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记协网 >> 精品赏析
大兴机场可否姓"黔"又姓"湘"
2007年08月21日 10:40:51  来源:中华新闻传媒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湖南凤凰县政府致铜仁行署的一封公函,

    在黔东引发观念冲撞--

    大兴机场可否姓"黔"又姓"湘"

    赵拴 杨龙

    "湖南人想要夺走我们的大兴机场。"铜仁一些干部这种担忧,缘于今年4月5日湖南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政府给铜仁地区行署的一封信函,大意是:我们决定修一条12米宽的二级公路进入贵州直抵铜仁大兴机场,同意否,请函告。

    毫无思想准备的铜仁被"将"了一军。

    这是湖南方面经过多次"暗中越界勘测",及长时间精心准备后正式向铜仁提出的。而铜仁则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此番函商的用意湖南人并不回避:欲与贵州共享机场资源。有湖南干部甚至建议将铜仁大兴机场更名为"铜仁凤凰机场"。

    大兴机场是我省投资近两亿,于去年建成的目前省内惟一正式通航的支线机场,距铜仁市城区21公里,距凤凰县城40来公里。通航近1年,虽然乘客渐多人气渐旺,但机场目前仍然要靠政府财政拨款维持。

    湖南随函提交的修路方案,是在凤凰县城至大兴机场间取最直捷的路线,进入贵州境内仅修不到两公里路,便连接机场大道,从而使机场至凤凰的距离缩短为不到30公里,几乎与到铜仁等距离。

    此方案触到了不少铜仁人敏感的神经:苦苦争取了多年,耗巨资建成的机场,是铜仁的自豪和骄傲,一旦湖南人轻而易举地把公路修进来,机场究竟姓"黔"还是姓"湘"?

    有人坚决反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干部坦言:好不容易通过这几年努力,铜仁的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才赶上并超过了湖南邻县,大兴机场建成,更使我们在边区经济竞争中拥有了新的优势,"如果成全了湖南,他们借机场优势如虎添翼,发展更快,我们岂不又回到竞争弱势地位?!"

    也有干部提出折中方案:湖南出钱在我们地盘上修路何乐而不为?但不能走捷径,这太便宜了他们,也不公平。公路要在铜仁境内尽可能多绕,以拉动沿线经济。

    而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是:打破省界,在更大的背景中着眼长远,谋划铜仁社会经济发展。摒弃闭关自守、孤芳自赏的小农意识,自觉把铜仁纳入张家界、凤凰古城、南长城、梵净山及我省黔东南、贵阳等大旅游经济圈。

    铜仁地委书记肖永安和行署专员杨玉学说,以这样的视角反观,知名度很高、游客蜂拥而至的张家界、凤凰等湘西旅游资源"也是我们的";机场当然既是我们的,也应该是湖南的。资源共存,必然会使铜仁、湘西在竞争中实现双赢,走向共同繁荣,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互惠格局。

    "哪怕湖南人把大兴机场看成自己的,只要提高了客流量,对我们就有好处,尽管感情上一时还不好接受。"在尚显冷清的大兴机场,一位管理人员如是说。

    就在几种观点激烈冲撞之际,凤凰县政府和湘西自治州交通局主要领导先后4次率队赴黔与铜仁干部进行具体磋商,极有耐心和诚意。

    两周前,记者在凤凰见到该县交通局姚副局长,他对铜仁引发的争议和思想观念冲撞似乎并不了解。"据最新可靠消息,铜仁方面的姿态很高,已欣然原则接受我们的修路方案。"他高兴地感叹贵州人思想很解放,出乎他们意料。

    铜仁行署专员杨玉学接受记者采访时语出惊人:现在我们干部已基本统一认识,大兴机场为湖南所用应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如果有谁愿买断机场经营权我们更欢迎。副专员张吉勇说,行署已于5月中旬正式复函凤凰县政府,明确表示将全力支持这条公路修建,涉及铜仁境内公路征地、拆迁、施工环境等,将予以积极支持配合,给予优惠。公路交付使用后,铜仁负责境内段管理和养护。

    目前从凤凰传来的消息证实:这条从贵州铜仁机场延伸至湖南西部的大通道,将于年内全线动工。

    (《贵州日报》2002年6月7日)

    【资料】2002年初夏,作者在贵州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无意中听到铜仁地区干部谈位于黔湘边界刚落成通航不久的铜仁支线机场效益不好,而湖南人则想修路入黔进机场,铜仁不少干部坚决反对的事。作者立即意识到这件事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极高的新闻价值,并立即赴铜仁采访。在铜仁的几天中,采访了大量当地干部、群众,实地到机场了解情况,并前往邻省湖南的凤凰县,排除种种困难,千方百计与当地干部接触,打消他们顾虑,掌握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经过多次往返于湘黔两省之间的深入采访和思考筛选,确定这个最佳切入角度后写成此稿。

    当时,我国西部省区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都普遍存在一个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有渴求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新突破的迫切愿望,但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此稿见报后,一石激浪,在贵州省内外反响极大。铜仁和湖南有关干部认识更加统一了,促成了双方合作进程的加快;也为后来铜仁机场与重庆企业联姻等一系列创新思维打下了观念基础。贵州省的一些地区及有的西部省区把这篇报道当作解放思想的教材,举一反三解决当地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此报道还引起省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追踪。

 
(责任编辑: 张樵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