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至暗时刻”的抉择
2020-04-07 09:57:40 来源: 半月谈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不可避免地在全球大流行。无论在疫病、战争,或是灾难中的“至暗时刻”,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人类的命运早就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那些不合时宜的话语和无底线的甩锅、嘲讽、傲慢、偏见,只会显得很没有格局。共克时艰的舞台上,人们更愿意为真实而坦然的姿态鼓掌,凝聚生命本质力量,重返共同的精神家园。

  3月2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拍摄的中国援埃抗疫物资 王守宝/摄

  “至暗时刻”的抉择

  “要是所有人都忠于职守,不出任何的纰漏,事事都像现在这样经过周密的安排,那么我们能够抵御侵略”“必要的时候,打持久战;必要的时候,孤军奋战。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战斗”……这是2017年上映的英国电影《至暗时刻》中,英国首相丘吉尔有关反法西斯侵略的一段精彩演讲。尽管这部电影最终没能走出个人英雄主义的表达逻辑,但此后,“至暗时刻”一词,却成为每一个重大历史时刻、重大抉择所涉及的责任与勇气的隐喻。

  疫情肆虐欧洲,许多人怀念丘吉尔在“至暗时刻”鼓舞人心的话语。“至暗时刻”的抉择,从来都是艰难而复杂的。疑惑、猜忌、恐惧、诋毁,在摧毁个体心智的同时也在耗损信仰的根基。人们期待拨云见日,从容坚定。

  一位战疫前线的重症医学科医生告诉我,病房里的“至暗时刻”,就是最好的团队都在那里,做对了每一件事情之后,病人依然会死去。仿佛那个扛镰刀的“死神”每天就站在身边冷冷地等待着收割。在神经不断被碾压中,“存活”下来会变得更强悍。“只有比死神的刀锋更果决,才能在这样的对峙中取得优势。”最终,阳光慢慢透出厚厚的云层,“我们在和病毒不断抗争的过程中,终于骄傲地宣布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决不放弃、决不妥协,这是我们在“至暗时刻”的抉择。

  正是因为我们最早直面疫情的残酷,所以对其他国家的遭遇感同身受。我们在本国的“至暗时刻”,选择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在别国“至暗时刻”来临时,我们挺身而出、守望相助。

  3月12日,由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共同组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9人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并带去了部分中方捐助的医疗物资。3月17日,浙江省组建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一行12人赴意大利米兰协助应对疫情,带去的ICU装备、实验室检测试剂、常用药品等防疫物资共计35.4吨。

  “扁舟共济与君同”

  “至暗时刻”却不必孤军奋战,这是我们所要传达的信心。

  樱花盛放的季节,中国驻日本名古屋总领事馆向曾经收留确诊中国公民的医院捐赠了大量口罩,并在物资包装盒上写下了日本知名诗人的俳句“樱花树之下,没有陌路人”,与中国家喻户晓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在送往意大利的防疫物资上,我们绘制了意大利知名歌剧《图兰朵》中的一段乐谱“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以及出自古罗马哲学家的名句“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

  这个春天,在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传递的防疫物资盒子上,高频出现“共”“同”二字,成就了彼此最大的默契。我们收获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同气连枝,共盼春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们回应了“陌上花渐开,海平天近明”“万里尚为邻,相扶无远近”“西程十万里,与君同舟行”……

  很多人引用的都是盛唐时期的诗句,毕竟从那个时代开始,中国就向世界讲述着大气磅礴而又不失深情厚谊的故事。这些写满诗词歌赋的物资,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并肩共度“至暗时刻”的见证。

  当然,总有人见不得其乐融融的好,想要掀翻同舟共济的船。或制造矛盾对立,或发起舆论战“甩锅”。此时此刻,过时的斗争原则显得很没有“格局”,根深蒂固的偏见是文明的凝滞。

  当全球陷入“至暗时刻”,我们越发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面对来势汹汹的疫病,团结合作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全球战疫实践深刻昭示,唯有手足同心,才能驱逐疫魔;唯有命运与共,才能共克时艰。

  也有人表达不解:刚刚缓口气的中国是否应该“自私”一些,这个时候勒紧裤腰带援助别国,这种慷慨与本国民众福祉有多大关系呢?会产生这样的观点,是因为忽略了人类早已是命运共同体,哪怕只从本国民众的福祉来看,只扫自家门前雪,也未必能躲过他人的瓦上霜。

  我们讨厌居高临下的“怜悯”,便不该有“劫后余生”的沾沾自喜。我们都在希冀一个合适的时间,迎来“至暗时刻”后的新世界:人人不卑不亢、温文尔雅,崇尚包容豁达、求同存异。

  凝聚生命的本质力量

  我想说说两张地图。

  第一张,1854年霍乱时期,英国麻醉科医生约翰·斯诺绘制的伦敦“死亡房屋”图。地图显示大部分霍乱致死的人都集中居住在布劳德大街水泵周围。当地管委会决定采纳医生的意见移除水泵后,这场疫病很快消失。

  第二张,2020年3月卫星拍摄的遥感数据图。中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的夜间灯光正在璀璨亮起,这是中国传递给世界的复苏信号。

  “至暗时刻”的人们,尤其渴望黎明。疫病、灾难和战争中,这种古老的“生命本质力量”,提供了几乎所有信仰体系的基础原型。也正是这种“生命本质力量”,将不同地域、文化、种族、阶层的人关联到一起。

  世纪更迭,人类的文明程度尤其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冷漠抑制了生命的活力。利益冲突、互不信任、各自为政,“外敌”来袭时一盘散沙。然而,人终究还是要表达自身的生命感受的。因为希望而凝聚的家园之爱与人间情谊,是亘古不变的生命主题。

  我们正在努力用“中国智慧”,唤醒这样的生命主题。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李建华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一定要超越利益共同体的狭隘认知,抛弃长期宰制历史发展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用共生共享的逻辑代替“丛林法则”和“强国霸权”。

  “当下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安身立命之处。”复旦大学艺术人类学教授郑元者在《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一书的结尾说,“人怎样才能重返家园呢?我会回答:人必须在生命活动中,创造一种‘属人’的表达关系。这种表达关系中,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的所有内涵将被现实地展开、交流、序化、认知,这样,人才可能超越那种个体性的存在,踏上返‘家’之路。”(记者 俞菀)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吴咏玲
“至暗时刻”的抉择-新华网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8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