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传承 跨越时空
2018-06-08 08:03:27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9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他深情地说:“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道,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

  冼星海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救国军歌》等抗战名曲传唱至今。但鲜为人知的是,他40年短暂生命里程中的最后两年多,是只身一人在哈萨克斯坦度过的。

  1940年5月,冼星海化名“黄训”与导演袁牧之从延安前往莫斯科,制作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导致影片制作中断,冼星海回国之路也因此受阻。辗转流离中,他于1942年底来到了阿拉木图,直到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再也未能回到祖国和亲人身边。

  (一)

  结束了寻访,走在冼星海曾经短暂居住的街道上,我的耳畔回响的,全是《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这是一位伟大音乐家的传奇人生,更是一段中哈两国人民友谊的珍贵历史。

  “我忘不了1988年接到的一个特别寻访任务。”73岁的俄罗斯华裔音乐家左贞观边回忆边弯下腰,从客厅里那排低柜中,搬出一沓沓厚重的材料。不少资料纸页已经泛黄,却排列得整齐有序,有冼星海的手写乐谱,有自己的寻访实录,还有各种关于冼星海的书、文章以及海报。

  30年前,苏联作曲家协会负责人转给左贞观一份材料,那是中国外交部请求协助提供冼星海1943年—1945年详细情况的电函。负责人问他是否知道冼星海,左贞观叫起来:“冼星海啊,怎么可能不知道!我是听着他的那些名曲长大的呀!”他震惊于这段历史的缺失,又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我会中文,俄语流利,又懂音乐,对冼星海和他的作品都很熟悉。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寻访冼星海在那段时间里的故事。”

  1988年10月,左贞观登上前往哈萨克斯坦的飞机,开启了寻访冼星海足迹之旅。从阿拉木图到库斯塔奈,他凭借着有限的线索,寻找一切可能认识或接触过冼星海的人。30年前,一些曾经与冼星海相识的人都还健在,左贞观有幸见到了其中的十多位,详细记录了访谈内容,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对冼星海来说,那可能是生命中最不易的两年多。

  完全不懂俄语的冼星海,只背着一把小提琴就被火车拉到了阿拉木图。居无定所、举目无亲、食不果腹、贫病交加,是他当时最真实的处境。最困难的时候,冼星海只能把自己收藏的名家乐谱拿去集市换点食物。而精神上的孤独更甚于物质的艰苦,冼星海常常抱着小提琴紧闭双眼。人们问他在想什么时,传来的总是一声低缓叹息:“想祖国,想妻子和女儿……”

  然而也是在这里,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冼星海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无穷的灵感。

  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见到冼星海时,他正紧紧抱着小提琴,在冬日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很瘦、眼皮浮肿、头发稀少,可以看出经历了不少苦难”。虽然拜卡达莫夫全家当时也缺衣少食,但他却没有丝毫犹豫,甚至都没问这个叫“黄训”的中国人会逗留多久,就毅然让他寄住在姐姐达娜什家。为了给冼星海添置冬衣,拜卡达莫夫的老母亲找出一件旧大衣连夜翻改,缝衣针把手扎起一个个血泡……

  “那时,家里就一个房间和一条堆着杂物的走廊,冬天取暖只靠一个小铁皮炉子。妈妈在走廊上给他搭了个床,让弟弟睡在墙角,我和妈妈挤在屋里的床上。”达娜什的女儿阿里兰诺娃就这样认识了这位“中国叔叔”。冼星海叫她“卡利娅”,卡利娅则叫他“黄阔克”。“阔克”是哈萨克斯坦人对最亲近长辈的叫法。冬天,放学回来的卡利娅鞋里常灌满雪水,“黄阔克”会用体温焐暖她的小脚……自小失去父亲的卡利娅,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父爱。以至于76年后,她在家中讲述往事时依旧泪流满面。

  在阿拉木图音乐人的帮助下,冼星海于一年后来到哈萨克斯坦北部小城库斯塔奈,在音乐馆担任音乐指导和指挥,迎来了他的又一创作高峰。他钻研哈萨克斯坦民族音乐风格,与馆长叶谢托夫一起编写哈萨克斯坦歌曲集,还在红军俱乐部组建了“冬不拉合唱团”……最让哈萨克斯坦人感怀的,是冼星海创作的《阿曼盖尔德》。阿曼盖尔德是哈萨克斯坦的民族英雄,冼星海通过讴歌这位民族英雄,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

  《阿曼盖尔德》首次公演时,台下掌声雷动。观众从曲声里分明听到了中国音乐家对哈萨克斯坦人民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以及英勇无畏的气概。“一个战争时期有国难返、有家难回的人,不仅没有意志消沉,还依然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保存着对音乐和祖国的挚爱,对战争的痛恨,用音乐作为武器,去激励异国他乡的人们去生活去战斗。”左贞观作为同行对此尤为敬重,“这也使得冼星海的音乐作品,具有了更大的社会意义与世界意义。”

  “结束了寻访,走在冼星海曾经短暂居住的街道上,我的耳畔回响的,全是《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这是一位伟大音乐家的传奇人生,更是一段中哈两国人民友谊的珍贵历史。”30年后,左贞观在家中微闭双眼,声音哽咽着回忆说。

  (二)

  既然命运使哈萨克斯坦成为冼星海最后的安身之地,我们就要在哈萨克斯坦的大地上实现他的愿望!

