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电台记者的难忘春节
2018年03月01日 10:12:15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 关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李琳(左一)采访京张高铁建设情况。

  向世界展示“中国速度”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李琳

  普通中国人的一个个不普通的故事不断地感动着我,我也用我的话筒、镜头将它们一个个记录了下来,这些报道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外国人也一同感受我国的国泰民安和社会的发展变迁。

  几乎每年春节,我都会自告奋勇报名“新春走基层”的采访,今年也不例外。一方面,可以有机会放低眼光,放慢脚步,到基层去捕捉时代的发展脉搏;另一方面,春节也是每一个家庭欢聚团圆的时刻,他们的所感所想和家国情怀,勾勒出的一个个中国故事,既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世界。

  2月8日,农历小年在北方的严寒中如约而至。但是对于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河北省张家口市来说,这里的建设者们依旧忙碌。就在这个时候,我和同事一行来到了张家口进行“新春走基层”的采访。

  100多年前,中国人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正式开工。中国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创设的“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记忆。100多年后,承载着崭新历史使命的京张铁路新线——京张高铁正在建设中。这条高铁不仅将为2022年冬奥会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同时也将正式开启中国高铁的2.0时代。我和同事翻山越岭走进了京张高铁位于张家口的崇礼支线铁路太子城隧道,看到这里的工人们为了这条通往冬奥比赛场地的铁路按期贯通无眠无休,他们利用智能化装备和手段,力保这条铁路的质量和安全。在迎接中国农历新年的鞭炮声和隧道深处轰鸣的钻机声中,我和他们一起,感受着属于中国高铁的春天和未来。

  作为2022年冬奥会部分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地处山区的崇礼区是著名的风城与雪城,在7级强风和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中,我和同事在云顶滑雪场山谷深处的U型槽场地,跟踪采访拍摄美国职业铲冰师泰森的工作场景。凌晨的雪场内星空灿烂,夜空下的U型槽场地已经建成,并作为最早投入比赛训练的北京冬奥场地等待它的挑战者们。在崇礼,我和同事走访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正在成为现实,如火如荼的冰雪运动热潮中,张家口赛区雪上项目场地建设也在全面提速,这里将成为属于中国的“奥运财富”。

  每年春运,铁路都是运送旅客的主力军。2月14日,我回云南昆明的老家探亲。作为长期跑交通口的记者,从踏上北京开往昆明的G403次动车组列车的那一刻起,我的“新春走基层”采访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作为云南人,我深刻地感受着高铁发展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便利。特别是2016年年底,沪昆高铁的开通运营,使得昆明到北京的旅行时间从过去的33个小时缩短到了现在的10个小时。有的人因为这趟车,除夕夜回家吃团圆饭的梦想成为现实;有的人因为这趟车,一家老小去遥远的云南旅游不再艰难。当然,在这趟车上采访,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铁路人为了让旅客在春运期间温馨出行的辛勤付出:从车厢里的窗花、福字、红灯笼,到列车上精心安排的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再到工作6年的列车长第一次赶上除夕夜回家吃团圆饭……

  在这些“新春走基层”的采访中,普通中国人的一个个不普通的故事不断地感动着我,我也用我的话筒、镜头将它们一个个记录了下来,汇集成了一篇篇融媒体报道:《冬奥会即将进入“北京时间”崇礼赛场努力创造“冬奥遗产”》《京张高铁建设进展顺利将开启中国高铁2.0时代》《隧道深处的春》《高铁上的“春晚”》《高铁让普通中国人梦想成真让春节过节方式有了新选项》……这些报道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65种语言的广播、网站、海外社交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外国人也一同感受我国的国泰民安和社会的发展变迁。

  变化的年货和不变的年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广播记者 徐晓飞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徐晓飞(右)在集市采访。

  采购年货,从满足物质需求到改善生活品质的变迁,承载的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全新理解和向往。对年货的购买趋于理性化,进一步彰显出‘年’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环节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迎着十九大的东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记者新春深入村镇、走访百姓,在村镇的年货大集中品味年俗,审视农村社会进步发展和新风尚,集中体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时变,与俗化”,感受新时代前进的步伐。

  作为一名农村广播的记者,“下基层”是我日常工作的常态。2018年春节来得晚一些,老百姓为过节攒的劲头似乎更足了。一大早,天津市静海区的海吉星农贸市场外已经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记者跟着一拨拨的“年货大军”挤进了市场,红红火火的灯笼、喜气洋洋的年画、憨态可掬的毛绒小狗占据了市场最显眼的位置,土特产、小吃、蔬菜、酒水饮料等摆满街道两旁,十里八乡的村民不少人手里提着满满当当的大包小包。

  “过去村里生活条件不行,平时也吃不上啥,就盼着过年能吃上点好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想吃啥都有,不用非要等着过年了。”独流镇村民陶大姐说。以前过年,老百姓总是要大鱼大肉摆上一桌,解解馋;而现在,大家更关注的是吃什么健康,怎么吃新鲜。老百姓对市场的要求更为明确,不光要吃得饱,更重要的是吃得健康、吃得绿色。

