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随笔:里约狂欢节桑巴探源
2018-02-09 18:51:4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2月8日电 随笔:里约狂欢节桑巴探源

  新华社记者赵焱 陈威华

  每个周一和周五,在里约热内卢港口区附近的“小非洲”,一块带有台阶的大石头下都会摆上两张桌子,四五个乐手兼歌手围坐在桌子周围边弹边唱,周围观众跟着节奏起舞。这一巴西传统的圆圈桑巴表演已在这里持续了10年。

  圆圈桑巴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各国游客熟知的狂欢节桑巴也来源于圆圈桑巴,而那块有台阶的大石头被称作里约桑巴的摇篮。

  事实上,桑巴在1860年左右就在巴西开始传播,但没有人能够说出确切的年份。1916年11月27日,一些巴西黑人歌星录制了一张名为《电话情歌》的唱片。这张唱片于次年推出,被认为是第一张在巴西录制的桑巴唱片。这张唱片推出后广为流传,让桑巴这种音乐形式在巴西全国流行起来,因此后人就把1917年视为桑巴诞生年。

  “桑巴”一词的起源有很多版本,巴西人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从非洲安哥拉或刚果的部族基姆本杜语中的“森巴”一词演变而来,意为一种激昂的肚皮舞。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38年2月伯南布哥州的杂志《甲壳》上,指一种当时流行的黑人舞蹈。

  从16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中叶的300多年间,葡萄牙殖民者从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区向巴西贩卖黑奴。路途遥远,黑奴在船舱中一窝几十天,到岸时腿脚不灵便,卖不出好价钱。因此,殖民者就每天把黑奴赶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铁锅为伴奏,让他们跳一通“森巴”舞活动筋骨,这就把这种流行于非洲的舞蹈无意中带到拉丁美洲。

  桑巴最早是在东北部黑奴最多的巴伊亚州流行。19世纪末,随着里约成为巴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大批东北部移民来到这里,并带来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其中就包括桑巴。

  被里约市政府命名为“桑巴摇篮”的大石头名字叫“盐石”,因这里最初是运送食盐的船只卸货的地方。当时岸上的纤夫就是来自巴伊亚州的黑人,他们闲暇时一起跳桑巴,“盐石”成为第一个固定的桑巴表演地点。

  桑巴如今已成为巴西的象征,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桑巴在巴西属非法。据里约桑巴博物馆负责人德西蕾·雷耶斯介绍,尽管巴西早在19世纪就已废奴,但20世纪初黑人在巴西经常是“小混混”和“犯罪分子”的同义词,黑人中流行的舞蹈自然不能进入主流社会。警察看到黑人聚集在一起跳舞,甚至认为他们是在从事非法活动。

  为此,众多桑巴音乐家奔走呼吁,争取桑巴合法化。终于在1935年,桑巴舞校制度开始在狂欢节上实施,正式得到里约市政府的认可。当时最有名的舞校叫“曼盖拉第一站”,其创始人之一卡托拉成为当时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他创作的很多歌曲被传唱,特别是被在美国百老汇演出的巴西歌星卡门·米兰达翻唱之后,桑巴、狂欢节很快扬名世界。

  在热图利奥·瓦加斯总统执政期间,政府为桑巴舞校发布公共广告,举行大型舞会,如“大众音乐日”“大众音乐之夜”等。里约市立剧院也开始接受桑巴艺术家的表演。一些桑巴艺术家还随总统到国外访问,推广这一文化形式。这让桑巴不再是底层黑人“不入流”的艺术,成为巴西的“国民音乐”。

  在黑人音乐家吉尔贝托·吉尔担任文化部长期间,圆圈桑巴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12月2日被政府定为桑巴日。

  雷耶斯认为,桑巴成为与足球一样的巴西关键词,但在巴西国内还是没有得到政府部门应有的重视。时至今日只有里约有唯一一家桑巴博物馆,这家博物馆于2016年才正式开放。

  让人欣慰的是,民间艺人们一直在为继续推广桑巴做努力。2007年,一些桑巴音乐家为了铭记桑巴发展史,定期在里约的“盐石”举行圆圈桑巴表演。只要不下雨,每个周一和周五都有专业或业余的乐师参加,表演不收门票。“盐石”桑巴由此成为体验巴西传统的旅游项目。

点击查看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成岚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举行
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举行
江西峡江:丝糖飘香年味浓
江西峡江:丝糖飘香年味浓
朝鲜艺术团在韩国举行首场演出
朝鲜艺术团在韩国举行首场演出
西安大明宫上演3D光影秀
西安大明宫上演3D光影秀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980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