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建生]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今天,全国三教办和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三教办在这里共同组织召开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年研讨会。对“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年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研讨,进一步推动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深入开展。
2015-11-02 14:04:01
[主持人]
出席今天研讨会的领导同志有: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同志,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贺胜同志,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同志,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张振华同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的专家学者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等杂志社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今天研讨会的还有天津市记协、天津日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今晚报社、天津广播电视台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参加过“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的天津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代表等。让我们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新闻界同行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5-11-02 14:06:27
[主持人]
请天津市记协主席、天津市“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刘凤银同志致辞。
2015-11-02 14:07:32
[天津市记协主席刘凤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界的同行,在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走过十年历程之际,全国三教办和市委宣传部、市三教办共同举办专题研讨会,是对天津新闻界的巨大鼓舞,也是对天津新闻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有力促进。借此机会,我代表天津市记协对各位领导、专家和新闻界同行莅临本次研讨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5-11-02 14:09:06
[刘凤银]
这些年来,天津新闻界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国记协的号召,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效促进了新闻报道整体水平和新闻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天津广播坚持十年的“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就是突出的代表。十年来,天津广播先后组织上百批记者走基层,近1600人次直接参与,这项活动已经步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轨道。
2015-11-02 14:11:07
[刘凤银]
十年来,这项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出精品、出人才。记得在天津广播“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五周年之际,翟惠生书记来津参会,对这项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具体指导。今天,翟惠生书记和中国记协的同志又在百忙之中来津参加十周年活动,我们再次感受到中国记协对天津新闻界的关怀和支持。我作为天津记协主席,一直感记在心,铭记在心,为此,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5-11-02 14:11:26
[主持人]
请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同志致辞。
2015-11-02 14:13:19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
尊敬的王部长、翟书记、老张台长,天津台的各位领导和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代表会议主办方中国记协参加这次研讨会,和各位领导同仁们共同探讨“走转改”的重要意义和实践经验。近年来,全国的新闻界都响应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部门倡导的“走转改”活动,积极践行、扎实推进,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2015-11-02 14:13:48
[王冬梅]
天津电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早在2006年全面铺开,并且坚持了十年之久,是在全国持续“走转改”时间最长、成效最显著的媒体之一。这种坚持非常了不起。刘云山同志指出在“走转改”活动中要注意把感性上升到理性思考,把好的实践成果转化为工作遵循,更好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指导实践。在“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周年之际举办这次研讨会,意义非常重要。
