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位西方人对杜甫的致敬
访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导演迈克尔·伍德
在片中,伍德不仅盛赞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还借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史蒂芬·欧文(宇文所安)的评价,将杜甫与西方文学巨匠但丁、莎士比亚比肩
“只称杜甫为诗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称呼将他的地位局限于诗人。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一个与杜甫完全匹配的人物,一个体现了整个文明情感与道德感的人物”
伍德想做的“就是让观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历史。中国人对他们的历史很有情怀,他们爱他们的历史”
《杜甫》播出后,伍德收到许多西方观众的积极反馈,“他们告诉我,很高兴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纪录片”
“纪录片产生了实际影响,为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理解提供帮助,这正是我喜欢制作纪录片的原因”
“面对一些针对中国的不友好声音,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污蔑和抹黑,我像中国人一样感同身受,很难过。中国无论如何不该遭受这样的偏见和攻击”
《杜甫》纪录片在英国的播出“恰逢其时”,因为即便它很短小,也在疫情阴霾下发出微弱光芒,为西方观众提供新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感受和想法
四年前,因为一部追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大型英文纪录片《中华的故事》,英国历史学家、纪录片导演兼撰稿人迈克尔·伍德为许多中国人所知晓。两年后,他制作推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仅预告片就有超过1亿人次的观看量。今年4月份,他导演并主持的单集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BBC播出,再次受到英国媒体和观众广泛欢迎。
从少年时代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多次到中国采访拍摄,“在中国感到很自在”,相信交流对话有助于打破文化之间的偏见与误解……或许正是出于这些原因,伍德成为不少人眼中“最会讲中国故事”的西方纪录片导演。
曼城男孩的“杜甫缘”
伍德对中国文化的热衷和探寻,从最近这部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可窥见一斑。
“《杜甫》这部片子对我而言,其实更是一部出于私心、因爱而生的作品。”在近日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伍德多次提到他对杜甫的喜爱,强调这部59分钟的纪录片是他的“心爱之作”。
因为他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启蒙正是源自杜甫的诗。“说起来你可能难以置信——几十年前,一个生活在英国城镇曼彻斯特的十五六岁男孩会着迷于中国诗人杜甫的诗。”他回忆说。
伍德1948年生于曼彻斯特,从家乡的文法学校毕业后,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他进入牛津大学读历史专业。
在曼城念中学时,他在当地一家书店发现一套外国文学译作,其中一本就是杜甫诗集。“翻开这本书读到第一句,我就入了迷。它把我带入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从来不曾知道的世界,它如此丰富,如此精彩。从那以后,这些诗就一直留在我心里。”
后来他又陆续知道了李白、孟郊、白居易,以及更多唐朝诗人,“他们和杜甫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从未离开过我。”
10年前,他到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期间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和现场观众聊天,询问他们最喜欢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结果令他吃惊。“每个人都回答唐朝,而且几乎人人提到杜甫。”
“杜甫在中国文化的地位如此重要,在西方却鲜有人知。”那时,他就萌生了要为杜甫单独制作一部纪录片的想法。
直到去年秋天,梦想终于成真。他和拍摄团队从杜甫出生地河南巩义出发,沿着杜甫生前足迹重走西安、成都、重庆、长沙等地,跨越半个中国,以西方人的视角和叙事方式,介绍展示中国“诗圣”动荡不安、忧国忧民的一生。
在片中,伍德不仅盛赞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还借哈佛大学知名汉学家史蒂芬·欧文(宇文所安)的评价,将杜甫与西方文学巨匠但丁、莎士比亚比肩,认为他们赋予了诗歌应有的意义和评价标准。
“只称杜甫为诗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因为这一称呼将他的地位局限于诗人。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一个与杜甫完全匹配的人物,一个体现了整个文明情感与道德感的人物。”伍德如此评价杜甫。
“我在中国感到非常自在”
身为历史学家,伍德最专长的研究领域是中世纪历史。而身为纪录片制作者,他希望“让观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历史”。
他制作的120多部纪录片中,大多数与历史有关——《追寻文明的起源》《亚历山大东征传奇》《印度的故事》《英格兰的故事》等。
他撰稿并主持的《中华的故事》更从普通中国人的视角,追溯中国历史,讲述中国从古代夏商周到改革开放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
《杜甫》纪录片中,伍德同样追寻中国古老文化在当今中国的传承和意义。在中国实地采访拍摄过程中,他找到了答案,而且印象深刻。
