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科普:大熊猫为何从“濒危”降为“易危”(组图)

2016年09月13日 15:10:22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资料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猫(9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新华社日内瓦9月12日电(记者张淼)国际组织近日将大熊猫“涉危”状态调级,引发各界关注与广泛讨论。在当前中国保护“国宝”措施给力,在大熊猫族群数量增加同时又面临新威胁的状况下,事件当事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向新华社记者解释了为何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

  问:为什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列为“易危”?

  答:从“濒危”降为“易危”,应被看作大熊猫生存状态的真实改善,这种变化归因于成功的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目前大熊猫总数量估计为1864只,成年大熊猫数量少于1000只,至少一个亚群数量超过250只。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标准,大熊猫已符合“易危”标准。

  尽管目前数量增长,但预计未来气候变化对其栖息地的影响将导致大熊猫数量下降。列为“易危”物种意味着野生大熊猫仍面临灭绝的高风险。

  问:为什么大熊猫的生存状态得以提升?

  答:之前大熊猫被列入“濒危”等级的原因是其数量快速下降,种群被分割为小亚群。中国最近两次关于熊猫生存状态的调查显示情况正在转变,好消息是大熊猫数量正在增加,种群范围扩大,更多栖息地得以恢复。目前实际的大熊猫数量高于此前,与2004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调查预计的1596只相比,目前大熊猫的数量最多可达到1864只。

  虽然势头积极,但新的威胁也正在浮现,例如气候变化使我们预测未来大熊猫数量将下降,除非相关措施能弥补这一负面影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评估中强调,尽管大熊猫“降级”的决定是肯定中国政府有效保护这一种群努力的积极信号,但确保这些保护性措施得以延续并应对新威胁也至关重要。

  问:大熊猫有没有再次升级为“濒危”的风险?怎样避免这一状况发生?

  答:是的,如果大熊猫种群数量的上升趋势逆转并再次继续下降,大熊猫将可能再次被列为“濒危”物种。如果已到位的保护措施被撤销了,大熊猫的生存状态很可能会迅速恶化。气候变暖背景下竹子的数量预计也将下降,这也可能导致熊猫种群数量下降,并且部分亚群可能面临更高风险。

  大熊猫不应被看作已安全了,保护工作中更没有自满的空间。维持或增强保护工作的力度十分重要,进一步来说,必须采取措施重新连接大熊猫高度分离的栖息地,从而使小亚群的大熊猫能够流动并且交配。预测与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控制其他新出现的威胁等工作同样需要。

  中国政府成功实施了大规模的保护繁育计划,并于近期将多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个体成功放归野外,这些大熊猫将为补充小亚群发挥重要作用。

  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如何评价中国保护大熊猫的努力?

  答:成功源自中国政府具有远见的政策,为大熊猫创造出更好的生存环境。中国政府与人民有理由对大熊猫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自豪,大熊猫生存等级的提升也值得庆祝。中国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促成了这一物种保护中的里程碑式事件,展现出保护工作可以起到作用,为全世界提供了榜样。

   1 2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 钟玉岚]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92798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