2015-11-02 14:14:42
[王冬梅]
“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鲜活实践、是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深化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规律的认识。天津电台在“百名记者在基层”的十年活动中,把这项活动打造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平台,成为深化对新闻宣传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抓手,不仅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节目质量,而且为全国媒体提供了值得推广的经验。五年前的今天举办了“百名记者在基层”五周年研讨会,与会的领导和同行们对天津电台的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记协同时也向全国推广了天津电台的经验。五年后的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天津的同行们更加深入的业务实践和理论探讨取得了更多和更新的成果。
2015-11-02 14:15:55
[王冬梅]
开展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是深化“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举措,也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进我国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中国记协和全国三教办在中宣部的直接领导下,积极推动“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和深化,每年都举办多次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并且派人到中央和地方媒体进行调研。去年,中国记协还在全国征集了“改文风”的优秀作品,邀请业界和学界的专家进行遴选和点评,出版了《新风扑面来》一书。在和天津电台及中央和地方媒体的交流中,我们看到新闻战线在发扬“走转改”精神、深化“走转改”活动中着力在几个方面下了功夫、见了成效:一是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上;二是把握基本国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三是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四是在培育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五是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感染力和吸引力上;六是在制度上、常态化上。
2015-11-02 14:17:41
[王冬梅]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的记者节,一年一度中国新闻奖的颁奖报告会也将在北京举行。记得,去年刘云山同志在会见获奖记者时强调“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希望天津广播电视台通过总结“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年来的经验,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对新闻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传播能力,把媒体队伍打造得越来越强、把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最后,我代表主办方感谢天津市委宣传部、市记协和天津广播电视台对本次研讨会做出的大量工作。谢谢各位!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2015-11-02 14:19:07
[主持人]
下面让我们通过视频短片了解一下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年走过的历程。
2015-11-02 14:19:34
[主持人]
下面请天津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英华同志做主题发言。
2015-11-02 14:22:51
[天津广播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英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今天,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天津市“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在这里共同举办“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年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天津广播电视台万克书记、王奕台长对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贺胜,以及我们的老朋友、老领导张振华领导,以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同仁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研讨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5-11-02 14:24:03
[李英华]
