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着“双11”第四条大“锦鲤”“欧气锦鲤”诞生,“锦鲤”活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至此,2018年四大“锦鲤”集齐,他们是出自偶像选秀节目的“事业锦鲤”杨超越、一剧成名的“顺心锦鲤”魏璎珞、收获奖品无数的“中国锦鲤”信小呆、成功赢得1111件礼品的“欧气锦鲤”“半**蔑”。
每当一个热门的“锦鲤抽奖”活动之后,在微信、微博等平台都会频频出现带有“锦鲤”字样的类似抽奖活动,并且关注度普遍不低,而且被大量转发。甚至有人把2018年称为“锦鲤年”,希望自己能成为“锦鲤”,然而并非所有“锦鲤”都是真的。
为了一探究竟,了解“锦鲤”和“锦鲤抽奖”的套路,《法制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锦鲤”噱头的前世今生
据记者了解,“转发锦鲤心想事成”的风潮已有数年。2013年,一条内容为“关注并转我子孙锦鲤图者,一月内必有好事发生”的微博一夜爆红,直到现在仍在被转发。
记者查阅发现,目前这一账号拥有粉丝1700多万,其每条微博转发、评论、点赞数动辄上万。
身披红金鱼鳞的锦鲤,寓意“鲤鱼跃龙门”的好运气,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此时的锦鲤,或可称之为封建迷信“电子化”,是一个有热度、有关注的话题。
不过,随着带有营销目的的转发抽奖出现并与“锦鲤”结合后,“锦鲤抽奖”产生了。而将“锦鲤抽奖”推向舆论焦点的是支付宝在今年国庆节前夕推出的抽奖活动,其微博称,使用支付宝跨境支付的用户可能随机“免单”。而转发这条微博则有可能成为“中国锦鲤”。紧接着,支付宝公布了一份阅读时长需要3分钟的礼单,瞬间引起轰动。
这一活动最终达到三百万转发量,单条微博阅读量2亿,而中奖微博用户@信小呆的微博账号短时间内拥有了数十万真实粉丝,由此可见“锦鲤抽奖”带来的营销效果。
“中国锦鲤”的产生并非“锦鲤抽奖”活动的结束,而是开始。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大小商家都趁着“锦鲤”热加入造“锦鲤”的活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锦鲤”噱头百试不爽。
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各种分类的“锦鲤”鱼龙混杂,倾巢而出。人们的电子产品被诸如“吃垮成都”的“成都锦鲤”、“吃喝玩乐”的“西安锦鲤”、“100家霸王餐”的杭州“锦鲤”、“球鞋锦鲤”“游戏锦鲤”等有关“锦鲤抽奖”的活动霸屏,类似活动多到根本无法统计。
时至今日,支付宝仍在推出新的“锦鲤”活动,追风者们也在不断策划制造出新的“锦鲤”,而同时人们的参与热情并未减退。
据记者查看,截至11月12日,有关“锦鲤”的众多微博话题中,仅“锦鲤抽奖”这个话题就已有1073万阅读量以及2.6万的讨论。
抽奖链接常无法查看
据记者了解,并非所有“锦鲤抽奖”都能出现“锦鲤”。
北京某大学学生会的李冰近日忙得不可开交,他在学生会主要负责外联工作。
原来,李冰所在的学生会有一个微信公众号,而最近他们也在公众号上发布了一个“锦鲤抽奖”的活动。
“近期‘锦鲤’活动热度极高,想借此热度进行一些抽奖活动,希望对公众号粉丝数增加有所帮助。”李冰说。
李冰告诉记者,在准备发布抽奖活动后,他连续几天去校外跑外联,找了包括美食、美发等多个商家合作。
“在谈好合作后,我们快速制作编辑了文案,并且第一时间发布出去,文章发布后转发量大增,粉丝数也有小幅上涨,但是在发布后第三天,这篇文章就显示‘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了。”李冰说。
李冰告诉记者,文章打不开后,他们试图联系参与的人发布道歉声明,并承诺奖品是真的,但是由于网页已打不开,抽奖已然无法进行,加之大批粉丝的流失,最后抽奖活动只能不了了之。
“最近准备再编辑一个方案,再发一次,时间设置短一些,争取在文章被屏蔽前抽奖。”李冰说。
北京某大学的大三学生李睿也碰到了同样的问题,不过李睿不是发布者,而是参与者。
李睿说:“我之前并不相信抽奖活动,但最近信小呆和‘欧气锦鲤’的事件让我忍不住想碰碰运气。”
李睿告诉记者,他参与的是一个许多同学都在转发的某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抽奖活动。
“我觉得身边转发的人那么多,而且这个公众号制作精良,值得信赖。加上只需关注和转发就可以参与抽奖,于是我就顺手转发了。”李睿说。
然而,让李睿意想不到的是在他转发的第二天,链接显示:“此账号已被屏蔽、内容无法查看”。“甚至在之后连这个公众号都无法找到,这个抽奖活动也就不了了之了。”李睿说。
抽奖套取个人信息
“锦鲤抽奖”活动不会出现“锦鲤”或许并不让人心烦,但如果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套取就另当别论了。
