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凡的中国人》看中国内容如何“国际表达”
2017年06月15日 08:37:27  来源: 中广联合会
【字号  打印 关闭 

从《平凡的中国人》看中国内容如何“国际表达”

    2012年9月,担任《文汇报》驻法国站记者二十余年的郑若麟前辈在法国出版了法语著作《平凡的中国人》(又译《和你一样的中国人》)[①]。第一版四千册,迅速售罄,12月再版,再次销售一空。一本介绍中国的社科类书籍在法国成为畅销书,实属罕见。法国媒体也纷纷对这本书做出了正面、积极的评价,一些电视台还邀请作者在参加时政节目时推荐这本书。出版社更是为作者在法国多地组织了读者见面会。

    一本百分之百中国内容的书在法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显然值得我们将其作为国际表达的成功样本去研究和分析。本文将结合作者的讲述、读者的反馈和媒体的点评分析该书是如何做到“国际表达”并在法国取得成功的。

    一、什么是“中国内容,国际表达”

    2013年9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文章。他在文中指出,“中国内容、国际表达”是当前中国国际传播的主要特点。所谓“中国内容”,是指中国国际传播积极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教、军事、体育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不断增加中外交流以及与中国有关的国际事务的内容。在具体报道中,更加注重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国内外事务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所谓“国际表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指根据国外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等,有针对性地设计传播形式;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国际人士、传播对象国家人士的视角表达和解读中国内容;三是借用国际惯例和规则等对中国事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②]

    王庚年台长的论述是以国际台的传播实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我们不妨用这一标准去分析《平凡的中国人》是如何完成一次成功的“国际表达”的。因为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和国际台的外宣使命是一致的,即让世界了解中国;作者的方法和国际台的方法也是相同的,即直接用对象国的语言进行信息传播。接下来,笔者将借用王庚年台长关于“国际表达”的论述分析《平凡的中国人》在法国的成功之道。

    二、《平凡的中国人》成功之道

    1.立足受众

    《平凡的中国人》是作者用法语创作的,它不是一部翻译作品,也不是作者先拟好中文底稿再翻译成法语的。谈到为何不先用中文写个底稿或者提纲,郑若麟告诉笔者,这样就会按照中文的思维方式去写,会偏离法语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平凡的中国人》第八章介绍的是中国北方人和南方人的差异。试想一下,如果让一个不懂法语的中国记者去写这篇文章,他很有可能会遵循先总后分的写法,即先总体介绍一下南方人和北方人的特点,然后分若干点去逐一比较具体的不同之处。郑若麟选择的是法国新闻和政论性文章中常见的线性写法,借助事例,夹叙夹议,让读者由浅入深地了解中国的南北差异。

    在这一章中,作者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例如请客。“假设你邀请一个中国人去吃饭,如果他毫不犹豫地点餐厅里最贵的菜和最有特色的菜,而且每个菜都只吃一半,还抱歉地说,菜肴不够可口,最后抢着付钱,那么他一定是北方人。如果他认真地听取你的建议,席间不停地夸赞你推荐的菜,尽力吃完所有的菜,然后看着你付钱,最后反反复复对你表示感谢,那么你请的一定是一个南方人。”

    为了让法国读者更加容易理解中国的南北方差异,作者在开头引用了法国电影史上票房成绩仅次于《泰坦尼克号》的法国喜剧片《欢迎来北方》。这部2008年上映的喜剧把法国南方人对北方人的偏见表现得淋漓尽致。超过两千万观众在电影院里捧腹大笑,差不多三个法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看过这部电影。作者写道,两位主人公生活的城市相距1016公里,这大概和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差不多(1318公里)。距离让人们疏远,就像气候会改变人,环境会造就人。既然1016公里的距离都能使两个法国人变得如此风格迥异,那么5500公里的距离(中国最南端和最北端的距离)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有了这一铺垫,法国读者自然能接受作者在后面要介绍的内容。