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一下我们开展“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年的历程: 一、在探索中前行。“百名记者在基层”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经过十年的探索,我们不断丰富内容、完善制度,使活动从单一的“百名记者在基层——小分队采访”,发展到五个系列,并给这五个系列赋予不同的定位与分工——
2015-11-02 14:25:10
[李英华]
1、“百名记者在基层——小分队采访”还是一个引领和示范作用,有领队、有主题,全台混合编队,走出大城市,到艰苦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2、“百名记者在基层——360行生活大体验”以本市为主,选择平时就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又注意不到的平凡的岗位,编辑记者和主持人甚至包括技术和行政管理人员,目的是全程体验、全员覆盖;
2015-11-02 14:25:42
[李英华]
3、“百名记者在基层——基层写真”是一个常设栏目,旨在使记者走基层不停留在活动层面,而是体现在日常报道中,变为自觉的行动,使之常态化、制度化;4、“百名记者在基层——系列报道”是根据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组织的专题性采访,如“走进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等,目的是结合重点报道提升队伍素质;5、“百名记者在基层——新兵训练营”,上好新职工入台的第一课——到基层去,打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基,成为讲政治、听指挥、懂规矩、守纪律的新闻人。
2015-11-02 14:26:26
[李英华]
二、在磨砺中成长。“百名记者在基层”十年的前行之路绝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路上充满了风险与曲折,但是,我们的领队和队员们都冲破重重险关,在磨砺中成长、砥砺前行。
2015-11-02 14:27:05
[李英华]
十年中,我们遇到了50年未遇的暴风雪,到达了中国最北部零下40度的漠河北极村;遇到了地震后的泥石流和塌方,遭遇了7个小时的西汉公路(西安——汉中)大堵车;体验了西藏高原的缺氧和贫困孩子家中“炕上虫子爬、脸上冷风吹”的生活状况,还有许多许多,也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和特殊情况的处理中,才成长起我们的领队、“百名记者在基层”的带头人,也才有了10年11次走基层和担任领队的王芳、有了一遇到突发事件就被想起的王敬轩、李静,有了以认真、严格著称的领队刘凯、王栋、彭丹、周滨、陈凌云、崔昕昕、刘军、朱旭、李志强。还有一批默默无闻的组织者:杨惠、牛予冬、王晓彤、马赤农,他们选点定位、调兵遣将、审稿排单,在磨砺中增长了才干与能力。
2015-11-02 14:27:36
[李英华]
十年中,我们队员的足迹从青藏高原到内蒙古大草原,从甘肃、陕西的黄土地到北大荒,从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海、深圳到中东部地区,从一个个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到火热的重点建设工地、工厂、军营、学校和医院,特别是在本市的采访体验活动中,更是遍布全市各行各业、各个角落,尤其是在“‘和你在一起’与‘劳动最光荣’百名播音员主持人基层体验”中,主持人林媛媛、一丁、白刚当了三天快递员,崔健、浩然、杨帆凌晨3点登上超市配送中心的送货车,大卫、宋歌、天月与医生和艾滋病患者零距离接触,小磊、戈阳、灏桢走进天津市养老院,王峙、郝娟、刘芳、宇菲、王野等与环卫工人一起扫厕所、清垃圾,他们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播音主持更有温度。
2015-11-02 14:28:01
[李英华]
三、在坚守中收获。一项活动,能够坚持十年,106批,1590人次,有总台领导的支持,有市委宣传部、市记协的肯定,更有中国记协,特别是翟惠生书记和冬梅书记的关注与勉励,才使我们尝到了“脚踩坚实大地,扎根人民生活,讲好中国故事”的甜头,也才有了坚守中的收获。
2015-11-02 14:28:30
[李英华]
收获一:完善了“百名记者在基层”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订了《“百名记者在基层”工作流程》、《“百名记者在基层”经费标准和报销规定》和《新兵训练营守则管理条例》等,使“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2015-11-02 14:28:55
[李英华]
收获二:记者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成为常态,涌现出一大批主动深入一线采访体验,讲好中国故事的好记者好编辑和播音员主持人。2008年汶川地震后,记者范屹先后7次深入灾区,冒着强烈余震坚持采访。2012年夏天,一场大暴雨,造成南开区津河附近堤岸一处突然溃堤,记者李叶连续4个小时站在决堤口,泡在水里采访抢险者,用话筒记录了抢险的全过程。在今年“8.12”事故报道中,更是涌现出孙昭荣、陈彤、翟婧秋、张颖、高鹏、郑毅、张歆、周萌、王瑞等冲在一线的好记者和感情真挚的播音主持隋怡、大卫、张鹏、郝娟、孙阳、赵巍。在日常报道中,也锻炼出一批深入采访,讲出好故事的记者:宋震、张清淼、刘长虹、范静、任静、赵磊、郑璐……
2015-11-02 14:29:23
[李英华]
收获三:广播影响力不断提升,节目连续获得大奖。截至目前,天津广播共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1个,15人摘得 “金话筒”奖,连续九届10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七年荣获全国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金鹿综合大奖)。时光荏苒,初心不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的要求,我们还会继续坚持走基层,坚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为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谱写“十三五”规划的新篇章,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2015-11-02 14:30:01