一名微博用户告诉记者,她在微博上转发了几个“锦鲤抽奖”的活动,有的获取抽奖资格需要填写手机号,她没有多想就填写了。
“此后的几天,我频繁接到骚扰电话,都是推销产品的,本来我没有和抽奖活动联系起来,但骚扰电话推销的产品和我参加的抽奖活动的奖品如出一辙。”这名微博用户说。
这名微博用户告诉记者,此后,只要遇到填写个人信息的抽奖,她就直接关闭跳过。
另一名微博用户也遇到过类似情况,不过她差点被套取了个人信息。
这名用户告诉记者,她参与了一个抽奖活动,活动内容是转发微博,中奖的人可获得200元红包。在参加抽奖活动的第二天,她就收到了抽奖活动发起人发来的中奖私信。私信中提示需要先添加QQ号才能领取红包福利,此外还需要点开一个网站完善个人信息。她在收到私信后添加了其中显示的QQ号。
“当我添加这个QQ时提示要求验证,而验证方式是我要先加另一个QQ,就这样,一步一步我加了不少的QQ。顿时感觉不对,我就给抽奖活动发起人私信,但并未得到回复,之后的一天再去寻找抽奖活动发起人时,对方已被封号。”这名用户说,“幸亏当时没有点开网站完善个人信息。”(记者 韩丹东)
“锦鲤抽奖”套路太多涉嫌违法
对话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 刘俊海
上海律师 王艳辉
《法制日报》记者 韩丹东
记者:“锦鲤抽奖”活动的大热导致近期出现了大量的抽奖活动,但其中隐藏着许多套路,如未能如期抽奖、套取个人信息等,对此您怎么看?
刘俊海:商家发布的活动里有真有假。假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真抽奖就是为了促销自己的商品,为消费者购物提供必要的动力。问题是,这些活动必须恪守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五万元。
如果商家的行为是假促销,需要看其行为是不是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有奖销售构成要件,判断是否属于破坏公平竞争秩序的行为。
王艳辉:商家的这些行为是失当的,部分行为存在违规现象,甚至有部分行为已经涉嫌刑事犯罪。例如,商家如果通过“锦鲤”中奖等借口要求“中奖者”支付邮费或其他明目费用达到一定金额的,就会涉嫌诈骗。
记者:抽奖活动渐渐成为商家的一种常见营销手段,市民应该如何辨别抽奖活动的真假,防止“被套路”?
刘俊海:市民应当提高警惕,减少遭遇套路的风险。求人不如求己,自我保护是最好、最有效的,也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方式。消费者要看好钱袋子,避免冲动,冲动是魔鬼,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却常有陷阱。另外,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记住二十八个字:“明明白白看广告,认认真真签合同,淡定从容存证据,依法理性去维权。”
王艳辉:首先,消费者应尽量到正规的网络购物平台购物,并仔细检查网站网址,预防“钓鱼网站”;其次,不要轻信任何中奖信息,在支付前应当谨慎核对支付信息以确保支付安全,若遭遇不明的支付请求立即报警。另外,在收到中奖信息后谨慎核对中奖情况,有必要时可与官方人员进行确认;最后,消费者要注重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在网络中透露个人信息、银行账户信息等关键信息,谨慎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账户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损失。还要注意的是,谨慎添加不明身份的好友,不要贪图小便宜,避免在网上或街头参加一些需要填写真实身份、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的抽奖、竞猜、促销送礼品等活动。
记者:在遭遇套路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该以何种方式维权?
王艳辉:首先,遭遇个人信息泄露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立即删除相关的个人信息或采取其他方式予以制止;其次,个人在遭遇套路后可向消协、市场监管、互联网相关管理机关进行投诉,若涉嫌犯罪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最后,如果有确切证据证明个人遭受了损失,还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进行民事赔偿。
原标题:“锦鲤抽奖”套路太多涉嫌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