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澜代表澜沧江,湄代表湄公河。澜湄合作即“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简称,机制成员包括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澜沧江起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经西藏、云南,穿越高山峡谷,从西双版纳出境后被称为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共4880公里,最后流入南海。一江连六国,澜沧江与湄公河既是联系澜湄六国的天然纽带,也是沿岸民众世代繁衍生息的摇篮,孕育了澜湄国家各具特色而又相亲相近的文化,形成了各国间历史悠久、深厚广泛的经济与人文联系。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倡议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得到湄公河各国积极响应,为澜湄合作栽下了一粒饱满的种子。
-
在六方精心培育下,澜湄合作的种子破土而出,绽放生机勃勃的嫩芽。2015年11月,澜湄合作首次外长会在与老挝、缅甸隔河相望的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举行,外交部长王毅与湄公河五国外长共同出席。会议发表了《澜湄合作概念文件》和《联合新闻公报》,宣布启动澜湄合作进程。各方就澜湄合作未来方向和机制架构等达成广泛共识,一致同意加强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重点领域合作,现阶段重点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方向开展合作。各方商定尽早举行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
-
澜湄合作是六国根据共同需求量身定制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六国虽然国情不同,但在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产业结构、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旅游业等方面都有共同的合作需求,有较强的互补优势。在规划设计澜湄合作阶段,从合作原则、目标、重点领域和机制框架等方面充分体现定位,使澜湄合作从诞生起就有了睿智的头脑和坚实的骨架。在首次外长会上,各方围绕水资源、环保、信息通信、卫生、扶贫等提出一批合作项目。项目经过各国领域部门认真论证,都很接地气、惠民生,有些已经或正在落实,有些正在加紧协商规划,只要条件具备,即刻启动实施,力争早见成效,早日惠民。
-
澜湄国家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在政治互信基础上开展澜湄合作,又通过澜湄合作进一步增进互信。澜湄国家共同打击跨国犯罪,维护边境秩序,营造和平安宁的次区域环境。澜湄合作着力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澜湄合作将发展跨境经济,加强产能合作,开展优势互补,通过工业园区建设,构建跨境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澜湄合作因水而生,将积极开展水资源合作,科学开发澜湄水电资源,建立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共享河流信息资料,共同保护沿河生态资源。澜湄各国将重点开展农业合作平台、减贫能力提升与减贫示范点建设,帮助各国民众共同致富奔小康。澜湄合作要更深入人民生活,促进民间往来。旅游已成为澜湄民间往来最强劲的动力。
-
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领导人层面正式启动澜湄合作机制,规划澜湄合作未来,推出一批重大合作倡议与成果,为澜湄合作提供政治指导和强劲动力,将是一次影响深远、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澜湄各国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对合作的态度是真心实意的。澜湄合作的目标是要为各国发展、民生改善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只要澜湄各国以诚相待、齐心实干,澜湄合作定会潜力无限、前景光明!这棵充满朝气的“蓝莓”一定会茁壮成长,为六国和本地区人民结出丰硕而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