[主持人]
下面请“百名记者在基层”的亲历者、编辑记者代表们和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收获。首先请王芳同志发言。
2015-11-02 14:31:00
[王芳]
各位领导、嘉宾,同事们,大家好!说来非常巧,我参与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年,十年前第一批和十年后刚刚完成的这第106批,我都有幸参与其中。我亲历了这项活动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十年间,我参加了十一次走基层活动,其中九次领队。从这些次领队经历中,我得到了锻炼,收获了成长,也深深体味着领队之道。
2015-11-02 14:32:11
[王芳]
我感觉最深的第一点是,领队首先要业务过硬。这点还得从我不是领队的时候说起。第一次走基层,我们到太行山深处的涉县天铁集团采访。刚到天铁的第一天,要求我们每个小分队成员口播一段来到天铁后的第一感受。领队崔涛老师听了我们每个人的录音,为我们分析声音特点,从音量到语气的把握都严格把关……她指出我的声音面貌虽然比较朴实,但是吐字时,嘴唇力量不足,显得过于随意,建议我今后注意练习。我第一次发现,一条口播,几句简单的话,要想说好竟然不那么容易。
2015-11-02 14:32:48
[王芳]
这次经历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它让我深刻意识到,领队首先应该是业务上的老师。因此,每次带队我都注意,尽可能给队员们多讲些业务知识和经验。记得在一次走基层时,我们需要采访中国女排主教练王宝泉,由于是国际比赛,驻地酒店不允许记者进入,我们混进之后,又被赶出了房间。同事想要撤退,我却以老记者“死缠烂打”的经验告诉她坚持,拉着她躲到女厕所,等到管理员走了,又再次回到房间完成了采访。
2015-11-02 14:33:36
[王芳]
第二点体会:除了传授采访经验,领队还要善于引导大家深入思考。走基层的过程,是个思索的过程。领队不仅是队伍的组织者,还要引领大家透过现象看本质,把走基层的更深层意义传递给队员。汶川地震后,我和同事们一起到震区宁强、略阳采访。当我到达一个偏远的小村,简陋的村委会黑板报上的一则通告引起我的注意,内容是关于村民如何享受新农合医疗的政策解读。当时我特别震撼:在如此偏僻的一个甚至只有一、两户人家的小山村,国家的政策依然可以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位!我不得不对我们政府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点赞。从这小小的黑板报上的一则通告,我们应该可以思索出一些答案。就这样,我一边走,一边想,一边和队员们交流,引导同伴不仅走在路上,更思考在路上。
2015-11-02 14:34:08
[王芳]
第三点体会,要做一个有“情”的领队。这个“情”,就是对于基层群众的感情。我第一次去天铁走基层,领队就引导我们,去采访普通的职工,当我们一个同事采访到一个炉前工,看到他手上被铁水烫的都是疤痕的时候,她流泪了,写出了报道《炉前工人的手》。这是有了这段经历,在后来的每次领队中,我都尽可能安排队员和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的主持人走基层回来之后,都对自己体验的那个行业的劳动者有了特别深厚的感情。我想这就是我们走基层的意义所在,培养媒体人与广大群众的“鱼水”深情。
2015-11-02 14:35:12
[王芳]
十年基层行,从普通队员到领队,现在又在宣传管理部具体负责组织策划每一次的走基层活动,我深感责任越来越重。我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为让这项活动继续走向深入,进一步加强新闻队伍思想和作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11-02 14:35:36
[主持人]
下面请大卫同志发言。
2015-11-02 14:36:50
[大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大家好!我是新闻广播的主持人大卫。2014年11月,我参加了“和你在一起”百名播音员主持人基层体验活动。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和经历。我们的点位是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感染二科,又叫“性病艾滋病研究所”体验的故事。
2015-11-02 14:37:34
[大卫]
这里是本市唯一收治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医疗机构。说实话,如果不是参加基层体验,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踏进这里的大门。我们的体验点位是护士站、查房医生和门诊。在这当中最具挑战的就是体验门诊的就医流程。因为我要隐瞒自己媒体人的真实身份,在门诊当中与大量艾滋病毒感染者零距离接触。
2015-11-02 14:38:13
[大卫]
虽然在出发前,我查阅了大量有关艾滋病防治的知识,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嘀咕。门诊室给我准备了一把椅子,从门诊室门口到就诊椅子,短短几步路,我走的特别轻,生怕地面上的细菌、病毒会飞到我的皮肤上,钻进我的肉里。我下意识的想抹一抹上面的灰,突然意识到这是艾滋病门诊的凳子!我的手像触电般立刻缩回来,脑门上瞬间沁出一层细汗。旁边的护士注意到这一切,走过来低声对我说“放心吧,给你消过毒了”。我这才拘谨地坐下。有一段小插曲,一位患者向我走来,问我:你新来的吧?尽管我戴着口罩,也知道飞沫这种途径不会传播病毒,但身体还是不由自主地向后躲了很远。
2015-11-02 14:38:49
[大卫]
面对如此重要的工作岗位和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环境,这里的医护人员表现的却很平淡。他们认为:作为医护人员,再苦再难,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尽全力挽救病人的生命,给那些艾滋病毒携带者活下去的勇气。在这平淡的背后,蕴含着医护人员不平凡的付出: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医护人员从上班进单位,到下班回到家,练就了一整天“滴水不进”的“功夫”,他们自嘲是一群“骆驼”;为给晚期艾滋病人输液,护士们要冒险摘下手套,用手指在溃烂的肢体上寻找可输液的地方;为了防止自身从外界带入的细菌对病房里那些抵抗力极弱的病人造成危害,他们用高倍消毒液反复洗手,每次最少要洗六遍!女护士的手,被消毒液“咬”的遍布皲裂。