    在主题的选择上,作者也是立足受众,根据法国读者的信息需求(兴趣点和关注点)选择了二十二个主题。而第一章的题目正是法国人口语里常说的一句话C’est du chinois,直译过来是“这就是中文”,而真正的含义是“这简直是天书”“完全搞不懂”。通读这一章,读者会发现作者一开始貌似迎合大多数法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即“你很难搞懂中国人在想什么”“中国人和其他人不一样”。然而随着他的分析,读者会发现,偏见的形成并非个体的主观原因造成的,而是由语言差异和中欧历史轨迹的差异等客观因素造成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偏见并非无法消除,在近现代时就有一些作家作出成功实践,如学贯中西并用英文写作《吾国吾民》的林语堂和在中国长大的美国作家赛珍珠。虽然大多数人不可能拥有他们那样的人生履历,但是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消除一部分偏见,更加接近真实的中国。紧接着第二章,作者介绍了中国的吃。法国人和中国人一样爱好美食,以吃为乐,而且大多数法国人对中餐颇有好感,甚至是本国质量不高的中餐馆的常客。

    对于法国读者感兴趣的敏感问题,如人权、政治改革、贫富分化、中国外交取向,作者也毫不回避,分别用一章去进行分析,指出每个问题产生的具体背景与中国人的思路,这无疑会让法国读者、甚至法国媒体产生极大的兴趣。

    2.尽量站在法国人的视角解读中国

    王庚年台长指出,在国际表达中,要充分发挥对象国家人士的作用,因为他们站在更加接近受众的位置上,让他们当中真正了解中国的人去解读中国,自然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平凡的中国人》的作者郑若麟虽然是中国人,但是他在法国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说他是法国通或者“半个法国人”一点也不为过。同时,驻外记者的工作使他比普通法国人更加了解法国政治和媒体。

    在创作过程中,郑若麟还得到了法国同行的帮助。2012年底,他在接受《参考消息》驻法国记者采访时说: “一位法国记者朋友马赛对我帮助甚大。我基本上写完一章即请他看一章,并请他提出修改意见。而我的责任编辑罗什布鲁诺则负责我全书的定稿。在他们全部审完稿后我又从头到尾捋一遍,基本符合我的原意,我才同意最终出版。”有了这两位法国专业人士的鼎力协助,郑若麟比以前更加接近受众,视角也更加接近法国读者。

    通读这本书,读者还会发现作者经常借用法国名人名言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例如在介绍中国人对美食的态度的第二章,标题《告诉我你吃什么》就源于法国政治家和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的名言——“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③]。作者通过分析中国人对吃的态度,对吃的各种讲究,让读者更加了解中国人。这样一来,他们也理解了为什么中国人常常用“吃了吗”代替“你好”。在这一章结尾,作者还引用了戴高乐将军关于治理国家的那句著名的感慨——“您让我如何管理一个有246种奶酪的国家?”那么在中国这样一个菜系丰富、口味多元的国家,让每个人高兴显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3.用国际眼光、历史眼光和人类眼光看中国

    作为一个在法国久居多年的中国记者,郑若麟深知法国媒体对中国有不少刻板印象,而且由于他们遵守“政治正确”的红线,在报道中很难甩掉那些“陈词滥调”。只要报道中国,基本上用的多是“专制”“腐败”“不公”等负面词,而且报道的主题永远是那几个——人权、污染、重大事故、西藏,最近又加上了新疆。

    郑若麟在写作中经常通过中西对比、古今对比来引导读者更为深入地探讨中国人与中国。例如在第十章《中国不高兴》、第十二章《历史的重量和集体意识》和第二十一章《什么叫无敌策略》,作者提到了一个西方人很少意识到、但在中国人心中无比重要的集体意识。由于在这份集体意识里储存着近代以来深受外国势力入侵与侮辱的历史,因此而产生的追求祖国统一和完整的迫切意愿,中国在一系列涉及主权的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敏感。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的西方人,不了解这一点显然无法理解中国的外交取向以及中国民众偶尔爆发的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过激行为。

    回到关于中国美食的第二章,作者提到了中国美食中对口感的追求,这是法国美食中没有的概念。而中国美食平民化、多样化也与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的生存压力和食品安全问题有关。这样的探讨显然将美食引入了人类学分析的维度。

    法国学者很少探究中国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这一领域,然而这些历史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宽容同时去宗教化是非常有帮助的。由于没有类似的历史,传统的法国人很难跳出法语法国或者说单一民族的思维方式,这也是移民问题、穆斯林族群融入问题在法国日益突显的重要原因。

    三、《平凡的中国人》带给对外传播的启示

    1. 在报道中加大对普通中国人的关注

    在法国,介绍中国的书籍很多,但是郑若麟认为他们几乎都缺少一个重要的细节——对中国人的关注。在很多书里,中国人被贴上一种标签,例如“只吃大米的人”、“眼角细长上翘的人”、“被毛主席思想洗礼过的人”。十三亿中国人在不少法国汉学家或者记者眼中就像是一个人,殊不知他们的日常生活千差万别,他们对生活、对工作、对国家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和希望也是多彩缤纷的。法国《十字架报》对这本书的评论称,正因运用了生动的语言与幽默有趣的描写将中国人推到前台,此书才具有了魅力。

