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柏林10月11日电 通讯:一场有关生命的中德文学对话
新华社记者田颖
11日晚,一场有关生命的中德文学对话在德国柏林市中心的塔利亚连锁书店上演。电视文化节目《朗读者》创始人董卿和德国作家大卫·瓦格纳交流着从各自人生以及文学中获得的生命感悟。
在这场名为“生命:董卿对话大卫·瓦格纳”的读书会上,董卿向现场中德读者推介电视节目同名图书《朗读者》多语种版本。作为《朗读者》图书主编,董卿说,《朗读者》多语种版本收集了中国现当代颇具代表性的14位作家的经典作品,希望德国读者通过这本书进一步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成果,感受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朗读者》图书多语种版权签约仪式10日在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展区举行。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旗下的新世界出版社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来自阿尔巴尼亚、德国、印度、吉尔吉斯斯坦、黎巴嫩、俄罗斯6个国家的出版社签订了8个语种的版权合作协议。
在读书会上,瓦格纳朗读了自己的代表作、自传体小说《生命》中的章节。这部小说讲述了作者身患重病、移植肝脏的特殊生命体验,目前已翻译成17种语言,中文版于201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瓦格纳对现场观众说:“我今天能坐在这里,还能看到自己所著书籍中文版的出版,就是一个奇迹。这是医学的奇迹,也是人的奇迹,因为正是有那么一个人或他们的家属愿意将其器官捐献出来,才让我的生命得以延续。”
“接受器官捐献后,我没有写感谢信,但是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就是一封感谢信。”瓦格纳说,生命来之不易,他时常想象捐献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到这里,董卿讲了一位“朗读者”的故事。他是董卿在《朗读者》节目中采访的一位器官捐献者的父亲。和瓦格纳念念不忘捐献者一样,这位父亲很想知道接受他13岁女儿器官的5位受捐者是什么样的人,过得好不好。
通过《朗读者》这一节目,这位父亲听到了其中2位受捐者的声音。董卿说,他在听到受捐者声音的一刹那泪流满面。这位父亲在节目中朗读了周国平有关女儿的一篇文章。“你让我做了一回父亲,太短暂了……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旦做了父亲,就不能不永远是父亲了。”
董卿讲述的故事让在场观众动容,瓦格纳也频频点头,颇有感触。接下来,她又为现场观众朗读了一篇《朗读者》中节选的史铁生的作品。这位历经苦难的中国作家也将他的生命感悟融入文字。
“对存在意义的拷问刷新了生命的高度,因此作家用生命写下来的东西非常珍贵。”董卿说,在一个充斥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文学和书籍依然有着净化心灵的作用,这也是她做读书推广工作的初衷。
董卿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文学是个神奇的世界,总是能在瞬间消除隔阂、消除偏见、消除距离。希望借助文学这个桥梁让更多人认识中国的历史变化和现代风貌。
“今天刚好是中德建交46周年纪念日,能带着《朗读者》图书多语种版来到德国感到很高兴,这是我们为两国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所能尽的绵薄之力。”她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