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6月21日电 综述:中阿文学论坛铺设“文学新丝路”
新华社记者郑凯伦 李奕言
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学论坛”2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13名中国作家和近50名阿拉伯国家作家济济一堂,在“文学新丝路”的主题下进行广泛深入交流。
本次论坛由中国作家协会、阿拉伯作家联盟和埃及作家协会共同主办,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承办。刘震云、麦家、余华等13名中国作家与来自埃及、科威特、阿曼、苏丹、也门等国的作家就“文学的传承与创新”“文学创作与当下生活”和“文学作品的翻译”三个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本次论坛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举办的首个以文学为主题的多边论坛,一个重要主题是用文学助力“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与丝路沿线国家共同搭建平台,令双方作家了解彼此文学特别是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充分感知各自人民当下的情感。
“‘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机会和活力。我们希望通过文学加深中阿人民的情感交流和心灵相通。”铁凝说。
埃及作家协会主席阿拉·阿卜杜勒-哈迪在论坛上强调了古代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延续性。他说,古丝路沿线的商人为了经商,需要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文化,因此语言文化是古丝路贸易交往的基础。
“如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也要求各国文化机构加强合作。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和中方共同绘制一张中阿文化合作地图,显示双方文化投资合作的机遇。”他说。
文学翻译是本次论坛的主题之一。刘震云说,翻译比写作难在译者要分别掌握两种文化、文字、生活、历史和哲学,而作家只需掌握其中一半就可写出优秀作品。余华认为,一种语言被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中,肯定有许多地方被遗漏,但也有很多地方被加强。“最好的译文就是和原文打成平局。”
在他们看来,埃及翻译家哈赛宁·法赫米和以他为代表的阿拉伯国家翻译家克服困难,赢得了作者和读者的尊敬。法赫米告诉新华社记者,他相继翻译了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刘震云的《手机》等,在埃及和阿拉伯世界反响良好。
法赫米认为,自己的翻译秘诀就是与作者保持交流。“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涉及许多山东地方风俗习惯,为了更好地翻译,也为了使他的作品更适合阿拉伯读者,我多次与莫言沟通。我和余华每年也会见两三次面。”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参赞、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对新华社记者说,本次论坛筹备工作历时半年,探讨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文学界共同关心的各项问题,也讨论了许多实质性合作以及未来合作方向;各方积极参与,取得了很好效果。
“中阿合作论坛成立十余年来建立了许多合作机制,但始终缺少作家间的合作机制,此次论坛的举办填补了这一空白。”石岳文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为两国文学界的交流和交往翻开新的一页,增添新力量。
论坛期间,中国作家协会与阿拉伯作家联盟签署《开罗共识》,同埃及作家协会签署《中埃文学交流合作协议》。中国作家协会向阿拉伯作家赠送了2017年和2018年翻译出版的《人民文学》阿文版——《路灯》。
铁凝在论坛开幕式上宣布,第二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文学论坛”将于2020年在中国举办。
-
特稿:海外“识珠者”将中国文学带向世界
打开6月新一期的《纽约客》杂志,读者会在“小说”栏目读到一个颇有乡土气息和超现实主义色彩的中国少年成长故事:鲁羊的短篇小说《银色老虎》译作。2018-06-17 15:25:30
-
一起哭一起笑的感动 当代文学呈现中西方共同点
文学项目组织者之一、利兹大学中国文学副教授蔚芳淑说,之所以推介路内,是因为想让西方读者通过中国当代文学了解“生意和经济以外的另一个中国”。2018-03-20 06:45:25
-
20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阿文版于开罗书展首发
“中埃出版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阿文版首发仪式”27日在第49届开罗国际书展期间举行,将首批20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阿文版推向埃及市场。2018-01-28 11:06:53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