    国际台法语部的报道中,自主采访的比重很大,但其中对普通中国人的报道还不够多。在将来,我们可以通过自主策划和联合策划加强这方面的报道。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走基层”报道就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产生的优秀系列报道。我们可以挑选其中适合对外的报道,将其精心制成外语广播节目。相信,这样的节目在海外也能产生不错的效果。

    2.用平实幽默的语言讲中国故事

    在法国亚马逊网站的《平凡的中国人》一书的销售页面,大多数的评论都提到了“生动”“易读”“幽默”。郑若麟告诉笔者,他在法国的一个书展上遇到一位小读者,大概只有十二三岁。这位小读者对他说:“这本书很有趣。”郑若麟当时非常怀疑这个小孩是否能理解自己的书,于是就让他当场读了几段,并和他交流了其中的内容。短暂的交流证明了小读者确实能理解这本书。

    笔者在法国驻站时也时常收到一些法国政客或者学者写的关于中国的书。这些书虽然都结合了自身在中国的经历,但是都有点晦涩。有的是因为法语写作水平太高,导致句式复杂,读者不集中精神就读不懂;有的是因为过于专业,数据多又引经据典,导致“曲高和寡”,不适合一般读者。而中国出版的一些用外语介绍中国的书籍也有类似的毛病,动不动罗列一大堆数据,缺乏故事性,让人读起来索然无味。

    在国际台法语部,大多数中国员工都没有郑若麟前辈那样“壮观”的履历表。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经常为自己的法语水平不高而发愁。其实,郑若麟在写作此书时也有这样的疑虑,我的法语水平够写书吗?然而这本书的成功提醒了我们,语言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决定一切。只要我们有好的中国故事、好的观点,我们用平实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满足,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积累词汇、积累对对象国的认知。

    3.根据受众设计内容

    《平凡的中国人》是通过纸质书和电子书呈现的,属于平面媒体的范畴。在国际台法语部的传播实践中,广播是主要的呈现手段,没有太强的可比性,可比性较强的是每季度一期的《乐法》杂志和它的电子版。

    郑若麟前辈通过在法国二十余年工作和生活的经历,充分了解了法国读者的需求和市场上的空白地带。在创作中,作者就专注这些方面。鉴于这本书在销售时将被归类为大众类读物,读者不会精读和反复琢磨,作者必须依靠生动的个案和中法对比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向他们介绍一个真实中国的目的。

    回到国际台法语部的《乐法》杂志。杂志的稿件一部分是约稿,剩余的部分是对近期优秀广播节目的重新编写和呈现,这完全符合传播规律,因为听和读是两码事。另外考虑到杂志在国内外的受众大多是中法双语人士,因此所有稿件都用中法双语呈现。这个细节让在中国学法语和在法国学中文的读者颇有好感。这就是根据受众的需求设计内容和传播形式,应该坚持下去。

    作为结语,笔者希望外语同行回想一下自己和老外聊天的经历。当我们告诉他们一些身边的新鲜事,比如北京的车牌要摇号了,地铁要涨价了,我们其实已经成为这些中国故事的主人公,我们抛开了对自己语言水平的不自信,带着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流畅地表达自己,和他们就这些新闻交流起来。这种传播方式非常有效,因为你的受众毫不费力就理解了你要传递的中国内容。《平凡的中国人》的作者郑若麟前辈也建议我们这些用外语对外传播中国内容的同仁多与身边的外国人就一些中国问题进行交流,甚至是辩论,因为这种交流既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表达的技巧,也可以加深对对象国家的了解。

    注释:

    [①] 《平凡的中国人》2012年9月由法国德诺埃尔出版社出版,法语名是Les Chinois sont des hommes comes les autres。

    [②] 全文详见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912/c40531-22893707.html。

    [③] 让·安泰尔姆·布里亚-萨瓦兰(1755-1826),出生于法国贝莱,律师、政治家和美食家。 这句名言的法语是Dis-moi ce que tu manges, je te dirai qui tu es. 英语里也有类似的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

   上一页 1 2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任希佳 郑亘波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6362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