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小组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沟通策划选题
记者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采制视频素材
全国人大年度例会对《民法总则(草案)》的审议是今年两会报道的重要看点。在传统广播报道的基础上,国际台新闻中心综合利用图文音视网组合发力,打造出融媒体多终端立体式呈现的组合报道。
国际台新闻中心关于《民法总则》的报道从草案提交大会之前就开始预热。“草案”一经发布,当天就及时在新媒体端发布九图——“数说”《民法总则(草案)》,介绍了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总则的整体内容、具体看点等等,因数据翔实、内容生动鲜明被全网推送。联手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邀请资深法官和法学专家拍摄制作了视频短片《民法总则vs马化腾》和《民法总则Q &A》。
在此基础上,加上传统广播的录音报道、记者连线等,陆续推出“中国出台《民法总则》回应时代关切 《民法典》有望2020年诞生”等系列报道,在草案公布、审议、表决、通过的各个阶段,都做出了专业、生动的报道。
《民法总则vs马化腾》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所关注的软件购买者低龄化问题的一段同期声切入,形象生动介绍了《民法总则(草案)》对涉及类似问题在法律上的明确界定和意见;《民法总则Q &A》则以直观的形式回答了《民法总则(草案)》到底“管”什么的问题,如“胎儿到底有哪些权利?几岁以上的孩子在法律上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由谁监护等。两个产品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民法总则的亮点、意义,并及时引入代表委员的专访,辅以漫画、特效等新媒体创作手段,在“环球资讯广播”微博微信客户端及时播出,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策划《民法总则(草案)》的选题之初,我们就力求“接地气”——这一法案哪些条款最受关注?哪些规定又将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活?除了已经被媒体过度解读的“六岁孩子打酱油”,又该从哪些实务中的关注点切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积极与北京第一中级人民院的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法条背后的内涵、实际办案中遇到的问题,对一线办案法官进行了独家专访。对于“草案”蕴含的法理、中国几代法学人的追求等精神内涵方面的内容,我们专门拜访了民法研究方面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轶,通过他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解读,用图文音视等多媒体手段展示了民法典编纂的重要意义。
在采访两会代表委员的过程中,我们也对这一选题进行了重点积累。以作为视频节目开篇的“马化腾代表的两会建议”为例,他的关注点恰恰反映了民法包罗万象的特点,民法总则对虚拟财产的保护等条款反映了时代的关切。当天采访的记者并没有针对这一选题的采访任务,我们利用记者采访到的马化腾建议的原声音响,在视频后期制作过程中加以提炼包装,配上马化腾头像和电视特效,作为开篇引人关注的两点。
此外,前方记者并分多路,分别采访了关注草案审议的代表委员、律师法官等实务工作者、参与立法的专家等,让对《民法总则》的报道更加立体丰满。在采访全国人大法工委原副主任阚珂的过程中,除了他对民事立法的观点,我们还根据他在全国人大工作30年的经历,编辑制作了视频小片《六龄童vs人大工作“活字典”》,用孩子的视角生动切入,讲述人人都听得懂的“全国人大那些事儿”,对人大制度理论知识进行了大众化解读,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刘轶瑶、单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