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美国勒住伊朗的“皮筋”还会绷多紧
2019-05-06 11:22:50 来源: 解放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4月30日,伊朗士兵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新华社发

  对伊朗强硬,似乎已成为特朗普屡试不爽的“得分”手段。继4月8日宣布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为“恐怖组织”、4月22日决定停止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的制裁豁免后,5月3日美国又对伊朗核活动实施第三波制裁——终止两项有关民用核设施的豁免决定,以完全杜绝伊朗再次拥有核武器的可能。

  分析人士指出,最新制裁释放几重信号,其一美国在彻底否定伊核协议的轨道上越走越远;其二大国关系在全球治理层面的复杂性日益凸显;其三美伊关系恐将进一步紧张、恶化。

  美国再套紧箍

  身处世界上油气资源最丰富地带,扼守石油运输之咽喉,伊朗是人们无法忽视的地区重要角色,也是美国眼里最容不下的一粒“沙子”。

  美国国务院5月3日再给伊朗核活动套上紧箍。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在有关伊朗民用核设施的7条制裁豁免5月4日到期后,其中两条不再续期,目的是迫使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完全杜绝其再次拥有核武器的可能。

  据美联社报道,4日以后,美方不再允许伊朗用浓缩铀换取俄罗斯提供的“黄饼”(核燃料生产过程中必需的一种中间产品);不再允许伊朗出口伊核协议规定限额以外的重水(核反应堆的慢化剂和冷却剂)。任何帮助伊朗布什尔核电站扩建的行为都可能触发美国制裁。

  事实上,早在3月下旬伊朗方面便宣布了扩建布什尔核电站的消息。有评论称,这是对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重启制裁的一拳回击,但美方当时没啥动静。为何经过长达2个月的观望,美国要在此时阻击扩建?

  分析人士认为,因为布什尔核电站对伊朗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伊朗首座核电站、中东地区第一座核电站,也是伊朗核活动的标志性产品。它于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承建,后在美国干预下停工。1995年俄罗斯方面接手这一项目,但建成后的交付工作一再推迟。直到2013年9月伊核协议谈判加快后,伊朗方面才正式从俄方手中接管核电站。这座修建了数十年才完工的核电站,可以说已被一些伊朗人视为一道重要的安全保障。

  “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外交部公共外交咨询委员会委员华黎明指出,伊朗不缺能源,并不真正指望核电站发电,但有了布什尔核电站,伊朗才有了生产低浓度浓缩铀的理由(纯度3%的浓缩铀用途就是为核电站提供燃料棒)。这次美国将核电站扩建作为制裁打击的目标,不仅仅针对伊朗,也针对俄罗斯。相当于警告俄罗斯,伊俄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的合作是美国所不允许的,也将为美俄关系制造新的议题。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刘中民认为,可从两个层面理解最新的制裁。其一,制裁内容聚焦伊核协议允许的铀浓缩活动,可以说是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否定协议、挤压伊朗的表现。有外媒评论,美方此举存在无理取闹之嫌。

  其二,制裁发生在美俄首脑通话一个多小时、严重对峙的美俄关系似乎有所缓和的背景下,俄伊合作却成为打击的对象,显得有点难以理解。这说明美俄之间的矛盾加剧?还是美俄围绕伊核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沟通和协调?“我认为,不能排除第二种可能性。”

  拉盟友搞围困?

  同样引人关注的是,在特朗普政府高举制裁大棒的同时,另一张铁幕似乎也在徐徐落下。

  据半岛电视台5月4日报道,美国国务院宣布一项重大决定,批准美国对巴林和阿联酋两笔军售交易,总价值约60亿美元,包括F-16战机、“爱国者”防空系统及各种导弹等。这是自上月美国向沙特出售“萨德”反导系统后,美国再次向两个中东盟友提供先进武器装备。舆论猜测,如此一来,美国已经将多达200余枚导弹部署在伊朗周边,意图围困伊朗?

  有评论称,美国在短时间内接连批准伊朗三个邻国提升军备,显然对伊朗不怀好意,相当于形成钳制态势。从地缘政治上看,伊朗作为中东地区什叶派大本营,向来就与沙特、阿联酋、巴林等逊尼派阿拉伯国家格格不入。

  “美国此举的确有威慑伊朗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想达成军火交易,毕竟这些国家都是美国武器的大买家。”华黎明指出,美国此前已经与沙特达成1100亿美元的军火交易,这次的几十亿美元更多的还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

  刘中民认为,这体现了美国对中东政策的一个重要诉求。它在舆论上锁定伊朗,在经济上制裁伊朗,将其塑造成地区最大的安全威胁,美国最终想要达到的政策效应就在巴林、阿联酋和沙特等地区盟友身上得到体现,即让美国获利——强化盟友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促成盟友与美国的军售订单,最终捞取军火利益。

  伊朗两手应对

  面对美国的进一步封堵,伊朗怎么接招?外界注意到,伊朗政府近期的一系列举动可谓刚柔并济,耐人寻味。

  硬的一面,伊朗总统鲁哈尼4日号召民众团结一致捍卫希望。“我们要增加产出、增加非石油产品出口,挫败美国的阴谋。”他此前提到,德黑兰还有6个美国不知道的石油出口渠道。

