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摄影师马也说,随着电商时代的到来,他坐上了时代的大船。对于美食摄影而言,除了摄影的基础元素(如构图、机位),一些特殊的拍摄对象(如易化的冰淇淋、总沉入锅底的虾滑),也让马也颇费心思。
龙云是一位环球旅行博主。她和她的丈夫都是摄影师。他们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在长达800天的蜜月旅行中,他们去了三十几个国家,总行程十万英里。
上海摄影师余儒文喜欢登高拍摄。他把它称之为爬楼摄影。出于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他慢慢攀爬上海的一座座摩天大楼,从独特的视角记录他眼中的“魔都”,留下上海飞速发展的印记。
时贝品牌的创始人王晓佳说,奢侈品是时间,是记忆。王晓佳用她对美与生活方式的独特理解,探寻中国审美对欧美的久远影响。
如果说居室空间布局设计是一个故事,那么居室空间设计师就是一名翻译。为了爱情来到上海的居室空间设计师阿尔贝托·凯奥拉没有想到机遇在那里等候着他。
什么样的儿童绘本才能提起孩子的兴趣呢?插画家熊亮跳出成人思维思考并创作儿童绘本,力求保留儿童的想法和眼光,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们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安妮莉丝·查雷克是一名现代舞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上海。她把在上海的所见所思编入舞蹈,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上海、感受上海。
40平米的房间,人如何与23只猫和两条狗一起生活?建筑设计师张海翱用他的智慧解决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生活空间难题。
紧随着祖父的脚步,安德烈亚来到了向往已久的上海。他用运动与这个城市和这里的人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格洛里亚娜是哥斯达黎加人。她19岁来到中国,在上海已经生活了十多年了。她开了一家名叫“派对盒”的公司,为上海本地和国外的孩子们举办生日派对。她说,是中国给了我机会。
在不远的将来,什么工作最热门? 银行家?律师?不一定。医生?工程师?也许。我们最缺不了的是谁?农民。从投行家到城市农民,他的故事代表了一种趋势。
窦誉笙是一名在西方长大的华人设计师。他说,他被吸引来到中国不仅仅是因为工作机会,更是因为中国文化。
米洛1997年开始在中国工作。在他生活的上海,几乎每个人都在进行创意思考,几乎每个人都在寻求创新。
有这样一群人在四处奔走,帮助制定政策,提出解决方案。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项个人使命。当过记者的王彬彬就是他们中的一位。
在上海,一个名叫白麒柏的意大利人经营着自己的功夫道馆。从上门挑战到前来学习,越来越多的人跟随着这个外国武术教练学习实用咏春拳。
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陈驰说,住房短租让大家共享彼此房屋,创造一种新的住店体验,使人和人之间的分享变得更容易。
生活在消费导向型的社会,我们是不是都遇到了一种特殊的困扰?我们以为拥有越多,快乐越多,可事实是这样吗?
无论你身处在城市的哪个角落,30分钟内一瓶来自欧洲的葡萄酒就能送到你的手边。中国数字平台的迅猛发展,为欧洲葡萄酒在中国拓展业务创造了极佳机遇。
赵南说,中国是一个很大的电影市场。很多好莱坞电影到中国来,正需要他们的中国风海报。赵南说,他要把中国的海报制作提高到世界级别。
北京现在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已经很少见了。但在老北京胡同里,有一群人试图通过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改造,锁住时光的痕迹,留住历史的记忆。
朱辉的“玩具屋”,是每一位租客的心灵港湾。朱辉收集的玩具,大大小小,大概有上万件。
2015年,刘阳的两款奶酪在法国图尔举办的世界奶酪大赛上获得金奖。他说,特别希望有一天,法国的奶酪爱好者也可以尝一尝中国的风土做出来的奶酪的味道。
柳巴喜欢北京多元的文化。她说,老北京和新北京的融合碰撞是这座城市鲜明的特征。她的作品里既有胡同里的北京大院,也有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
黄宗敏是一名企业家,更是一名老爷车收藏发烧友。他最喜欢干的就是收集、修复和推广中国的红旗老爷车。
杨光说,当他自由潜时,感觉自己就像周边的海洋生物一样,成为了大海的一部分。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探索到了真正的自己。
李景亮说,一路走来付出了很多,很艰苦但也很开心,能代表中国比赛自己非常骄傲。
“少年派”助学计划为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小学提供平板电脑,引导学生正确、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记录自己的生活,观察身边美好的事物,让他们认识到主动创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