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 人才激励是融合关键
2017年02月21日 14:36:28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楚天都市报》推出仅一年的“看楚天”新闻客户端,用户量超过30万,官方微博粉丝量超过830万,官方微信粉丝量超过90万。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主动顺应趋势积极进行融合外,更多源于对自身潜力的挖掘:鼓励每一位“楚天都市报人”转变之前传统媒体的思维定式,让内容变得更有用、更快、更有趣。

    “先网后报”才能提高收入

    以新闻客户端“看楚天”上线为契机,《楚天都市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采编人员向新媒体转型的规章制度。《楚天都市报》认为,不管做传统媒体还是做新媒体,优质内容都是立足之本,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本来就是优质内容生产者,向新媒体转型首先需开发自身潜力。

    为鼓励记者向新媒体投稿,《楚天都市报》设立了相应的薪酬奖励办法:鼓励“先网后报”,首发于新媒体平台(包含客户端、微博、微信)的稿件另外计分,且见报后仍能计分;而首发于报纸、见报后再被新媒体平台发布,则只计见报稿分数;鼓励采编人员多提供图片、视频、直播等。提供以上新媒体传播内容,均有额外分数;鼓励采写高流量稿件,设立专门奖励。

    以上新媒体奖励办法,是为鼓励记者及时发稿(以突发事件为例,在面对其他媒体竞争的情况下,不能做到首发,就拿不到高流量,分数就会较低);鼓励记者多拍照片、多拍视频、多做直播;鼓励记者主动去寻找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题材,挖掘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细节、精准提炼新闻点。

    全媒体薪酬体系建立后,记者为新媒体写稿的热情高涨。记者不再像报纸时代那样“白天采访晚上写稿”,而是一边采访,一边用手机打字甚至语音传稿给新媒体编辑处理,发稿速度大大提高;同时,他们还用手机拍摄大量照片、视频;而拍摄视频或者拿到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监控视频,也成为记者的主动行为。

    增强记者新媒体获得感

    薪酬激励当然重要。但另一方面,通过新媒体平台对外扩散而形成的广泛阅读以及互动,则对记者形成了另一种有效的精神激励。

    目前,《楚天都市报》在每天的采前会上,增设了全媒体调度及评报环节,将“两微一端”新媒体作品纳入“好稿”“好策划”“好设计”等评选范畴,获奖作品将得到相应奖励。

    在能够提供直观阅读数据的新媒体平台上,传统媒体人可以看到,什么样的稿件能获得更多阅读、更多转发、更多评论,而读者感兴趣的点究竟在哪里。

    以前,“老”媒体人可能想不通,为什么同样一条稿件,换一个标题就能在新媒体平台上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为什么报纸上一条不起眼的小稿件能在网上“引爆”,他们可能为此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苦闷。那么现在,《楚天都市报》认为,在编辑部内部评选优秀新媒体作品的过程,正是新媒体思维“教育”的过程,传统媒体人和新媒体人坐在一起交流,就是一种分析、学习,能促进自身的新媒体转型。

    好的激励机制加快融合转型

    数据显示,每月仅首发于“看楚天”客户端上的快讯就有近300条,平均每天近10条。那些首先吃螃蟹、拥有新媒体思维的记者发稿量增加、稿件传播效果更好,收入也相应增加,这些都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吸引其他人主动向新媒体转型。

    在《楚天都市报》编辑部,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时,大家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快!迅速向新媒体供稿。

    在很多重大报道时刻,“楚天都市报人”也都在主动问自己:能不能用新媒体方式做出更丰富的呈现?

    2016年12月15日,《楚天都市报》刊发了一篇重点报道《儿子脑瘫老公血癌 小小煎饼摊撑起全家的希望》,当天上午,新媒体部和原采部门就制定了视频直播方案,晚上,在新闻主人公“煎饼姐”汪天姣的煎饼摊前,新媒体记者通过新浪微博进行了一场90分钟的直播,当晚,汪天姣就收到了网友捐款18万余元;随后,《楚天都市报》策划了多场新媒体直播,“两微一端”同时发力,发起了“全城吃饼”的活动,短短数日,就为“煎饼姐”募捐到善款67万余元。

    这些成功的案例形成了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也激励了《楚天都市报》自身奋力前行。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难在去除老思维,难在破除旧习惯。但我们相信,只要把握好了“人”这个抓手,深度激发每个人的潜力,全面汇集每个人的智慧,就必定有所成就。(记者 张屏)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郑亘波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0732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