  与此同时,伊朗外长、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等高官相继喊话,表示伊朗正考虑一系列反制措施,如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等。有评论称,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的杀手锏。这条中东的狭窄要道,控制着波斯湾水域每天1700万桶的石油输出。但正因如此,伊朗不太可能轻举妄动。

  软的一面,伊朗既在积极争取地区国家的支持,如外长扎里夫5月1日在卡塔尔罕见地向沙特等国伸出橄榄枝,公开表示“希望与沙特、巴林和阿联酋保持同样的关系”;也与欧洲国家保持接触。有评论认为,如果伊拉克、土耳其、卡塔尔等国积极为伊朗提供便利,美方的制裁效果存疑。

  “美国的‘长臂管辖’从去年11月便已开始,此次只是又有新增举措,真正想把伊朗石油出口清零不那么容易。”华黎明指出,毕竟伊朗还有很多别的手段。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伊朗5月石油出口将明显下滑,但不会降至零。自去年11月美国再次对伊朗实施制裁以来,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已从2018年4月的至少每天250万桶减少一半以上(降至每天100万桶甚至更少)。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消息人士的估计,日出口量可能维持在40—60万桶左右。

  “伊朗的出口不可能归零,每天仍可以出口20—55万桶石油。”美国咨询公司SVB分析师萨拉·瓦赫舒利如是认为。

  但法国《世界报》等外媒认为,德黑兰绕开美国制裁的手段在减少。伊朗或许可以通过输油管将石油运到土耳其杰伊汉转运站,但它必须找到不会引起美国财政部注意的支付方式,因为国际石油美元交易体系仍由美国掌控。

  “有迹象显示,伊朗在寻找石油买家方面遇到困难。”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伊朗的地区性竞争对手沙特已向美承诺,如有必要,沙特将填补伊朗在全球市场上的石油供应缺口。

  刘中民认为,伊朗目前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美国追求的“清零”趋势正在演进,即使不是真正“清零”,伊朗保有的出口量可能也只具有象征意义。

  此外,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看来,美国的制裁行动势必会让伊朗经济承受压力。IMF中东和中亚部主任杰哈德·阿祖尔表示,根据估测,伊朗经济去年萎缩3.9%,预计今年将连续第二年萎缩,通胀率可能达到40%。“重新实施制裁和取消豁免无论在增长还是通胀方面,都会对伊朗经济产生进一步的负面影响。”

  “特朗普政府的希望是,制裁带来的经济困难将促使伊朗人民推翻他们的政府。”华盛顿智库“国防优先”发表声明称,但更可能的是,这种困境将被算在美国头上,引发反西方的民族主义愤怒,并增加伊朗人对强硬派的支持,损害寻求达成更广泛交易的温和派。

  美伊继续交恶

  眼下很难判断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的“皮筋”还会怎样进一步绷紧,但可以肯定的是,伊朗经济形势会更加严峻,国际舆论对美国单边制裁的反对和质疑声会越来越响。较为罕见的是,就连一贯与美国亦步亦趋的日本也表现出较为“独立”的立场。日本共同社2日称,日本坚持支持伊核协议的立场,继续尊重与伊朗的传统友好关系。

  “‘极限施压’的目的是在最短时间内迫使伊朗屈服,”国际危机组织伊朗项目主任阿里·瓦兹说,但特朗普政府几乎脱离了伊朗这个国家的现实。“我们需要进入伊朗的窗口,但即使在奥巴马时期,这样的窗口也很少。”

  “美国社会、精英阶层对伊朗的敌意和偏见已经妨碍其实事求是地认识伊朗,”华黎明认为,1979年美国大使馆被占领早已成为美国挥之不去的梦魇,也成为美国媒体几十年来深度污名化、妖魔化伊朗的开端。奥巴马政府后期已经认识到,从全球战略的角度看,美国没有必要在伊朗问题上耗费太多精力、财力。然而,特朗普上台后又把这一政策捡回来了。因为对伊朗强硬有着足够深厚的民意基础,推行对伊朗政策的阻力最小。

  “可以想见,未来美伊关系可能还会进一步紧张、恶化,但美国应该不会贸然采取军事行动,因为那样做代价太大了。”华黎明指出。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梦姣 余申芳
相关新闻
  • 美国强化对伊朗核活动限制
    蓬佩奥在美国务院当天发表的声明中说,自5月4日起,任何帮助伊朗布什尔核电站在现有反应堆基础上进行扩建的行为或是将浓缩铀运出伊朗以换取天然铀的行为,都将可能面临美国制裁。
    2019-05-04 10:00:51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多彩民俗迎立夏
多彩民俗迎立夏
澳“伊拉瓦拉之翼”航展落幕
澳“伊拉瓦拉之翼”航展落幕
北大博士:我在雄安当村官
北大博士:我在雄安当村官
乐享“五一”假期
乐享“五一”假期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12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