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中埃企业协同发展增强两国互信互利
2018-07-06 21:37:48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开罗7月6日电  通讯:中埃企业协同发展增强两国互信互利

  新华社记者张浩 于涛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带项目的实施,中国与埃及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不断拓宽。在位于苏伊士运河之畔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内,一大批中埃合作企业落地生根并发展壮大,在带动当地产业升级的同时,也加深了两国人员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在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即将召开之际,记者走进了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园区大门口中埃两国国旗迎风飘扬,园区内厂房整洁,机器轰鸣,两国员工一片忙碌。埃及泰达特区开发公司招商部负责人曹慧介绍,目前已有30余家中国企业在此生产经营,涵盖石油装备、粮食加工、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诸多业务,这里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由中国西电集团与埃方合作成立的西电EGEMAC高压电气有限公司是园区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成立以后,引入了中国超高压设备制造生产线,迅速扭转了埃及电气工业起步阶段的困难局面。

  在公司变压器生产车间,管线密布,电气设备林立,技术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产品安装调试。进入车间的人都要穿鞋套,并通过风淋除尘通道,以保持车间内清洁环境。车间主任穆罕默德·安努尔说,变压设备精密度较高,厂房内对湿度、灰尘等有严格要求。

  西电EGEMAC高压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富介绍,中国超高压电器设备制造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引入中国技术,埃及具备了500千伏超高压变压器的制造能力,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垄断,让埃及本土电气设备具备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

  公司财务总监杜琦说,目前公司产品在埃及市场所占份额已达到40%;2017年公司获得了15亿埃镑(1美元约合17.8埃镑)的订单,预计2018年将达到25亿埃镑。

  2012年入驻园区的巨石埃及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巨石埃及)投资5.2亿美元建成了三条玻璃纤维生产线,年产量达20万吨,一举使埃及成为世界第三大玻璃纤维出口国。

  在巨石埃及的生产车间,1500摄氏度高温锅炉中熔成的矿石液体,在出口处进行急剧降温处理,并由机械拉成玻璃丝线,整个流程全部为自动化。巨石埃及副总经理钱志伟说,产品的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中国对其关键技术拥有100%的自主知识产权。

  随着巨石埃及产量逐步增加,当地生产的玻璃纤维在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地区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并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公司总经理助理艾哈迈德·苏莱曼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被广泛用于风电、管道、卫浴等领域的设备制造,并带动矿产开发和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

  中埃企业协作不仅在生产经营方面实现了共赢,也让两国员工增强了彼此了解、加深了友谊。记者发现,在埃及的中国企业普遍注重营造相互尊重、和睦友好氛围,重视构建全员共同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工作机制。

  记者采访时,巨石埃及正在举办今年的招聘活动。公司提供了20个岗位,应聘人数却超过了200人。

  钱志伟表示,埃及正加强工业体系建设,产业工人属紧俏职业,中国企业工资待遇较好,培训制度完善,在当地很有吸引力。此外,有了在中国技术密集型企业工作的经历,员工今后会有更好发展空间。

  已晋升为公司高管的苏莱曼对此感触很深。他告诉记者,2012年他也是众多求职者中的一员,入职后通过向中国同事请教,不断提升个人技术水平。几年来,他多次被派往中国进修,逐步成长为管理者,获得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与苏莱曼一样,安努尔也有着浓浓的中国情结。他说,中埃两国员工思维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双方在研发实践中有更多的默契,两国员工的合作一定会让企业愈加壮大。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佳宁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哺育
哺育
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新华社国内照片一周精选
俯瞰夏日西湖
俯瞰夏日西湖
柏林掠影
柏林掠影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211123090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