“我和许多中国老百姓交谈,每个人都能和我聊杜甫。在成都杜甫草堂门前读《春夜喜雨》的小女孩,每个月都要去一次杜甫草堂的成都老人,湖南读诗会的成员,给杜甫诗作谱曲演唱的大学生们……从他们身上,我清楚看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消失,一直在延续。”他说。
伍德认为,纪录片导演必须对自己所拍摄国家的文化有所感知。“拍摄中国,你必须将自己视作中国人来看待问题,影片的内容必须以这个国家人民所理解的本国文化角度来呈现……因此你必须和中国人的文化产生共鸣,否则观众就无法理解你所拍摄的东西。我想做的就是让观众感受到有温度的历史。中国人对他们的历史很有情怀,他们爱他们的历史。”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如今,因为旅游或工作,伍德先后去过中国十多次。“每次到中国拍摄我都过得很愉快,中国人友好、热情、好客……我喜欢去中国,在那里我感到非常自在。”
他还记得第一次到中国时,整个国家尚未从“文革”的震荡中恢复,“人们都穿着一样的灰色、蓝色中山装。”但从那之后,“中国经济、国家整体变化太大了,已经成为另一个世界”。
他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中聚焦了这段历史,认为“西方人要想真正了解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就必须了解中国过去40多年发生了什么”。
为了这部片子,他到安徽乡下采访小岗村的农民,到温州与拿到第一份私企证书的女士交谈,站在香港对面的海角上,在如今摆满巨大集装箱的港口讲述深圳的故事。“这样才能向西方讲好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特别是在教育、科技、环境、商业方面的问题。”他说。
拍摄《杜甫》期间,中国西南城市成都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我喜欢成都,那里的建筑、古迹、食物,我都感兴趣。当地人带我们去只有他们才知道的美味小店,让我们看当地美食如何烹制出来,很有意思。”
“理解中国需要一辈子”
对于中国文化,伍德经常称他是“局外人”。
“对我这样的局外人来说,理解中国需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在多次往返中国后,我才开始理解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才能明白他们的幽默和社交方式,他们对于食物的看重,以及在这样的文化背景里怎样笑才是最合适的。”他曾告诉记者。
比如饮食,伍德举例说,英国摄制组习惯随便吃个三明治就继续工作,但中国不同,中国摄制组到了中午通常会停工开始吃午餐。“对于他们来说,饮食的仪式感很重要。我认为中国人民对他们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真的很重要。虽然东西方价值体系在基本框架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了解中国需要终生努力。”
对于中国诗词,他也谦逊地表示自己是“门外汉”,尽管在采访中他能随口向记者用英文背诵好几段杜甫的诗,包括长诗《壮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杜甫》纪录片中,他用杜甫这首自传性的叙事诗串联起主人公一生。为了向西方观众更好地传递这首诗的意蕴,他致信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影片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邀请他出镜朗诵了15首杜甫诗文译作。
对于他参与制作的纪录片,他坦言“没有哪一部是完美的”,唐诗的复杂性让最近这部《杜甫》更是如此。“但我愿意尽力而为,向西方观众展示一些可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杜甫》播出后,他收到许多西方观众的积极反馈,“他们告诉我,很高兴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纪录片。”还有观众向他打听英国哪里可以网购到杜甫诗集的英文翻译,想要趁居家隔离期间潜心阅读。
他还曾在飞机上遇到一家前往中国旅游的美国人,他们看了《中华的故事》,计划沿着片中的路线周游中国。
“纪录片产生了实际影响,为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理解提供帮助,这正是我喜欢制作纪录片的原因。”他说。
“文化交流的坚定信徒”
除了纪录片导演和主持人,伍德还是曼彻斯特大学的公共历史学教授,以及英中了解协会主席。这些身份都让他不断探寻中国文化的魅力,长期支持英中文化交流。
“我是文化交流的坚定信徒,坚信文化交流能促进不同民族互相理解,消除偏见。”他说。
他提到,自己的家乡曼彻斯特一直与中国渊源很深,那里有“中国城”,有“全英国最好吃的中餐厅”,还有一所全欧洲范围内吸引最多中国留学生的知名学府——曼彻斯特大学。
“每到九月份,你到曼城最中心通往大学的街道上走一走,能看到路边张贴着很多为中国留学生服务的中文信息,你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和中国的紧密联系,中国的一切在这里都是大事。”他说。
但眼下,他提到,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中断了英中之间许多正常交流,而疫情引发的可怕偏见更可能损害中国与西方的关系,他非常不希望看到中西文化的连接因为疫情和偏见而中断。
“面对一些针对中国的不友好声音,尤其是来自美国的污蔑和抹黑,我像中国人一样感同身受,我很难过。中国无论如何不该遭受这样的偏见和攻击。”
而越是这种时候,越能体会到文化交流、互相理解的重要性,他认为《杜甫》纪录片在英国的播出“恰逢其时”,因为即便它很短小,也在疫情阴霾下发出微弱光芒,为西方观众提供新的视野,让他们看到中国,了解中国人的感受和想法。
“我期待疫情尽快过去,期待在曼彻斯特大学校园里继续看到许多中国留学生的身影,更期待我们能一起努力,搭建更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文化桥梁,共同消除偏见。”
而对于未来何时再去中国拍一部新的纪录片,伍德坦言还没有具体计划。但他透露自己一直对英中两国历史上首次外交往来特别感兴趣。
1793年,英国派使臣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访华,见到了清朝皇帝乾隆,领略了“乾隆盛世”。
“当时英国使团准备了什么礼物,有什么含义,英中双方如何从不同视角看待那次会见,对当今又有何启示?我有个小想法,想拍部片子探究英中历史上这第一个外交时刻。”(记者张代蕾、桂涛)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