  1945年10月,因患肺病被送到莫斯科治疗的冼星海不幸去世。直到从报刊上看到这一消息,拜卡达莫夫一家,以及曾经接触过冼星海的哈萨克斯坦人,才知道“中国阿弟”竟是中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我并不在乎他是‘黄训’还是‘冼星海’。我只知道,他是我最亲的阔克。”卡利娅深情地说。

  冼星海前往库斯塔奈时,健康状况就不太好。或许是有预感,他曾拜托拜卡达莫夫一家帮他寻找失散在祖国的家人。拜卡达莫夫一家始终牢记当时的承诺,直到1989年,卡利娅还在给苏联红十字会发函询问。遗憾的是,她得到的回复依旧是“无法查询”。但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始终没有忘记冼星海。

  1955年10月30日,冼星海逝世10周年之际,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举行了冼星海纪念晚会,苏联著名音乐家斯塔谢耶维奇担任指挥,全苏广播电台大交响乐团演奏了冼星海代表作、钢琴协奏曲《黄河》。“很少有作曲家逝世后能得到如此隆重的纪念。”当时的报道中曾这样写道。

  从哈萨克斯坦归来的左贞观,把了解到的情况告知了苏中两国音乐家协会。冼星海唯一的孩子冼妮娜,也终于知道了父亲生命中最后的细节。

  1990年10月,冼星海诞辰85周年暨逝世45周年之际,哈萨克斯坦音乐界特地在阿拉木图中央音乐厅举行了一场冼星海纪念晚会,演出了《第一交响乐》、钢琴协奏曲《黄河》和《满江红》。就在这次纪念活动上,冼妮娜第一次来到了阿拉木图,见到了曾经帮助过父亲的善良的人们,更见到了一直想念着“黄阔克”的卡利娅。两位已年近半百的“姐妹”,在机场紧紧抱在一起。从那天起,冼妮娜就成了这个异国家庭里的一名新成员。阿拉木图与杭州之间,从此鸿雁传书。一张张照片、一封封书信,填满了厚厚的相册,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的患难友谊也跨越时空,植根在了他们的后代中。

  1998年,在中哈两国领导人的关心下,阿拉木图市的一条街被正式命名为“冼星海大道”。与它平行的另一条街,则被命名为“拜卡达莫夫大道”。“冼星海大道”路口,矗立着一座荷花造型的纪念碑。碑身上镌刻着冼星海头像,并用中、俄、哈三种文字刻着:“冼星海用音乐在两国人民之间建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愿中哈友谊世代相传。”

  时任阿拉木图市政府语言局副局长克丽姆巴耶娃曾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两年多时间里,创作了一系列基于哈萨克斯坦草原曲调的作品,“这应该成为哈中两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冼星海去世一个月后出生的拜卡达莫娃,是拜卡达莫夫的女儿。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音乐事业,出任过阿拉木图音乐学院副院长,还把研究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期间创作的音乐作品作为使命,至今仍在促进哈中音乐学院间的交流合作,让父亲和冼星海那一辈的音乐友谊传递下去,“既然命运使哈萨克斯坦成为冼星海最后的安身之地,我们就要在哈萨克斯坦大地上实现他的愿望!”

  (三)

  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之间的友谊,不仅在他们的后辈中得到继承,更在年轻一代中哈电影人中延续。

  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故事扣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也让正在谋划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合拍电影的闪亮影业公司董事长沈健眼前一亮。他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并前往阿拉木图,调研拍摄电影的可能性。他越了解就越感动:一位音乐家,在两个不同的国家,成就了两份同样高贵的事业。冼星海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哈萨克斯坦。越感动,也越遗憾:如此传奇经历和动人故事,至今在国内并不为大众所了解。越遗憾,就越坚定信心:一定要把这段故事传播出去,既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怀念之作,也是向世界彰显中哈友谊的重要作品。

  这个想法得到了中国驻哈萨克斯坦使领馆的支持,也受到了中哈两国电影界的欢迎。2017年6月8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在两国元首见证下,双方签署了《中哈合作拍摄电影协议》。作为启动项目,影片《音乐家》开机仪式于当日在阿斯塔纳举行。

  冼星海的扮演者胡军用“荣耀”一词来描述加入《音乐家》创作的感受。他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听着“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歌声长大。当“冼星海”这个角色找上门时,他不假思索地接下,“作为一名中国演员,能饰演人民音乐家,为国家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是莫大的荣耀。”饰演拜卡达莫夫的是哈萨克斯坦著名演员别里克·艾特占诺夫,他同样感到了光荣和责任,“我希望把拜卡达莫夫和冼星海的故事传递给每一个哈萨克斯坦人,让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世代流传。”

  电影筹拍的过程,也是一次新的发现之旅、友谊之旅。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拜卡达莫夫一家在战争年代对冼星海无私救助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中哈剧组同行的心,也激励着大家更用心创作。全程指导并见证了这部电影创作过程的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张伟,见证着中哈电影人由此结下的“兄弟情”,不由感慨:“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之间的友谊,不仅在他们的后辈中得到继承,更在年轻一代中哈电影人中延续。”在内部试映时,众多80后、90后年轻人热泪盈眶。“我相信,这个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电影,一定会打动更多年轻人。”张伟说。

  夏日的阿拉木图,冼星海大道上,车辆行人来来往往;纪念碑镌刻的《阿曼盖尔达》的首句五线谱音符,在阳光下跳动着;位于冼星海大道上的几所幼儿园里,孩子们稚嫩清亮的歌声久久回荡。此时,卡利娅和远在杭州的冼妮娜,也正邀约着到时一起参加《音乐家》首映式……(吴 焰 曲 颂 周翰博

关注新华网
分享文章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989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