2015-11-02 14:39:26
[大卫]
感染二科的齐医生告诉我,艾滋病毒携带者并非“定时炸弹”,在国家治疗艾滋病药物免费的政策关怀下,只要维持好自身免疫力,完全可以和我们健康人一样享受人生。可是,现实却很尴尬:一位病毒携带者告诉我,“我不怕艾滋病,我怕大伙儿的白眼儿,那滋味比死还让人难受!”还有一位病毒携带者告诉我,他的一位病友不小心把治疗艾滋病药药瓶带到了单位,被同事发现了。吃完午饭回到办公室,偌大的办公大厅里空无一人。老板很无奈地对他说,你必须辞职,因为你是艾滋病人。你不辞职,大家就集体炒我这个老板的鱿鱼,我求求你了,你走吧。
2015-11-02 14:40:00
[大卫]
在“感染二科”我见到一位志愿者叫阿勇,阿勇是健康人,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他白天上班,晚上到酒吧等地,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免费发放安全套,把具有早期症状但耻于就医的病毒携带者带到感染二科,建立治疗档案。阿勇还自费为一些没有收入来源的艾滋病毒携带者解决食宿,与其他义工一道帮助他们找工作,努力融入社会。
2015-11-02 14:40:27
[大卫]
了解越深,恐惧感渐渐变成平常心,同情心。在那次基层体验的最后一天,恰逢世界艾滋病日,我们几位主持人在和平区金街和一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握手、拥抱。我想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打消人们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恐惧,呼唤全社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消除社会偏见,给予艾滋病携带者更多的理解、包容和同情。这是媒体的责任,也是主持人的责任。感谢基层体验,让我有机会走进了艾滋病毒感染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内心世界!在感受他们喜怒哀乐的同时,也让我收获了爱心、责任和成长。
2015-11-02 14:40:49
[主持人]
下面请张清淼同志发言。
2015-11-02 14:41:42
[张清淼]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滨海广播记者张清淼,从事记者工作已经11年。期间,我多次参加“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深入到部队、工厂、医院等地进行调研采访。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体会是:好稿是这样炼成的。
2015-11-02 14:42:08
[张清淼]
2013年4月,在天津市卫计委举行的一次新闻通气会上,我得到了一条线索:2009年,天津市成立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4年的时间,通过这个独立的第三方组织的调解,使得天津市的医疗纠纷案件明显下降,调解成功率达87.9%。我敏锐地感觉到,当今社会,医患双方矛盾突出,这样一个第三方中立机构的出现,有效地将医患矛盾化解在基层,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话题。随后,我将这线索汇报给频道领导,并在广播《基层写真》栏目选题会上做了汇报。选题会上,审稿组的要求是:这篇报道要想写好,决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跟住一起纠纷,通过这起纠纷把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真正内涵表现出来。
2015-11-02 14:42:42
[张清淼]
3个月后的2013年7月,我跟着医调委的调解员对医患纠纷案件作跟踪采访,正赶上天津市某大型医院因治疗不当致人死亡,于是医患双方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医患双方意见始终不一致,案件几度停滞不前。但是,我没有轻言放弃,不断和医调委及医患双方进行沟通。最终,僵持了三个月之久的案件最终以医方负主要责任,赔付患方40.1万元和平解决。在这三个月中,我全程跟随并记录了案件的全过程。
2015-11-02 14:43:07
[张清淼]
第一版稿件完成后,我将稿子拿到《基层写真》栏目碰头会上进行讨论。由于医患双方都不愿意接受采访,在第一版稿件中,所谈的内容并不十分充分,录音素材只有一方的。台领导对稿件内容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我一定要对医患双方进行充分的采访,挖掘细节,在矛盾冲突中讲好故事。如何让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医患双方向我说出心里话呢?在纠纷调解过程中,我多次到患方家中看望他们,也和一方代表交朋友。时间长了,我在他们眼中已经从记者变为朋友。在一次次交谈中,心结逐渐打开,听到很多掏心窝的肺腑之言。
2015-11-02 14:43:31
[张清淼]
在第二次《基层写真》审稿会上,审稿小组认为,稿子在结构上已经很完整,但还在表现独立调解人的人文关怀方面还缺少细节。稿子的重心不是简单表现在谁是谁非,而是要体现这一机制的公平正义,调解人的尽心竭力。于是,我跟随调解员到现场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不怕浪费时间和精力,随时用采访机记录调解现场的冲突、进展和冷场,真正记录下了他们在矛盾的漩涡中的坚守和内心深处的良知。
2015-11-02 14:43:51
[张清淼]
经过三个多月的跟踪采访,《基层写真》审稿会的多次修改,新闻专稿《一波三折,一桩医疗纠纷终于妥善解决》最终呈现在听众面前,这篇稿件切中当前社会热点,选题典型、文风朴实、细节生动,记录了我们这个日趋复杂,利益多元化的世界依法依规进程的脚步,社会反响强烈,在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评奖中,荣获广播专题类一等奖。这篇稿件的成功,得益于常态化的《基层写真》审稿机制,抓住好的典型,审稿小组悉心指导,高标准要求。它还得益于“走转改”,它使我深感新闻的根在基层,只有扎根基层,“吃透两头”,深入调研,才能扑捉具有时代特点的素材,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报道。
