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巴格达7月7日电 通讯:困境里的人生——探访伊拉克哈桑沙姆安置营地
新华社记者张淼 程帅朋
对62岁的伊拉克民众阿卜杜勒·萨巴尔·穆罕默德而言,一家三代挤在16平方米的帐篷里,哪怕狂风吹破屋顶,夏天要忍受超过50摄氏度的高温,他也觉得这是座帐篷围起的“城堡”。几天后的7月10日就是解放摩苏尔一周年纪念日,阿卜杜勒一家人却迟迟未能踏上回家路。
去年6月,在伊拉克政府军对抗极端分子“伊斯兰国”武装最为激烈的阶段,阿卜杜勒一家从摩苏尔逃到了相距约百公里的哈桑沙姆U3安置营地。联合国机构每月为每个家庭提供70公斤食物,对这个大家庭来说虽然不够吃,但安置营地里至少有安全和食物保障,比之前生活在“伊斯兰国”黑暗统治中已强太多。
7日中午,哈桑沙姆U3安置营地的物资发放处挤满了人。一旁的阿卜杜勒跟新华社记者聊起了很多流离失所民众盼望回家、却无家可回的困境。“除了安置营地,我不知道自己和家人又能去哪?”
尽管伊拉克政府鼓励民众重回家园,但重建和安抚措施没有着落,几乎沦为废墟的摩苏尔老城没水没电没工作机会的无情现实,迫使很多流离失所民众又回到了安置营地。
战胜“伊斯兰国”后,家住摩苏尔东城的纳什万曾激动地跑回家,可看到被洗劫一空、只剩瓦砾的房屋,一家十几口只能再次回到营地生活。“如果政府不能帮助重建房屋,恐怕就回不了家了,”纳什万说。
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提供的数据,摩苏尔战事迫使约100万人逃离家园,如今在摩苏尔以南以东仍有10.9万流离失所民众生活在难民署开设的营地中,营地外还有约26.4万流离失所民众艰难生活。他们将何去何从,将是伊拉克政府在重建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
不仅家园重建遥遥无期,安置营地的生活也愈发艰难。在“伊斯兰国”暴行和摩苏尔惨烈战事引发全世界关切的时刻,联合国人道主义机构、各国非政府组织和慈善机构持续不断向哈桑沙姆U3营地输送援助,可战事结束后,不少机构选择停止了援助项目。
联合国难民署驻伊拉克代表处的官员哈维说,哈桑沙姆U3安置营地最初作为紧急安置营地而设,转成常规安置营地需要进行供水等大量基础设施改造,这需要大量资金,目前营地本身就面临资金和药品短缺的困境。此外,伊拉克教育部门责令教师返回原工作地,也令营地学校师资更加捉襟见肘。
由于营地学校的资助方未能给教师续签合同,附近U2营地的美术老师苏丹只能从正式教师身份转为志愿者。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苏丹正在白色床单上绘制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和巴黎埃菲尔铁塔。“我希望告诉营地内中断学业的孩子们,帐篷外还有另一个世界。”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