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莫斯科6月24日电 通讯:重温英雄记忆 团结提振信心——记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
新华社记者李奥 栾海 张骁
24日,莫斯科红场格外庄严肃穆。
救世主塔楼上的自鸣钟敲响十下。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正式开始。
重温英雄记忆
在军乐队的伴奏下,仪仗兵手举俄罗斯国旗与胜利旗,正步走过红场正中央。
士兵们精神抖擞、笔直挺立。橙黑两色相间、象征英勇的“乔治丝带”再次成为人们心中的主题。
受疫情影响,俄罗斯决定将本应5月9日举行的大型阅兵推迟至6月24日举行,正是在1945年的这一天,苏联首次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大阅兵。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致辞时说,苏联人民为取得卫国战争胜利,英勇走过了付出无数牺牲的道路。“这一过程是清晰的事实,我们必须捍卫这些事实并将其传递给子孙后代。今天的阅兵式就是为了纪念那些神圣的事实,纪念那些决定了二战结果的老一辈胜利者”。
今年的5月9日,俄罗斯仅举行了胜利日空中阅兵。疫情下,人们选择走上阳台或屋顶高歌呐喊,通过社交网络表达对先烈的缅怀。
时间来到了6月24日。礼炮齐鸣。“乌拉”“乌拉”,来自莫斯科红场的胜利呐喊声响彻云霄。此刻,历史的原色重现。
展现中国风采
踏着激昂的军乐,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护卫中国国旗走入红场正中央。中国国旗随风飘扬,队员们动作整齐划一、精神抖擞,在红场历史底色的映衬下展现出中国军人的风采。
北京卫戍区副政委、带队领导鲍泽敏少将对记者说,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此次有105名军人参加红场阅兵活动。部队于6月13日乘空军专机飞抵莫斯科,“这是我们时隔5年后再次参加俄方的胜利日阅兵活动”。
仪仗大队此次的和平友谊之行备受关注,队员们为圆满完成任务更是经历了刻苦训练。
仪仗大队大队长韩捷大校说,为了参加此次阅兵活动,队员们在国内进行了强化训练,主要包括军姿、齐步、正步、方队队形、阅兵式和强化体能在内的练习。到了国外以后,大队主要进行了适应场地和环境等方面的训练准备。
据记者了解,出发之前,仪仗大队为每一位执行任务的同志配齐了防疫物资。俄方在这方面安排也很细致,为参加阅兵的人员准备了口罩、手套和消毒液等。
韩捷说:“近几年,我们多次走出国门,在国际阅兵场上展示中国军人风采。这一次,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我们又一次赴俄参加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活动,意义非凡。这充分体现出中俄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充分体现出中俄两国两军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团结提振信心
莫斯科退休市民卓娅对记者说,今年是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我的父亲参加了这场战争,每当阅兵时我总会想起他”。卓娅特别提到,“中国军人已经不是首次来到红场了,他们的姿态总是与众不同、非常漂亮,中国军人来到红场象征着两国之间的高水平合作以及对彼此历史的尊重”。
莫斯科市民亚历山大收看了阅兵直播。他说:“胜利日对于我们全家人来说是重要的时刻,我们每年都会通过电视观看莫斯科红场阅兵,缅怀在战争中逝去的亲人。”
他说,“今年有很多外国军人参加阅兵,其中我们最关注中国军人”。苏联和中国在二战时遭受了巨大损失,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们为战争胜利感到自豪。今年的阅兵不仅是对卫国战争的纪念,还象征着我们战胜疫情的决心。
莫斯科市民阿林娜对记者说,胜利日是那一代人的功勋,我们理应在这一天对他们表示感谢。这场阅兵可以让年青一代了解战争年代的往事,这非常重要。
她说,中国军人来到莫斯科具有重要意义。二战时,中国和苏联并肩作战。而在当前疫情影响下,中国军人的到来是中俄两国之间的友谊与团结的见证。(参与记者:吴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