染较少,饲养数量多。由于狒狒可能感染对人类具有危险性的各种病毒,同时供给数量有限,猪的受关注度开始提高。
在猪的脏器移植中,移植后数分钟出现的超急性排异反应成为课题。1992年,植入减轻超急性排异反应基因的猪被培育出来,这头猪的心脏于1995年被移植到猴子体内并存活了60多天。
受海外异种移植研究趋势的推动,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研究团队2002年制定了旨在防止异种移植导致的传染病的指导方针。这是因为如果将动物细胞等移植到人体内,有可能感染克雅氏症等。该指导方针列出了应排除从猪到人感染危险性的病原体的名单。在纳入这一名单的病原体中,无论如何难以排除的是有可能发展为癌症的逆转录病毒。
在厚生劳动省去年修订后的指导方针中,逆转录病毒仍留在“应排除的病原体名单”之中。不过,在过去35年里,从猪到人类的异种移植实施了200例以上,但并未出现感染逆转录病毒的病例报告,因此通过尽可能抑制科学上的风险,为实施异种移植开辟了道路。
在胰岛之后,作为脑死后提供脏器得以实现之前的过渡举措,科学家正在讨论移植猪心脏和肝脏等。今年4月,美国全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宣布,在其试验中,猪心脏在狒狒体内正常跳动长达945天。
日本鹿儿岛大学和明治大学等目前正在推进能减轻向人类移植时出现排异反应的猪的培育。此外,向免疫不全的猪移植人类干细胞以在猪体内培养类人脏器这一研究也在推进。
资料图片:异种器官移植的成功对未来医疗有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