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方大曾和冯雪松这两个名字,您可能会感到些许陌生。2015年5月25日,笔者参加了中国记协召开的“冯雪松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座谈会”,并就“新闻工作者的时代精神”在会上作了发言。那是我第一次与冯雪松谋面,也是第一次听说“方大曾”这个名字。
从那时起,对这两代记者的关注便从未停止。在加入“寻找方大曾”公益活动的几年中,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使我备受感动和鼓舞。
方大曾,20世纪30年代我国杰出的新闻摄影记者、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七七事变”现场报道第一人,1937年9月年仅25岁时,失踪在抗日报道前线上,至今已有81载;冯雪松,央视高级编辑、纪录频道副总监,历时19年,锲而不舍,不辞辛劳,追踪采写方大曾事迹,发起“方大曾校园行”公益活动,以纪录片、系列图书、研究文章、巡回演讲等形式大力宣传方大曾,使这位战地名记者的形象重现公众视野,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追忆、敬仰和铭记,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相关领域的空白,对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和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作出了贡献。
放弃优裕生活,执着追求新闻理想
方大曾(1912.7—1937.9),原名方德曾,笔名“小方”(小表示谦逊,方为刚正之意),祖籍江苏无锡,1912年7月13日生于北京一个外交部职员家庭,有两个妹妹,家境富裕。他思想活跃,热心社会进步活动。1934年从中法大学经济系毕业后,与吴寄寒等人在天津组建中外新闻学社,并担任摄影记者。这一时期,他时常身背相机,深入城市与乡村,拍摄记录见闻,并在《申报》《世界知识》等刊物连续发表了《绥远的鸦片问题》《晋北煤业状况》《绥东前线视察记》等报道。其独特的视角和采写方式,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成为当时报道救亡爱国的名记者。
按照常理而论,方大曾家境殷实,又接受过良好教育,本可以选择过一种安稳优裕的生活,可他却偏偏爱上新闻这种艰苦职业,立志做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
奔赴卢沟桥前线,成为“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家住北平的方大曾英勇无畏,骑上自行车,第一时间赶到宛平、长辛店一带,亲赴卢沟桥前线,拍摄照片、采访官兵,最先报道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他在《世界知识》杂志发表的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被中外媒体广泛采用,成为世界详细了解中国抗战发端的第一手消息;他的专题摄影报道《我们为自己而抗战》《卫国捐躯》《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集宁防空演习》《日军炮火下之宛平城》等,相继被国内外各大报刊争相刊发。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抗战“第一照”的作者和“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
北平沦陷后,在范长江的推荐下,1937年8月,方大曾被上海《大公报》聘为战地特派员。此间,他陆续发表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从娘子关出雁门关》《平汉线北段的变化》等多篇战地通讯,并多次孤身一人前往激战前沿,拍摄了大量我军正面战场的珍贵照片,发出极有价值的独家新闻报道。1937年9月,时年25岁的方大曾奔赴当时战事最紧的保定进行采访。9月18日,他从河北蠡县寄出最后一篇战地通讯《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不幸失去音讯,湮没至今。此文于1937年9月30日在《大公报》刊发。
双栖技艺精湛,被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
方大曾喜爱摄影,他的第一部相机是母亲给买的,七块钱,这在当时并不便宜,他分外珍惜,苦练技艺。这位“驰骋长城内外,报道救亡爱国”的名记者,以摄影和通讯报道见长,与范长江、徐盈等当时的业界大家同负盛名,被后人誉为“中国的罗伯特·卡帕”。在创作最活跃的两三年间,他深入新闻现场,拍摄了近千幅摄影作品,其中很多佳作,在摄影技艺方面完全可以与其同时代的摄影大师布列松、何奈?布里、尤兰史?密斯齐的作品相媲美。
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方大曾把战场当现场,把现场当职场,始终坚持深入一线,贴近百姓。无论是烽火前沿、行军途中,还是穷乡僻壤、荒原大漠,或是街头巷尾、市井百态,他用手中的相机和笔,真实地记录人民的苦难和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图景。他积极参与战争、社会、民生等的拍摄和报道,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民众苦难的同情者、国家命运的关注者。
方大曾的文字报道与摄影报道,视角独到,见解深刻,思想独立,风格鲜明,可谓伯仲难分,同等精彩。
