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临近,意味着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即将“翻篇”。美国《科学》杂志编辑近日选出过去十年他们的科技新闻“心头好”,与读者分享。
——头发白得早,这事怪爱因斯坦
作为过去十年《科学》编辑最喜欢的物理类科技新闻之一,这则新闻把人体某些生理变化与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知名的相对论联系在一起,令人脑洞大开。报道说,两只超精确时钟的记录结果显示,头发丝比脚趾甲老得快。这一现象背后的原理是,相比位于更高处的物体,更靠近地面的物体因为更接近地球引力场,所以时间对它来说过得相对更慢。
——白蚁“自杀式”护巢
在《科学》编辑看来,这是过去十年最具爆炸性的动物类科技新闻,没有之一。报道说,一种会自爆的热带白蚁(Neocapritermes taracua)会在敌人入侵时引爆背上的蓝色结晶体,舍身保护巢穴。相比年轻后辈,年长白蚁更有可能执行这类任务。
——高空大气层有微生物,可能还活得挺好
截至今年,科学家还没有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找到生命。但依据2013年一则科学报道,高空大气层生活着数以十亿计微生物,在距离地球表面的高空形成一个活跃的生态系统,甚至可能影响天气变化。
——核爆“求生指南”
这是一则但愿人们永远都不会用到的新闻。报道给出一些在遭遇核爆炸后更“接地气”的求生建议,包括人们应该以多快的速度、跑到离自己多远的辐射避难所。
——玩转轮,老鼠的真爱
一个自家后院的小实验成就一则过去十年《科学》编辑最喜欢的动物类科技新闻。报道说,神经生理学家约翰娜·梅杰在花园一个藤蔓缠绕的角落放置一个转轮,观察并记录鼠类对转轮的喜爱程度。之后3年里,超过20万只小动物“光顾”花园玩转轮,包括各种鼠类,甚至还有青蛙。它们看起来并不是在锻炼身体,而是单纯开心玩耍。
——一图看懂“最具影响力”语言
对普通读者来说,这则《科学》编辑最青睐的语言类科技新闻还真有用。报道说,相比其他语言,一些语言在理念传播能力方面更具优势。一张名为“三大全球语言网络”的示意图显示,英语是传输效果最好的语言,因而是最适宜用于全球交流的一种语言。当然,其他一些语言在传播力方面也有上佳表现。
——穿越地球中心要多久
如果地球中心有个洞,从中穿越要多久?这则报道说,区别于之前的答案,科学家这一次将多种因素考虑在内,给出了穿越地球中心更准确的时长。难怪有科学家感叹:“这是我们热爱的那类论文。”
——人死了,一些基因可能还活着
这则新闻虽然不是特意为万圣节准备的恐怖故事,但仍旧可能让读者起一身鸡皮疙瘩。报道说,人死后,体内一些基因可能还会存活数天。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为如何更好保存用作移植手术的人体器官提供思路,还将为以更准确方法确定谋杀案受害人死因提供助力。
——鞋带总开,原因竟是这样
鞋带明明系得很好,为什么自己就开了?2017年的这则报道解开了这个生活小烦恼的秘密。报道说,研究人员发现,鞋带会受到一种合力,这种反复的作用力让它变松,而运动方向的改变会持续拉扯鞋带,最终导致它彻底散架。
——“一条道走到黑”也挺好
假设你是那种不喜欢左拐也不喜欢右转的人,总之什么弯都不喜欢转。那么,2018年的这则新闻对你来说恐怕是个好消息。报道说,选定正确路线,你可以一路前行3.2万公里,完成地球最长的直行旅行。
依据这篇报道,如果在陆地不拐弯,最长可以走11241公里;海上则更长,为32090公里。
没有最长,只有更长。如果科学家今后找到了更长的路线,那么它可能会跻身下一个十年《科学》编辑最喜欢的科技新闻。(闫洁)(新华社专特稿)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