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2020年到了,哪些预言没实现?
2020-01-03 07:24:4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进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每个国家、每个人都在对未来设定新的小目标、规划新的大梦想……不过,如果回溯过去,那些曾被科学家们期待2020年以前实现的图景,有多少并没发生?又有哪些势不可挡?

  【美食仍是人类共同爱好】

  知名未来学家雷伊·库茨韦尔在2004年出版的书中预测:2020年以前,人类将不再追求口腹之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消化道和血液,精确测算出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人类因而无需再摄入“多余”食物。

  今天,维生素片依然不能代替美食带来的满足感。不过,素食主义正在全球、尤其欧美地区盛行,倒是多少应和了《纽约时报》1913年所刊发文章中援引的美国肉类包装协会“危言”,即21世纪的美国人会放弃吃肉,“以稻米与蔬菜为生”。

  【太空旅行:无限接近】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人类就在期待实现太空旅行、甚至定居外星球的梦想。10年前有了一点突破:少数几家企业开始兜售“个人太空游”。特斯拉和太空探索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2009年放言:到2020年,可以认真筹备“带人上火星”。

  目前为止,已有7人支付高昂“旅费”进入太空,但私人“太空游”2009年大规模暂停,数百名交钱“买票”的旅客至今仍在排队等候。记者吉姆·克拉什2010年花20万美元买了维珍“团结号”太空船一个船位,排名610号,“我当时真认为到2020年,(太空游)会是定期进行的活动。”不过,他仍愿意等下去。

  太空探索公司2018年说,最早2023年将实现第一位私人旅客——一名日本富豪的“环绕月球游”。是不是会“跳票”,我们拭目以待。

  【机器人来了,但“取代人”还远】

  美国埃隆大学2006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援引“未来学家和技术专家”的预言,称“到2020年,机器人和各种人工智能产品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将几乎完全替代人工”。

  英国学者伊恩·皮尔逊2005年告诉英国《观察家报》,他认为2020年以前“有可能”设计出“比人类聪明、有意识、有情绪的计算机”。他想象了一种场景:“假如我人在飞机上,电脑会比我更害怕坠毁,因而竭尽全力稳定飞行”。

  事实上,根据航空事故专家调查分析,近年多起重大空难的肇因与飞行员过于依赖电脑操控的自动化系统有关。

  皮尔逊近期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坦承: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头几年进步神速,让他有了乐观预测,随后“经济衰退有点阻碍发展,进程比我们当初预期迟滞了大约35%到40%”。

  不过,大趋势没变。一些工作场所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部分人力。传统劳动力市场仍应做好应对准备。

  【猩猩做家政?】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1964年邀请全球82名不同领域专家“预测未来”。其中一个预测是,2020年“猩猩”之类家养动物代替家政服务人员。

  同时代的科学家并不觉得这一预测荒唐。三年后,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格伦·西博格在美国发表演讲时说:“21世纪,家里没有扫地机器人的家庭可能会有个会干清洁和园艺活的住家类人猿。类人猿如果训练得当,还能当家庭司机,可能减少机动车事故的发生率。”

  今天看来,这些上世纪的梦想似乎过于乐观,但相关领域远非止步不前,甚至有长足进展,阻碍实现的因素有时不是技术障碍,而是伦理争议。

  所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沈敏)(新华社专特稿)

+1
【纠错】 责任编辑: 侯强
相关新闻
  • 2020年,俄罗斯外交有这些发力点
    新的一年,俄罗斯外交将保持积极进取态势。巩固在独联体地区影响力的同时,俄罗斯将与中国深化全方位合作,在中东地区提升影响力,同时以二战胜利75周年等事件为契机寻求与西方缓和关系。
    2020-01-02 13:34:33
  • 特稿:2020,哪些“黑科技”可能吸睛
    2020年是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启之年。新技术、新突破催生新应用、新体验,今年有望助推更多“科幻场景”走进现实,但一些“黑科技”的新进展或将引发新争议。
    2020-01-02 11:16:23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腊八到 粥飘香
腊八到 粥飘香
湖北宣恩:腊月花争艳
湖北宣恩:腊月花争艳
青海湖进入封冻期
青海湖进入封冻期
多彩盐湖入画来
多彩盐湖入画来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99221210422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