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栏定位:政经大报的拳头评论产品。系统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度阐释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时评判重大新闻事件,提炼剖析社会现象,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弘扬主旋律,凝聚“公约数,增强主流,引导舆论。
二,形式体裁:评论。刊发于《浙江日报》4版“时评”版头条位置(2016年12月19日后因浙报改版变为5版“观点”版)。形式有两种,一是围绕某一重大主题,以多篇评论进行组合式主题评论;二是以“时评”版头条形式单篇呈现。
三,作品评介与风格特点:注重文风的软、叙事的活、事件的新、观点的明、思想的深;注重顶天立地、姓党名报,既理直气壮弘扬主旋律、聚焦核心圈,又高度关注热点新闻事件。特别是,在重大热点新闻事件面前,横刀立马、勇于发声,立于舆论沸腾之潮头引领热点舆论,传播党媒声音。
1,服务大局,高扬主旋律。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浓墨重彩,做深做透。比如,7月5日开始,连续8篇演绎“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有感”系列;10月17日开始,连续5篇演绎“接力长征”系列;11月8日开始,连续5篇聚焦“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系列;5月11日开始,连续6篇谈“学习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5月23日《让思想的力量指引时代征程》、5月24日《为时代书写 为人民立言》,高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6月1日,以《壮哉少年志 筑梦向未来》为主题,4篇评论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给浙江大陈岛老垦荒队员后代的回信。其他,诸如1月26日《追求均衡性 迈向高水平》、3月22日《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4月13日《浙江治水迈向制度治理》、8月15日《以一座桥影响世界》等,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党媒高举旗帜、因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使命。
2,澄清谬误,引导热舆论。对省内外热点事件及时发声,为受众提供党报的分析视角和价值判断。比如,5月5日4篇组合式评论《魏则西事件:应怎样吸取教训》;6月2日,《法治阳光穿透雷洋案疑云》;8月26日《正视信息泄露的“公地灾难”》,9月26日《让电话那头从此天下无贼》,聚焦徐玉玉案背后的电信诈骗犯罪;10月12日,《将“三改一拆”进行到底》,整版聚焦温州房屋倒塌致人死亡事件;8月22日,以《一切辉煌,皆为序章》为主题,4篇聚焦中国女排奥运夺冠;9月19日,《煽动社会戾气牟利令人不齿》,批判自媒体公号以营销炒作为目的污名化杭州的,等等。这些热气腾腾的评论,或澄清谬误,或惩恶扬善,或娓娓道来,或战斗昂扬,让受众感受到既有情怀、又有理性、耳目一新的党报锐评。
3,观察地方,解析新潮流。“之江观察”栏目另一大特色,是开创调研式评论,在评论员深入调研基础上,提供对某一问题的独到解析。比如,1月6日,《乡村民宿发展需要精心呵护》;1月11日,《云上五天:美丽故事远未结束》;2月19日,《一次决策调研的大逻辑》,全景式展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提出“两山论”的前后调研经过;2月22日,《如何做好“返乡观察”》; 6月17日,《特色小镇“落榜生”的启示》;10月28日,《垃圾治理 永不止步》;12月13日,《河长制2.0时代,浙江怎么干》,等等。这些生动鲜活、吐露泥土芬芳的观察,既提供了外界看浙江的窗口,也为基层治理提供有益启示,体现了党报评论的深度、权威特征。
4,成风化人,聚合同心圆。对社会热议现象、话题,比如住房、教育、道德等,保持润物无声、绵密细柔的评论姿态。比如,2月26日,《在“熊孩子”心底播下爱的种子》;3月25日,《让道德选择更有时代气质》;3月28日,《化解留守儿童亲情疏离之痛》;4月11日,《医患关系:让爱与感恩回归》;7月26日,《高温是一张民生考卷》;12月30日,《勤俭节约是最大的面子》,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党报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回应了民生关切,也彰显党报传承价值、凝心聚力的担当。
四,受众反映与社会效果:《用阅读涵养理性心态》、《走出公共意识的沙漠》等文章受到《人民日报》转载,大多数文章均受到人民网、新华网、腾讯、搜狐、新浪、网易、凤凰等众多新闻网站转载。多篇文章受到浙江省以及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肯定表扬。《让权力进笼,还西湖于民》等获评浙江省好新闻奖。多篇评论获评总编辑好作品,《侮辱英烈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等获集团年度新闻奖。
五,媒体融合报道和应用新媒体情况:受益于浙江日报的报、网、端、微、视全媒体融合改革,“之江观察”文章得以在“浙江新闻”客户端“观点”频道、“浙江在线”观点频道、“弄潮号”和“学习有理”微信公众号等电子端同步推送,与受众互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之江观察”选题实现了一日三会制度,动态关注舆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