例如,他在长篇战地通讯《卢沟桥抗战记》中就有如此壮阔遒劲的表达:“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两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另外一处描述,也颇为真切生动:“一百个以上的炮弹落在这只有一方里的小县城中, 守城的营长 (金振中)坚决反对退出县城,他对于正在进行中的交涉感觉前途暗淡,同时日军已将平汉路铁桥占领,企图渡永定河以袭我后方。营长见战局危在千钧一发,乃命一连人用绳梯爬出城外,出了城的人,一部经卢沟桥绕至河西,一部则偷行至铁桥东端,这样两头夹攻,把敌人打退。士气之壮,真是闻所未闻。”
他的专题摄影报道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撰写通讯报道和拍摄新闻照片有机地相融合,使艺术摄影和报道摄影高度协调一致,以达到真实、鲜明、深刻、感人的效果。例如,《我们为自己而抗战》《卫国捐躯》《日军炮火下之宛平城》等系列专题摄影报道,影响深广,好评如潮。
方大曾专业造诣之深、作品水平之高,我们可以从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先生的评价中略见一斑:“方大曾有关‘卢沟桥事变’和抗战前线的一大批新闻照片,是对伟大的全民抗战的忠实纪录。它体现了抗日军民抵御外侮敌忾同仇的民族精神,鼓舞了士气和斗志,也保存了许多拍自第一现场的珍贵画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我们为历史上有过如此杰出的新闻摄影记者感到骄傲。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共赴前线采访,与范长江结下深厚友谊
范长江(1909.10—1970.10),原名范希天,1909年10月生于四川内江县赵家坝,生前采写过大量优秀的新闻报道作品。他是在国内报纸上公开如实报道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人;他是突破新闻封锁、向白区报道“西安事变”真相的第一位记者;他是国内以记者身份进入延安采访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并如实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情况的第一人。曾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我党杰出的新闻事业领导人,为我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1991年以他名字命名的 “范长江新闻奖”(该奖后于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成为“长江韬奋奖”),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至高荣誉。
方汉奇先生对方大曾和范长江二人的成就给予至高的赞誉:“方大曾和范长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
1936年12月初,范长江与方大曾二人相识于绥远前线,他们共同采访,撰写文章,结下了非常深厚的战友情谊。“卢沟桥事变”后,他们再次并肩作战,曾多次在一起共同撰文,共同冒着生命危险奔波在抗敌前线。范长江对方大曾精湛的专业能力和执着的职业精神大为赞赏,他曾在一文中提到:“被人叫为‘小方’的方大曾先生,在我们朋友心里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在《沉静了的绥边》一文中,范长江写道:“他(小方)在次日的清晨,要匹马翻阴山去陶林了。这是一次大胆壮丽的旅行。青年人的脑海中,只有光明与胜利的追求。所谓危险和艰难,我们容不得多加考虑,惊人的事业,总成功于常人不敢为之中。当夜我们已转上南去大同的火车,我们才不见了他硕大美丽的踪影。” 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失踪后,范长江曾多方长时间地寻找,直至解放以后,并撰文《忆小方》以示缅怀。
坚守新闻理想,为新时代鼓与呼
消失沉寂在历史的忘川七八十载、而今又得以重现的方大曾,不但未被人们遗忘,反而引起国内外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进而形成一股“方大曾热”。这充分表明,方大曾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毕生所追求和坚守的新闻理想、职业精神和爱国情怀却永远没有也不会过时,值得当今的新闻工作者用生命和激情去学习、去追寻、去实现。
方大曾用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树立的精神坐标,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是热爱祖国,眷念同胞。将浓浓的爱国情怀融入自己的新闻实践和作品中,以此同心共聚,感召世人。二是坚守理想,勇于担当。把生命当作火种,把理想当成事业,甘于敬业奉献,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三是深入一线,贴近百姓。忠实地记录历史,真实地反映现实,传递时代正声,表达民众心声。
方大曾的精神对今天的新闻人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与感召力量。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新闻人仍应坚守新闻理想,弘扬职业精神,更加贴近一线,记录历史,反映时代,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产品。(曼叶平)
原标题:人物 | 生命不朽 精神永存——方大曾新闻理想和职业精神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