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实映照的中欧交流
欧洲对中华文明关注很早。从马可·波罗写下的游记,到伏尔泰根据《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到传教士来华,到中国改革开放后外资大量涌入,再到如今中欧交流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中国对欧洲的兴趣,则在过去100多年中,一直非常浓烈。在器物、制度和文化等多个层面上,中国受益良多。
正是在总部位于欧洲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时,习近平主席提到,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他呼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而在时间长河中,中欧之间有着太多的文明交流互鉴。
三个人的“400年”
2014年8月2日,93岁高龄的北京大学退休教授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但他没去柏林领奖,而是在北京的家中,雄心勃勃地继续着五年内翻译完莎翁全集的计划。
莎士比亚,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接触了100多年的名字,以其著作的非凡号召力,在中国留下了无数佳话。从林则徐在《四洲志》中以“沙士比阿”介绍他,到梁启超正式翻译为“莎士比亚”;从胡适组织梁实秋开始莎翁作品的翻译工作,到朱生豪在贫病交加中完成30多部剧作翻译,直到耗尽生命……
1616年,对中欧来说,是一个关键年。那年,世界同时送走了三位戏剧与文学大师。其中既有莎士比亚,也有“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他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等享誉世界;还有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他的《堂吉诃德》在中国妇孺皆知。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认为,过去400年来,由于语言障碍,与另外两位相比,汤显祖的影响力有些局限。随着去年其全部作品完成英译,以及中国崛起、昆曲等中华文化的传播,这三位大师一定能相携而行,走得更远。
从想象到时刻交流
中欧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对彼此都造成了永久影响。如今我们看到中欧之间越来越多的合作,其实也是更大范围内文明交流的必然结果。
最早,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更多靠想象。一本叫《马可·波罗游记》的书,向欧洲人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东方画卷。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来自中国的茶叶、丝绸,伴随着马克思笔下“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尽管其作用有好有坏,但是不容忽视的是,他们既向欧洲描述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也为中国带来了欧洲科学、文化的最新成果。
如今,中欧之间的了解靠的不再只是想象和物质交流,而是日复一日的多层次交流。无论是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之花的绽放,如匈塞铁路开工、中国与罗马尼亚达成核电站项目框架协议等,还是习近平历次出访欧洲签署的诸多大单,如中法之间的金融合作、中荷乳制品合作、中德汽车工业合作等,都实实在在影响着中欧人民的生活,也促进着交流的进一步深入。
文明交流是良性循环
“我出访所到之处,最陶醉的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举了几个例子,其中很多来自欧洲,包括古希腊的神话、寓言、雕塑、建筑艺术等,俄罗斯的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等,法国的拉伯雷、拉封丹、莫里哀、司汤达等,英国的乔叟、弥尔顿、拜伦等,德国的莱辛、歌德、席勒、海涅等。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受欢迎程度,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文化的受欢迎程度。在德国,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300多所中学有汉语选修课,甚至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官方网站都推出了中文版;在英国,政府拨款1000万英镑在学校中推广汉语课程,到2020年,英国学生中掌握汉语的人数将增加5000人以上;在法国,学习汉语早已成为“全国性现象”……
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后,是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截至2015年,欧盟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2年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之间的投资不断增长,在工程机械、汽车、地产、航运、金融、电信、能源等多方面,都不断拓宽着合作。
而随着中欧关系进入不惑之年,人文交流正在成为这种良性关系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