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伊斯兰堡1月24日电 通讯:做好中巴文化交流的使者——记春节坚守岗位的伊斯兰堡孔子学院教师
新华社记者唐斌辉 李浩
1月14日,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孔子学院的合作教学点,孔子学院教师袁红艳展示收到的贺卡。新华社记者 李浩 摄
“中文的福字是幸福、福气的意思,大家注意看福字怎么写……”伊斯兰堡孔子学院教师袁红艳将写在红纸上的福字贴在黑板上,正利用中国农历春节来临的时机教巴基斯坦学生写福字。
袁红艳原是黑龙江省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英语教师,2016年9月到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任教。
她说:“除听、说练习外,我们特意带学生做一些和中国民俗文化有关的游戏,比如用筷子夹豆子、一起包饺子等等,来调动学生们学习中文的积极性。”
2018年,袁红艳作为跟团老师陪同所在教学点的学生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举办的夏令营。她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学生,经过近20天的朝夕相处,学生们和老师更亲近了。
“孩子们中文水平不断提高,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渐渐浓厚,这就是促使我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的动力。”她说。如今,袁红艳即将迎来她在巴基斯坦的第四个春节。谈到过年,她说:“我会教学生写福字、写对联、贴窗花,教他们唱跟新年有关的歌儿。”
伊斯兰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道建已在这里工作了七年多,他将学院教师比作中巴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我们做了很多促进中巴文化交流的工作,例如选拔优秀学员到中国留学、组织赴华游学夏令营、积极推进中巴两国高校间合作等。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进中巴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他说。
1月14日,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孔子学院的合作教学点,一名巴基斯坦学生展示写好的福字。新华社记者 李浩 摄
谈到即将在巴基斯坦度过的第八个春节,张道建说:“今年共有11位中方教师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一边上课一边准备春节文化活动。按照惯例,孔子学院会与巴基斯坦各合作教学点联合举办文艺演出,主题是中国农历新年和中巴友谊。我们还会和各教学点协商举办一些趣味性强且有中国特色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巴基斯坦青少年通过亲身体验,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
1月14日,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孔子学院的合作教学点,巴基斯坦学生学写福字。新华社记者 李浩 摄
孔子学院巴方教师穆罕默德·哈希德曾在中国留学,他告诉记者:“这些坚守岗位的中国老师很令人敬佩,我们会和中国老师一起在春节吃团圆饭,让中国老师在巴基斯坦也有一种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