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桥公司”·“千桥会”

   河水与街巷交叉的地方,桥应运而生。无锡,这座美丽古运河穿城而过的江南水乡城市,在关于河与桥的种种传说中,荣家“百桥公司”“千桥会”的故事,无疑是上个世纪城建史中令人情思萦绕的一页。

  时光流逝,记忆着这些故事的人越来越少,或正越来越老。几经辗转,那天,记者终于在电话里捕捉到一个沧桑的声音,75岁的朱振庭老人因其父而与荣家的造桥史颇有缘源。然而,尽管他的父亲是当年无锡诸多标志性建筑的直接建造人,但岁月的无情,使他如我们一样,也不能对其父朱梅春先生当年为“荣老板”的奔忙留下更多的记忆,甚至一张泛黄的照片。

  去年1月,梅园在“乐农别墅”布置了一个“荣氏史料陈列室”,展览这所园林原主人的业绩。江南学院荣氏研究中心陈文源教授提供的一份荣氏兄弟建桥88座的名单,也制成一块展板。74岁的胡寿松先生来此参观,受到启发。他从17岁进荣氏的“申新三厂”做练习生一直干到退休,当时正在参与编写该厂80周年史料。他的发现引起了厂长李光明的兴趣,授意胡先生对此进行专题寻访。于是由胡先生带队,一班人马历时一年费尽周折,第一次较全面地将“千桥会”的功绩进行了挖掘。

  在无锡老人中,荣德生造桥88座的说法流传日久。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记载这些桥梁位置、建造过程及规划的原始资料。文献上的记录大都相互传抄。其中最权威的《无锡市志》载,“民国17年(1928年)起,荣德生、陆培之、薛南溟、祝兰舫等组成‘千桥会'(后称‘百桥公司')、集资建造大公桥等。至民国26年(1937年),共建成大小桥梁88座,因日军侵占无锡而中止。” 陈教授整理浩繁的荣氏史料时,在《梅园豁然洞读书处文存》中,找到了一篇《千桥会造桥记》,其中列举了所造的88座桥名。豁然洞读书处是荣德生1927年创办于梅园的一所包括初高中的书院式学校。这套4册“文存”选录了1928~1935年间,包括荣毅仁等学生的作文,应该是反映当年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所谓的“会”,是当年流行的一种集资组织。“千桥会”实际是由企业家和乡绅组织的一个为百姓造桥,从事公益事业的松散组织。而“百桥公司”是计划的实施机构,其负责人是贾茂青和朱梅春,这两个人是荣氏多年依赖的建筑管理与技术人才。研究者认为,在城市发展史上,像无锡这样的小县城里会出现有如此不凡城建业绩的“民间组织”,正是无锡人“货殖以起家,散财以治乡”的兴业安邦之民风的集中体现。事实上,尽管荣德生以至荣氏兄弟对这些桥梁的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其中也有不少本地其他乡贤缙绅的贡献。譬如大渲口的兴隆桥,现存的碑铭就记载着,这是由大渲在外工作的人士组成的“渲社”集资造的。而蠡桥、鸿桥、大公桥也都有着其他人建造过程中资金不够,再请荣德生出资的说法。现在,民间之所以流传着荣德生建桥88座的说法,正是因为荣氏兄弟在公益事业上超乎常人的大手笔,邑人才不约而同地把荣家作为当年无锡城里实业致富又公益心炽的社会贤达中的“领头羊”和“代言人”。

  “造桥铺路,积德行善”是一句民间老话,也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一个象征符号。从人性的角度看,即使在今天,很多人在做“好事”时,心中也惦念着苍天之上有一双公正眸子的注视。但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从胡寿松先生创造性的工作中,了解到70多年前无锡的“富裕阶层”,“着了魔似地”致力于家乡“千桥”、“百桥”的理想,着实感到了一种对心灵的震憾。 图书馆里的史料是充满着霉尘气的,作为实物的“荣家桥”或灰飞烟来,或面目全非,或依然傲立。但只要这个城市仍在运行,那么它们的历史就并不仅存在老人的回忆里。作为我们这个城市光荣过去的一部分,这些故事是永远不该被人遗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