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
2010年11月16日 11:07:58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  打印 关闭 

    三、网络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及思维视角,网络是以往各种传播方式的集合,它融合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某些特征,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平等性、交互性和匿名性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传播空间,并逐步发展成为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并重的主流媒体。在此时,原先固有的“沉默的螺旋”经典理论在这种“匿名”虚幻的场景下被一些学者所否定。但是,当我们抛开这种新型介质的形式,透析网络,透析网络受众,并联系整个社会的时代背景,我们会发现: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不仅不会沉没,却仍在熠熠发光。只不过由于受到新介质的影响,它的形态、所受环境的影响和表现方式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而已,可究竟“沉默的螺旋”不会沉没的理由是什么?

    (一)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看似人人平等,其实只是假象。表面看来,由于网络新闻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上组织和个人在信息发布方面达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但事实上,这只是某种“平等的可能”。“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3]因为网络隐去了交流者的身份、种族、性别等特征,这就造成了一种互联网上人人平等的幻想。虽然看似人人都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很多事情很多时候,这种意见对现实社会却影响甚微。换句话说,所谓的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如同在假面舞会上跳舞一般。假面舞会的人人平等只是一种虚假的平等原则,在这个缺少“我”与“你”的世界上,一切都只是故事[3]。

    (二)尽管人人有权建立自己的媒介,像建立私人博客、私人空间供大众参与和评判,但这些与专门的网络新闻机构或商业网站相比力量明显不及,更别提与原有的传统媒体网络版抗衡。专业传播机构所办的网站背后是个人难以与之竞争的资金、设备、人员和长久树立起来的公信度,甚至还有国家政权的帮助。而个人网站、个人言论看似自由,事实上也受到政府的控制,政府通过ISP服务商来控制网站,控制了网站就控制了个人传播者,专业媒体的地位依然是不可动摇的。而原有的传统媒体上网后,作为信息源的力量,和一般的个人用户作为信息源的力量更是无法比拟的。形式上接受什么信息看似是由用户决定的,实际上也只能在上网媒介有限的新闻信息中进行选择。简单来讲,就是受众从网络上接受到的信息其实还是媒介,甚至是传统媒介在把关、在筛选。我们所读到、看到的还是媒介设给我们的,所谓的意见自由化,其实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而已。

    (三)群体压力在网络传播中依然存在。并且,从个人本身的角度来看,个人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感并没有在互联网中消失。从社会心理学的一般性特征推断,这一恐惧感本身并不会随着媒体的改变而改变。正如有关学者所提出的,“CMC(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传播)只是提供给人们机会,以人们渴望的交流方式进行交流,这种想法和冲动是人自身具有的,只不过通过科技手段更容易实现他们。[5]”在网络传播中,各个成员虽然是匿名的,但是代表他们身份的ID却仍然是身份的象征。在BBS中,舆论的压力不是指向现实中的个人,而是指向ID,因此,ID也就成了人的主体性的载体。每个人在确认的ID面前,都有强烈的身份认同,有些BBS形成了不成文的群体意识和规范,在必要的时候,成员可以采取某种一致行动,如果一个人做出了违背大家意愿的事情,就可能被冷落、批判,甚至封杀[6]。其次,就算ID更换了,在进行电子公告发言之前,每个人都必须输入详细的个人资料。所以,ID的变换实质就如现实生活中的现用名和曾用名的区别,名称变了,但还是同样的一个人。因此,网络空间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规范同样会对其成员产生与现实类似的压力和社会恐惧感。

    (四)网络传播具有和其他传统媒体传播联动、促成舆论的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公开的意见变成公众意见,因此,“沉默的螺旋”规律依然存在。1980年,诺依曼指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才可以称得上是舆论。舆论的特点:第一,是公众的意见;第二,是可以在公开场合公开表达的意见。而在互联网中,因为群体间一般不存在太多亲密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可视为公开的意见表达。当这种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众媒介进行的一系列的引导下,才最终形成一种代表大多数的公众的意见——舆论。

    在互联网中,网上舆论主要是通过论坛BBS和新闻跟帖两种手段实现的。它们可以迅速而集中地反映公众的意见和言论,使民间舆论或民意得以展现[7]。还可以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形成反馈意见群,以集体的力量向传播者或社会乃至全世界发布强大的群体意见,以产生舆论,影响局势。此外,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将网上舆论加以概括和集中报道,便起到恶劣将其影响“放大”的作用,这点也充分说明了“沉默的螺旋”在网络时代已然适用。

    (五)网络时代出现了一批规则约束和评论员,这些人负责引导网民向意见的多数发展。随着这些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不同意见随着传播的深入将逐步走向消失。这使“沉默的螺旋”理论伴随着舆论的形成再次得到最好的证明。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多元化将新闻传播带入了“终神狂欢”的时代,势必出现“人多嘴杂”的局面,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狂欢者”难免将大量不良信息带进网络:虚假新闻、黄色新闻、诽谤新闻、泄密新闻等,这些信息严重污染了网络信息源。的确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这就使得传统把关人的作用逐渐减退,这样要形成健康、正义的社会舆论的难度就大大增加,舆论的质量就更加难以保障。而舆论的过于分散极其不利于社会的整合,舆论的极度混乱甚至会带来社会的崩溃。所以网络时代需要形成一定的主流舆论,网络新闻媒体也责无旁贷承担起这一任务。

    现在已有一些电子公告板和论坛网站发表声明:网站有权利转移、编辑所违规的信息,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的权利[9]。还有一些网络媒体推出论坛评论员,许多评论员长期从事评论写作,提出了一些令人深思的论点,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引导了网上意见慢慢地达成一致。至此,沉默的螺旋理论伴随着舆论形成得到了最好的证明。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这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的心理机制依然存在,“沉默的螺旋”也仍然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网络媒体“沉默的螺旋”现象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群体压力依然存在,受众害怕孤立的恐惧感依然会有,从众心理也依旧存在,如果看到一种观点在网上受欢迎呼声高,它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从某种程度上讲,网络时代下的“公众意见”形成要比以往任何时候的传播速度还要快还要广,网络时代不仅不能淘汰掉“沉默的螺旋”,相反它是“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又一强有力的论证。

    (王晓慧 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 200072)

    参考文献:

    [1] 伊丽莎白·诺依曼.大众观念理论:沉默螺旋的概念[A].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 郭庆光.大众传播、信息环境和社会控制——从“沉默的螺旋”假说谈起[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

    [3] 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 张海鹰,滕谦.网络传播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 刘海龙.沉默的螺旋是否会在互联网上消失[J].国际新闻界,2001(5).

    [6] 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J].现代传播,2003(6).

    [7] 余利花.沉默的螺旋不会在互联网上沉没[EBOL].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4-12-17.

    [8] 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0).

    [9] 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华夏出版社,2002.

   上一页 1 2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樊杨 )
更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