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内罗毕9月2日电 财经观察:中非互利合作助力非洲减贫惠民
新华社记者朱绍斌
过去近30年间,非洲国家的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减贫事业也取得一些积极成果。非盟数据显示,非洲人口赤贫率,即每人每日生活标准少于1.9美元的人口,已从1990年的49%逐渐降至近年来的36%。
作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国,中国与非洲国家在经贸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以及中国在减贫惠民方面向非洲提供的帮助,为非洲国家的减贫事业做出了有益贡献。
中非强劲经贸合作惠及非洲减贫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九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7年中非贸易额达17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中国近三年对非洲年均直接投资保持在30亿美元左右。
自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在非洲建设的公路、铁路、港口、发电站等基建项目,已累计为非洲国家创造近90万个就业岗位。
在东非国家肯尼亚,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并已投入运营一年多的内罗毕至蒙巴萨铁路,自开工以来累计为肯尼亚创造近5万个工作岗位,培训5000多名专业技术工人,300多家当地企业参与工程分包合作。公司还在铁路沿线开展260多次公益活动,为村庄打井铺路。
在东南部非洲国家莫桑比克,由中非发展基金投资支持的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正在帮助该国缓解粮食短缺问题,并带动当地农户生产,使他们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参与万宝项目的当地农民玛蒂尔达是五个孩子的母亲。玛蒂尔达告诉记者,中国公司不仅培训农民,还提供种子、农药和化肥,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提高。她说:“我的生活得到改善,建了自己的房子,我的孩子也都能去上学了。”
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减贫惠民
在南部非洲国家马拉维,由中国政府援助的“万村通”卫星电视项目于8月启动。该项目将为众多偏远地区、家庭困难的民众提供收看电视的条件,帮助他们了解世界。
马拉维总统穆塔里卡在出席启动仪式时,高度赞赏这个项目,称这个项目将给农村地区提供接收信息的途径,并帮助农村地区发展。
8月,在埃塞俄比亚,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伯尔汉·特卡十分开心,对前往中国攻读考古学博士学位充满了期待。他说,由于埃塞俄比亚国内高校没有开设考古学博士点,他一直没机会继续自己的学术研究,如今自己的梦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自2015年年底以来,中国在非洲实施了20多个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和能力建设学院项目,截至2018年底,将在非洲本地为非方培训20多万各类职业技术人才,在华培训超过4万名非方官员和技术人员;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国还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员1500人次,诊治患者约46万人次。
中国减贫经验为非洲脱贫提供借鉴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中国使数亿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给非洲各国带来很多启发。
肯尼亚执政党朱比利党总书记拉斐尔·图朱认为,中国在脱贫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举世瞩目,中国改善民生的经验可以为非洲提供参考和借鉴。他说,中国扶贫坚持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政府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从而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的积极性。非洲国家要实现脱贫的目标,除了向中国学习经验,还应结合本国自身的条件制定扶贫政策,而这同样需要中非深化在扶贫、工业化等领域的合作。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国际问题专家谢里夫·易卜拉欣认为,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非洲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有深刻借鉴意义的榜样。(参与记者:王守宝、金正、郭骏、聂祖国、彭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