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救世主”“代言人”的更替可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眼下,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正为“老欧洲”注入一股生气。德国新闻电视台近日点评说:“马克龙唤起法国,默克尔让德国虚弱,特雷莎·梅分裂英国。”英法德犹如“三国演义”,风云人物轮番登场,三国在欧洲的“领导力”也是此消彼长。12日,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与社民党达成初步组阁协议,但仍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英国“脱欧”的后遗症已凸显,“一不小心”已从第五大经济体滑落至第六,而德、法两国恰恰排在英国之前。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看来,英法德三国在欧洲各有各的优势和短板,没有哪国能凭一己之力重塑欧洲,法国提出的改革计划和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才是目前一个比较理想的主导力量组合,而英国也不会完全无视欧洲事务,毕竟欧洲是它的“落脚点”。
英国
一度“亲美”保持强势
如今“脱欧”犹如自残
“法国以前就曾领先!”德国《焦点》周刊认为,马克龙所做的是“让法国重新伟大”。实际上,二战后的法国曾是欧洲的排头兵,高铁列车TGV、高科技飞机、奢侈品行业都是法国作为欧洲强国的象征。法国曾是经济增长最快的欧洲大国,1980年至2007年其经济增长平均每年2.2%,而德国仅1.7%。只是过去“失去的十年”,让法国平均增长率每年仅为0.7%,逊色于德国的1.2%。
“从历史上来看,欧洲国家的政治思想受法国影响最大。法国欧洲一体化的思想由来已久,从拿破仑时期,就是以统一欧洲为目标的,其精英阶层也一直推进一体化思想。”崔洪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但他也强调,相比法国的“思想先于行动”,德国在欧洲事务上则更加务实,其执行力强且效率高。德国出过影响欧洲的政治“巨人”、前总理科尔。去年6月16日科尔去世,欧盟7月1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为其举行历史上首次“欧盟葬礼”,向这位为德国统一和欧洲联合作出贡献的“欧盟总理”致敬。
谁还记得科尔接任者施罗德总理2003年3月推出“2010议程”时,德国还被嘲讽为“欧洲病夫”呢?《环球时报》记者在德国生活10多年,亲眼目睹施罗德执政后期德国失业率高涨、民心低落的局面。2005年默克尔上台后,“2010议程”初见成效。特别是2008年后,欧洲许多国家陷入困境,唯独默克尔领导的德国不受多少影响,出口仍不断增加。许多德国人那几年去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东南欧,对比当地衰败的景象,都会有感而发,称赞德国政府政策得当。德国经济形势好、社会和谐,默克尔俨然成为“欧洲夫人”,并频频获得“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性”等称号。
在默克尔之前,欧洲最有领导力的女性无疑是“铁娘子”、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20世纪之前,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二战后,英国依仗与美国的紧密关系,在欧盟中仍发挥独特影响力,尤其是撒切尔夫人时代。尽管英国经济实力逐渐被德国超越,但在许多领域,英国都在欧洲处于领先,如英国获得的诺贝尔奖数量、进入世界前100强大学的数量、英语在国际上的地位等。
近年英国的实力下滑无法阻挡。对英国而言,“脱欧”公投又将成为英国政治命运的一个“分水岭”。接替卡梅伦的梅首相,面对的是欧盟这样比较强势的谈判者。经济上,英国民众已有怨言,火车司机亚力克斯·高登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脱欧后物价上涨明显,英镑贬值让进口商品变得更贵,加上几年前经济危机的影响持续到现在,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甚至有人流落街头。”
据德国新闻电视台8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17年法国GDP以2.575万亿美元反超英国的2.565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五,德国3.7万亿美元,仍排名第四。英国《金融时报》也报道说,自“脱欧”公投以来,英国GDP增速已从G7集团的第一名滑落至最后一位。英国《周刊报道》转引《欧盟观察》的话说:“英国脱欧看上去越来越像个自残的决定,不会有人效仿。而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法国总统正在让欧盟重整旗鼓。”
德国
曾是“自由世界领袖”
再搞“平衡政治”失效
《周刊报道》文章还说,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018年新年致辞中表示,“欧盟27国必须比以往更加团结一致”,并强调“德国和法国合作”。看来“28国”这个数字已成为“欧盟过去时”,在默克尔眼中,法国才是更重要的合作伙伴。对此,英国广播公司欧洲编辑卡佳·阿德勒表示:“马克龙无非是想用默克尔来增加他的威严,让他那些雄心勃勃的欧元区改革计划早日通过,而默克尔希望利用马克龙来改善她日渐式微的形象。”
2015年开始的难民危机让德国的领导力受到考验。默克尔敞开大门欢迎难民的政策被认为不仅分裂德国,也分裂了欧洲。德国《商报》一度说,“默克尔时代已经过去”,默克尔“平衡政治”已不再适应混乱的欧洲,欧洲现在需要有胆识的政治家。
在外交上,马克龙在国际舞台上俨然成为“欧洲代言人”:在凡尔赛宫接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同特朗普一起在埃菲尔铁塔上共享奢华晚宴、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提出非洲政策动议;访问中国谈多极世界等。相反,默克尔因为组建新政府遇到挫折,几乎远离欧洲和国际政治舞台。“马克龙将是新默克尔?”“德国之声”提出这样的问题。相关报道说,多年来默克尔是欧洲的“第一小提琴手”,特别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某些英语报刊甚至视她为“自由世界领袖”。但现在默克尔无疑有了竞争伙伴——那就是年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冉冉升起的新星马克龙让长期自我怀疑的法国似乎重新恢复自信”。
