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肯尼亚植物志》中方主编王青锋(左),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玛丽·吉昆古(中),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肯尼亚植物志》肯方主编杰弗里·姆瓦查拉出席《肯尼亚植物志》首部分册发布会。新华社记者李亚辉摄
新华社内罗毕9月25日电(记者黎华玲)中国和肯尼亚国家间大型科研合作项目《肯尼亚植物志》首部分册25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这是肯尼亚首部国家植物志,填补了该国植物资源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东非乃至整个非洲大陆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肯尼亚植物志》是首部由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组织编纂的境外国家植物志,共分为31卷,也是由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组织中肯两国科学家联合实施的国家间大型科研合作项目,预计收录肯尼亚境内223个科、1773个属的近7000种植物。此次出版的是第23卷《茜草科》,是该项目正式出版的首部分册。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肯尼亚植物志》中方主编王青锋在发布会上表示,《茜草科》作为《肯尼亚植物志》项目发行的首部分册,收录了近10年两国科研人员在肯尼亚的野外调查成果,对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扩大中国植物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近10年来,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组织中肯学者在肯尼亚开展广泛野外调查,采集了大量的标本,拍摄了大量的植物照片,发现多个新种和新记录种,取得丰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图书的出版发行不仅对科研界,对大众科普也具有深远意义。”王青锋说。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肯尼亚植物志》肯方主编杰弗里·姆瓦查拉表示,肯尼亚在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上的地位举足轻重,摸清肯尼亚植物“家底”对肯尼亚乃至世界有重要意义。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玛丽·吉昆古说,《肯尼亚植物志》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整个项目将推动肯尼亚乃至非洲大陆的自然资源科学研究,是肯尼亚的巨大财富。她表示,中国是肯尼亚最重要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双方在各领域合作日益频繁,鉴于肯尼亚在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中的重要地位,科教合作特别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中非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国科学院近年来持续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自2013年起在肯尼亚建设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在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与粮食安全、公共健康等重要领域与非洲国家加强合作。《肯尼亚植物志》是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重要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