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为媒体记者提供多语种服务(8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题:“北京准备好了!”——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工就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服务保障情况答新华社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梁相斌、李斌、乌梦达
继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之后,2018年9月3日,北京即将迎来今年中国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活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2000年,首届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启了中非关系的新征程。18年后,北京将再次见证中非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论坛开幕在即,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进展如何?新华社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工。
服务保障工作基本就绪
问:请问北京市围绕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做了哪些服务保障工作?目前总体情况进展如何?
答: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此次峰会,是中非合作论坛继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家族的又一次相聚,也是我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
服务保障好峰会,是中央交给北京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北京市服务国家总体外交战略、履行好“四个服务”基本职责所在,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必然要求。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峰会筹备工作,4月,在中筹委领导下成立峰会北京市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担任组长,市长陈吉宁同志任第一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市级92家部委办局、相关单位和16个区组成。
峰会服务保障工作重点围绕会务保障、接待准备、城市运行、环境布置等方面扎实开展。8月16日,北京市召开了服务保障工作誓师动员大会。目前,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基本就绪,北京已经准备好迎接峰会开幕。
问:与APEC北京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相比,借鉴了哪些工作经验?筹备工作有哪些创新?
答:届时,众多非洲国家领导人和非盟委员会主席将率团与会,联合国秘书长作为特邀嘉宾、27个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作为观察员也将出席峰会有关活动。
为全力以赴做好峰会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北京市从组织领导体系、服务保障队伍建设、会场布置、接待工作、注册服务等多方面借鉴了以往的经验,并结合峰会情况进行了创新。在服务保障队伍建设方面,根据峰会筹备工作需要,从全市范围抽调曾参与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大型活动筹备及熟悉场地、流程的相关人员参与保障。
9月1日,记者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翻阅书籍和资料。 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新闻中心已搭建完毕
问:峰会新闻中心准备情况如何?
答: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位于北京国际饭店建国国际会议中心首层至三层,整体搭建工作全部完成,8月31日正式对注册记者开放。
新闻中心总面积约8300平方米,共分为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媒体专用工作区、新闻发布区、MCR运行区、文化展示区、运行保障办公区、媒体餐饮和茶歇区等8大功能区及场外区域,现场提供新闻采访服务、信息服务、广播电视服务和网络服务等。
大量运用新媒体进行展示是新闻中心的一个亮点。新闻中心新媒体展示由“触摸北京”和“聚焦北京”两部分组成。“触摸北京”互动区采用雷达感应多点触控交互技术,可满足5人同时通过触摸滑动翻阅,观赏400幅展示北京城市形象的精美图片。“聚焦北京”互动区采用AR跟随体感触控交互技术,不仅可以满足4名读者同时进行互动观看,还可以跟随读者的移动,开启新的篇章内容展现。
智能机器人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为媒体记者提供咨询服务(8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此外,新闻中心还配备多媒体导览导视系统、人脸识别电子储物柜以及集导航、功能介绍、业务宣传为一体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让峰会新闻中心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人性化。
志愿者在为媒体记者提供服务(8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专门培训小语种志愿者
问:峰会有多少志愿者参与?工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次高峰论坛参会国家很多,语言志愿者如何安排?
答:本次峰会共有2500余名志愿者参与服务,主要是来自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32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主要集中在会议的会场服务、外宾接待、注册中心、新闻中心、机场接待、交通保障等方面。
在招募过程中,着重选拔具备较高外语表达能力的志愿者,特别是有针对性地选拔了小语种志愿者224人,其中精通法语的志愿者近100人,主要用于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与外方的沟通交流、文件翻译校对等。
北京市对志愿者进行了集中强化训练,组织部分志愿者到相关非洲国家驻华使馆开展文化交流,了解非洲国家的沟通交流技巧,还专门编撰了志愿者通用读本,确保会议期间志愿者能胜任各项服务任务。
9月1日,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记者在新闻中心交流。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筹备坚持“常态、节俭、绿色、市民参与”四大原则
问:峰会筹备中提出了哪些原则,具体有哪些体现?
答:此次筹备坚持了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常态化原则。北京市认真总结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机制,从工作机制、队伍建设、方案流程等各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擦亮“北京服务”的品牌。我们将筹备工作与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相结合,认真做好城市运行、基础设施运营维护、市容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等常态化城市管理工作。
二是坚持节俭办会原则。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节俭办会重要精神,将这一原则始终贯穿在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之中。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峰会所使用的桌椅、设备、会议用品等,均本着节俭原则,最大程度利用存量资源。交通服务方面,会内会外交通运行依照国际惯例,按照应保尽保、适度拓展、节俭高效的原则进行保障。上会服务保障车辆数量按照需求和确保完成任务原则进行配备。上会服务保障人员数量按照职责清晰、岗位明确、一人多岗、减少重复的原则配备。
三是坚持绿色办会原则。在企业家大会筹备过程中,从设施搭建、会场布置、会议用品到具体接待,一切从实用出发,突出绿色环保、可循环利用。会议使用的再生纸、由环保纸张制成的铅笔及与会人员的座签,均可在日后的会议活动中重复利用,最大程度实现了绿色办会的目标。
四是坚持市民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北京市民识大体、顾大局的好传统和主人翁意识,发挥“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等群防群治力量作用,进一步维护和巩固首都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营造热情好客、宾至如归的亲切氛围,展现包容、开放、自信的城市形象。
“魅力北京”图片展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二楼的新闻发布区举行(8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峰会期间不放假、不单双号限行 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问:如何保障市民正常出行?
答:北京市坚持“不扰民”的理念。峰会期间不放假、不实施汽车单双号限行。交通服务方面,在做好峰会交通保障的同时,加强社会面公共交通保障。一是增加公交运力,会议期间将增加公交发车3200车次,重点区域、重点线路增加备班运力。二是工作日将延长地铁早晚高峰运营时间2.5小时,确保运力充足。三是按照交通管控政策,组织公共交通避让会议车辆,并及时通过媒体公告部分时段、路段临时交通管控措施,引导社会车辆出行。尽量减少对社会交通影响,方便市民出行。
问:举办峰会对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将带来哪些助益?
答:北京是承担国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的重要舞台,是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首要窗口。服务保障好峰会,一是有力促进了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进一步推动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二是有利于在国际上塑造大国首都形象,进一步提升北京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以峰会筹办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综合治理和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不断完善服务保障工作常态化机制建设,进一步提升首都服务国家总体外交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