  蔬菜摊位前,摊主老刘一边忙着招呼顾客,一边忙着称重找零,无暇面对话筒接受采访,“现在过节哪还有人囤菜啊,都是什么菜新鲜买什么,我这里卖得最快的是无公害蔬菜。”农村居民在年货市场中采购农副产品从原来的肉蛋鱼禽向精细化、品牌化、健康化发生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年货的供给侧结构的变化。

  我在年货大集上遇到了在外地工作的张先生一家,春节特意把孩子们带回老家过年,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时刻,想让他们看看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感受一下乡村浓浓的年味儿。“我还是想来大集转转,让孩子们能体会到过年的感觉。”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讨价还价的买卖声,人声鼎沸,欢声笑语,在大集上买东西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和体会。其实,作为一名电商从业人员,张先生已经早早将给父母准备的礼物通过快递送回老家。随着居民消费习惯的变化,网购年货已经成为众多农村消费者的新时尚。特别是春节前,越来越多的村民更倾向于动动手指就能下单的线上消费模式。流动的地址,不变的亲情,像张先生这样在外工作的游子越来越多地选择将“心意”寄回家乡。

  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人们对年的情结没有改变。采购年货,从满足物质需求到改善生活品质的变迁,承载的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全新理解和向往。对年货的购买趋于理性化,进一步彰显出“年”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环节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年货的购买形式从走街串巷、农村大集和城市超市向线上线下多元化的发展,体现了让农产品的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在当前既能解决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更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

  吴迪:大年三十在ICU里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 黄琳

浙江之声记者吴迪(右)在病房采访。

  做一名有格局、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记者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

  很感谢这样一次采访,让我学会珍惜,对生命抱有希望,生命才会回赠你希望。

  2016年,吴迪大学毕业后进入浙江广电集团浙江之声工作,成为一名电台记者。工作时间虽然不长,但跑过重大突发事件,战过酷暑,抗过严寒,下过基层,报过两会。吴迪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做一名有格局、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记者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

  吴迪家在安徽安庆,坐高铁需要6个多小时。2月15日,大年三十这一天,她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医院,记录下了那些坚守岗位的人们。

  当天上午10点,吴迪忽然收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综合ICU主任黄曼的一条微信:“一名30多岁的年轻产妇从感冒、甲流恶化为肺炎,已经住进ICU。”20分钟后,吴迪赶到医院,把原定的蹲点采访时间提早了4个小时。

  在黄曼的带领下,吴迪和ICU的医护人员一样“全副武装”,经过层层隔离门,走进病房。6位来自不同科室的骨干专家一路快走,来到这名孕妇的病床前。病人戴着眼镜,身上连着呼吸机、微量泵和生命体征监护仪等,表情十分痛苦。通过医生们的交流诊断得知,这名孕妇胸部CT扫描结果非常糟糕,已接近“大白肺”的状态,情况危急。

  直播前,吴迪提前与医护人员做了沟通,在患者不愿出镜的情况下,拍摄画面都会避开患者的面部,只通过身体局部呈现,但在ICU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此时则需要根据现场做临时调整。“这次拍摄时,我观察到孕妇的表情有闪躲,便及时做了调整,聚焦医护人员,希望可以把最真实的场景传递给观众。”

  这样的流感重症患者,病房已经有10多名了,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这个春节,他们都无法回家好好享受团圆。

  “我问黄曼,跟重症病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她给出了8个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吴迪说,“采访中我得知,虽然家在杭州,但黄曼却有很多年没和家人好好吃上一顿年夜饭,就连年三十中午在医院吃的那碗水饺,都是急急忙忙下肚的。对她们来说,病人的健康或许就是新年最好的礼物。”

  尽管是大年三十,重症监护室仍旧24小时“不打烊”。光这一天,浙医二院滨江院区综合ICU就有11名医生、35名护士主动放弃阖家团圆,坚守在“生命一线”。“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把手机挂在脖子上,手机24小时不关机。各种监护仪器的每一次数字跳动、每一个声音发出,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一路小跑地赶到。”吴迪说,“为了不影响医生的工作,什么时候可以采访,什么时候默默记录,他们都会需要我们有临场应变能力。我通常不刻意去问,不过多干扰,等值班主任从病房里出来后,边走边沟通。”

  采访中,这样一幕让吴迪印象深刻:“老爷爷,我们要给你翻身了。看看手有没有力气好不好?来,我们动一动。”护士长曾妃和一名男护士正把病人抬起来。

  这位老爷爷已经80多岁了,由于无法自主呼吸,切开气管后就不能说话了,但大脑还有意识,还能认得了字。在帮老爷爷翻身、拍背的时候,老人家微微抬了抬肿胀的左手,看到老人“状态不错”,护士赶紧送来一个“气球”,算作新年礼物。仔细一看,原来是用白色医用手套吹起的类似手掌的“气球”,上面写着“早日康复”并画着一个笑脸。老爷爷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捏住气球,眼角有眼泪滚了出来。

  这一幕让吴迪红了眼眶,“ICU是个很封闭的空间,一些病人生命的最后一程,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是医护人员。在这里,医护人员还是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夜幕降临,采访亦接近尾声。“很感谢这样一次采访,让我学会珍惜,对生命抱有希望,生命才会回赠你希望。”吴迪真诚地说道。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张泽月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7007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