德国柏林欧洲政治学者奥利弗·福克斯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德国从默克尔第二任期开始也曾以出色的“领导力”在欧盟深得众望,德国也被选为全球形象最正面的国家之一,但以眼下来看,真正想要领导欧盟的显然是法国。马克龙已提出一个新的“欧洲梦”,包括欧元区改革等。马克龙希望欧盟成为多极世界秩序中的关键力量,如在气候政策上,他喊出“让我们的星球再次伟大”。奥利弗认为,马克龙已经在做,从他上任后会晤俄罗斯、美国、土耳其等多国领导人再到访问中国,都可以看出他让法国、让欧洲强大的决心。
法国
有过敢作敢当挑头先例
也曾只顾自己难顾全局
马克龙成为很多人期待的“欧洲的代言人”。慕尼黑的汽车工程师克里斯蒂安特别欣赏马克龙,给他打9分,默克尔7分,而梅只有5分。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马克龙目标明确,就是打造一个强大的欧盟,这样才能与美国、中国平起平坐。我印象最深的是,马克龙在巴黎的气候大会拒绝邀请特朗普,还赞助美国气候科学家,并推出资助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等。与默克尔的谨慎不同,马克龙更加敢作敢当。”但这位工程师也表示,马克龙很难在欧盟中唱“独角戏”,在东欧对西欧处于对立的状态下,德法“两驾马车”领导欧盟才最为现实。
法国《回声报》11日谈及马克龙访华时强调,“他不仅是法国元首,还以欧盟领头人自居”。12日,该报评论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与社民党达成初步组阁协议时称,过去半年德国的一切都慢了下来,在欧盟改革等重大事务上缺少声音,显示出德国国内的重重压力。法国舆论认为马克龙一直把自己视为是继戴高乐、密特朗之后继承法国推动欧盟建设传统的领导人。而欧盟的发展历史也表明,从欧洲煤钢联营到欧洲经济共同体直至欧盟,都是法国挑头、德国跟进,并以法德两国为核心的统一运动。《世界报》回顾萨科齐、奥朗德时代的法国“危机重重、民心不振”,赶上欧盟又遭遇希腊危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法国一度只顾自己、难以顾及欧盟全局性问题,而德国在这一阶段则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自马克龙上台以后,法德两国角色发生重大转变。
法国统计与经济研究所学者马克·德盖和《环球时报》记者罗列了法国的一些优势,如:法国是欧盟面积最大国家,人口稳定增长;法国为欧盟第一农业大国,其谷物、酒、奶制品与肉类生产占欧盟生产总量的1/3;法国是欧盟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工业国,且60%的出口朝向欧盟国家;法国还是全球第一大旅游接待国,每年游客超8000万;在交通运输业、核能、航空航天工业、高科技行业等方面法国均具有国际前沿水平;英国脱欧后,法国将是欧盟国家中唯一一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同时拥有完全自主核武力、常规武力的国家。
“当然,法国也有问题,失业率比德国、荷兰以及北欧一些国家要高,法国的结构性改革相比其他国家仍显迟缓。”马克·德盖认为,法国对经济一体化、技术现代化的反应迟缓,税务与劳动成本压力居高不下,大城市周边存在严重的不安全问题,成为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打击目标等,这些对马克龙的改革都构成挑战。
未来
德法组合或为主导
小国抱团渐成趋势
法国地缘政治学家皮卡尔认为,对马克龙来说,联手德国是不可或缺的一步棋,正如当年戴高乐总统联合德国阿登纳总理推动欧洲走上一体化之路一样,马克龙也必须使用一系列外交手段才能推动他重塑欧洲的理念。马克龙能有多大的话语权还取决于他在法国的改革能否成功。马克龙是在法国社会、经济与体制严重危机背景下,依靠非左非右的纲领获得大选胜利,这既显示出法国选民对以往左右派轮流执政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失望,也表明法国人要求社会变革的迫切愿望。德新社也分析说,想领导欧洲,马克龙就必须先处理好自己国家内部的问题,如高达10%的失业率、高额的公共债务、移民问题等。马克龙必须交出更好的答卷,才能赢得欧洲各国及国际社会的肯定。
崔洪建认为,无论是最近风头正劲的马克龙本人,还是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国家,都试图将其塑造成新生代的强大领袖,但不管法国说得多么精彩,到最后还是要看德国“掏不掏钱”。法国提出的改革计划和德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是一个比较理想的主导力量组合。从这一点上来看,英法德三国“领导力”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论真正的领导实力,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都是德国更强。此外,对欧洲有重大影响的并不只是英法德这三个大国,近些年欧洲格局已由以前的“大国主导”变成中小国希望参与主导的新形势。在一些欧洲事务上,很多小国开始抱团、结成小团体,比如在难民问题上,中东欧的一些国家就集体表示反对,并对其他欧洲大国产生影响。
德国学者奥利弗分析说,法国凭借马克龙的个人魅力及不断上升的国力,很可能取代德国,成为欧洲新的领导力量。尽管有人担心德国不会对法国“百依百顺”,但奥利弗相信德法两国能一起挑起振兴欧洲的重任。奥利弗不看好英国,因为英国对欧盟“三心二意”,与美国又走得过近,而在特朗普上台后,欧洲更倾向独立性。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英法德三国“领导力”在欧洲此消彼长很正常,只要国家治理好、对欧盟贡献大,就可能成为欧洲的“领头羊”,相反,就会失去在欧洲的“领导力”。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派记者 强薇 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约记者 姚蒙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
-
征集丨2018“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
2018-01-14 10:53:24
-
侯一麟:房地产税怎么征收才合理?
2018-01-15 08:59:44
-
张五常:1小时总结我学到的经济学精髓
2018-01-15 08:59:44
-
殴打医生的女教师,评职称该受限吗?
2018-01-14 08:49:27
-
事业单位职工注意!你的绩效工资要涨了!
2018-01-14 09: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