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形式主义”不只体现在基层政务公号,现实中形形色色的政务APP,微信工作群等,同样让基层公务人员疲于应对。
据浙江广电新蓝网报道,2019年以来,为了给基层减负,浙江长兴开始对各类微信公众号进行清理整顿工作。4月19日起,该县220多个镇级、村级政务类微信公众号停止运营,停运政务公号数量占到全县微信公众号数量的80%。
长兴削减镇村政务公号,颇具现实针对性: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繁重、承担了大量不合理负担的现象,当下尤为普遍。而运维过多过滥的政务公号,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基层政务公号看似不起眼,实际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以长兴县李家巷镇为例,该镇的四个微信号,需要有四五个人专门运营,他们要做收集照片、资料等大量琐碎工作,这占据了基层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影响到了基层工作的正常运行。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基层政务公号大多“打卡晒成绩”,内容以工作动态为主,可看性低,内容低水平重复。非但如此,部分基层政务公号还存在功能定位不清晰、信息发布不严谨、建设运维不规范、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等突出问题。
这些沦为“指尖形式主义”的基层政务公号,显然背离了政务公号的初衷。到头来,它既不能服务公众,也不能给政府公信力加分。
而在融媒体时代,既要做好政务公开,又要避免新媒体的形式主义,建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就是关键。因此,长兴顺应“基层减负年”的要求,停运镇村级政务公号,不失为给基层工作人员松绑减压的切实举措。同时,也能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公号运营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精力用于基层实际工作,用在更多接地气的事情上,并在客观上有利于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宣传”效用。
就当下看,有些镇和村一级的政务APP、微信工作群等“掌上政务”,的确让基层公务人员疲于应对。
据南方周末报道,以政务APP为例,有些地方,“水利的、综治维稳的、垃圾分类的、走村入户的……”一个基层工作人员,手机上安装七八个政务客户端,是很平常的事。在工作中,基层干部需要分别打开多个客户端进行上报。甚至有些上级单位还强制下级安装自己开发的客户端,功能和内容与基层工作几乎都无关。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县级融媒体有着与民众的天然“亲近感”,因为更容易把民众的家长里短刊发出来。因此,如何真正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上通下达的功效,也就是各地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课题。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因而,走出单纯追求政务公号数量增长的误区,让乡镇、行政村等公务人员不疲于应付政务公号的运营,则是县级政府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也要建设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真正做到“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