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蒙内铁路建成通车,这是肯尼亚国家发展的一个历史性时刻,也为各方思考如何发展同非洲的关系提供了契机。作为新时期中非合作转型升级的重要早期收获项目,蒙内铁路被称为肯尼亚的“世纪工程”,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从总统到普通民众,肯尼亚各界对蒙内铁路通车感到欢欣鼓舞,归根结底是因为该工程给这个东非国家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助力。
近年来,中非合作加速推进,吸引了世界目光。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在欣然分享非洲国家的“喜悦感”。比方说,《纽约时报》不久前就以《中国式新殖民主义?》为题,就当下的中非关系刊发了一组系列报道。在类似的西方论调中,非洲国家往往被塑造成毫无自身判断力,而中国则是那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要摄取非洲的灵魂。难怪有分析人士评论指出,“殖民非洲时期的家长式意识依然潜藏在西方思想前沿”。
事实上,西方一些人长期以来养成了抹黑中非合作的“恶习”,仿佛他们的眼睛永远不可能睁开。不妨以蒙内铁路为例做一番梳理。西方一些人总是习惯于指责中国项目带不来当地就业,但蒙内铁路项目中,中国员工和肯尼亚员工的比例约为1∶10,中国还将为肯尼亚培养大量铁路运营人才。又如,西方习惯于炒作中国在非工程造成生态问题,但肯尼亚民众看到,蒙内铁路专门为野生动物留出多处通道,长颈鹿穿过都可以不低头。
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看待中非关系时长期存在的失实叙述,正让其离真实的非洲越来越远,因为这种叙述不仅幻想了一个与事实不符的中国,而且幻想了一个与事实不符的非洲。在许多西方人的头脑中,非洲并不是非洲人的非洲,而是其“道德优越感”的虚幻寄托。“非洲专家网”联合创始人奥布里·赫鲁比就曾写道:“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经历了60年的发展演变,非洲领导人也并不像在简单化的中非关系讨论中经常被描述的那样,是一群等待被剥削的、天真且地位较低的合作伙伴。”
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事实上,多数非洲国家看重对华合作,正是因为中国政策有助于其推进国内发展的重点议程。比方说,尼日利亚希望通过对华合作,来抵御自身经济因石油价格下降而遭遇的困难。东非国家则希望通过同中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来改善整个地区互联互通。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积极推进工业化,谋求自主可持续发展,快速发展势头锐不可当。以曼德拉先生当初的眼光看,当前的非洲“正站立在非洲世纪的破晓时分”。在此背景下,各国发展对非关系,应更多思考如何让自身政策与非洲的切实需求相匹配,发自内心地看好非洲发展前景,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中非关系实践的丰硕成果,恰恰印证了这个道理。
原标题:读懂中非关系最大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