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4日电 题:进博会观察:让会展成为开放和发展的助推器
新华社记者吴宇、胡文嘉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注册报名达50万人,在全球专业展览中名列前茅。同时,为支持最不发达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发展,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第二届进博会对参加企业展的40个最不发达国家,每国提供两个免费标准展位。
这两条信息充分表明了进博会的国际吸引力和影响力,同时也为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指明了一个重要方向——成为开放和发展的助推器。
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地,上海早就于2016年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2016年-2018年,上海年度展览总面积从1605万平方米扩大到1880万平方米,到2020年底有望超过2000万平方米。
进博会的举办,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提供了新机遇、新动能,也催促上海以及全国会展业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小日子”“小天地”,而应登高望远,强化助推国家乃至全球开放和发展的使命意识。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统计,目前,上海各类专业场馆可供展览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在全球主要会展城市中名列前茅,上海已成为全球品牌商业展会登陆中国市场的首选城市。截至2018年底,全球综合排名前10位的跨国会展集团都已在上海设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并与其他外资展览企业一起,成为上海会展业最活跃的组展商。在2018年世界百强商业展会中,上海占据12个,居全球城市第一位。
2018年,上海举办规模在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共42个,对相关细分行业已产生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和产业引导力;举办国际性展览1415万平方米,占年度展览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单个国际展举办规模约4.7万平方米,较5年前提高22.4%。
目前,上海95%以上展会活动的组展主体为企业,三分之一左右的国际展主办单位为非上海注册企业,显示上海会展业市场化程度很高,国内外展览企业竞争激烈。
上述以上海为基点的统计数据说明,会展业作为集商品展示交易、经济技术合作、科学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既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文化影响力、区域带动力和综合实力的重点产业,也是一个国家展示开放形象、推进全球合作的重要平台。
据了解,历经两年的酝酿准备,会展业立法已列入2019年上海市人大立法正式项目。《上海市会展业条例(草案)》凸显“促进发展”的立法理念,把“促进开放”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吸引国际最好主体,举办国际最高能级展会,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有望为上海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提升上海会展业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