2015-11-02 14:44:59
[主持人]
下面请吴震巧同志发言。
2015-11-02 14:46:07
[吴震巧]
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我要跟大家汇报的是“用声音雕刻故事,用脚步记录时代”。
2015-11-02 14:46:37
[吴震巧]
广播剧是集声音之大成的艺术。广播人在对声音分分秒秒的雕刻中,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记录着时代脉搏,反映着时代强音,讴歌着时代巨变。1996年,广播剧被列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以来,天津广播的广播剧创作集体始终以为天津文艺宣传工程添砖加瓦为职责,以连续摘取“五个一工程”桂冠为目标,以形成天津广播剧创作风格和特色为标志,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奋斗、探索和实践。去年,《重整河山待后生》更是在广播剧中拔得头筹,创造了“十部戏,九连冠”的辉煌成绩。
2015-11-02 14:47:17
[吴震巧]
作为一名记者,基本的生存状态是追问,追问事实真相,追讨公平正义,追寻人心所想,同时作为一名编剧,这种追问就从新闻的真实转化为戏剧的真实。每个编剧都在心里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这个情节合理吗?真实吗?而唯一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方式,就是深入基层、融入生活。只有把自己完全放在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只有亲自接触了故事里的那些人物,和他们对话,听他们的口音,干他们的工作,过他们的日子,甚至最后自己变成那个场景里的人,写出来的剧本才能真正成为一剧之本。
2015-11-02 14:47:35
[吴震巧]
2014年恰逢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诞辰100周年,为此,我们创作了广播剧《重整河山待后生》,从骆玉笙7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截取了最为辉煌的一段——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主题歌这一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塑造了一个“扬民族之长,抒时代之音”的民间艺术家形象,展现了骆玉笙以歌传情激励人们勿忘国耻的爱国情怀,大力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11-02 14:47:58
[吴震巧]
为深入了解骆老一生的传奇经历,编剧沿着当年她南下演出的足迹,走访与她合作过的业内人士、看过她演出的老观众后代、为她制作过演出大鼓的非遗民间手工艺作坊,寻访她曾经演出过的梨园茶舍。走访了安徽、江苏等地的群艺馆,在走基层的过程中,通过对老观众、老朋友的后代等历史见证人的深入采访,了解骆老在南方闯荡时的酸甜苦辣,再现她跌宕起伏的艺术人生,为创作本剧积累素材。
2015-11-02 14:48:19
[吴震巧]
除此以外,天津广播近几年创作的《中国钟》、《秒针上的较量》、《白方礼》、《布基兰小站的紧急停车》《老师,妈妈》《化工先驱范旭东》、《甜瓜园里的甜蜜生活》、《天鹅之歌》等等,每部戏都经历了主创人员体验生活的过程,小说广播的编辑、记者、主持人始终坚持走基层,更为广播剧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天津海鸥工业园,广播剧编导亲眼见到了我们自主研发的双陀飞轮手表,录制到秒针放大的嘀嗒声;在塘沽大梁庄渡口,我们凌晨5点出发,冒雪采访海河上最后一批摆渡人的生活;天津盐厂、碱厂的工作人员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盐和碱的生产过程;作为“非遗”系列的开篇之作,“老美华”一直是天津人心目中的经典,小说广播跟随一双鞋的生产加工过程,从鞋样开始,亲历衲底、绱鞋、烘干等20多道工序,直至摆上柜台,用话筒和声音记录下一双鞋不平凡的诞生,更了解到老字号在经济大潮中如何超越自己,焕发新的生机。
2015-11-02 14:48:57
[吴震巧]
可以说,“五个一工程”奖是政治导向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在这面旗帜的引领下,广播剧人用声音雕刻故事,用脚步记录时代,我们早已出发,也将一直在路上。
2015-11-02 14:49:12
[主持人]
感谢四位编辑记者代表与我们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的收获和体会。下面请专家学者发言。首先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系主任吕艺教授发言。
2015-11-02 14:51:41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系主任吕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五年前,我曾经来到这里,学习和参考。五年之后,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天津广播又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我一直思考的是“为什么”的问题。沿着这样的思路,我有一些个人的看法。我发言的题目是“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开创主流媒体发展新局面,写在天津广播‘百名记者在基层'十周年之际”。
2015-11-02 14:53:29
[吕艺]
十周年的坚持实属不易,不是每个新闻媒体都能像天津广播这样把这项源于相响应中宣部和中国记协号召,并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的创新性活动不间断,而且有系统地坚持如此之久。更让我们甚感欣慰的是天津广播在坚持这项活动十周年的今天,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日渐壮大,后继人才成批涌现。这就促进我们思考天津广播为什么能坚持得这么长久,他们坚持的究竟是什么。
2015-11-02 14:55:00
[吕艺]
我个人以为,只有来自于内部的质量,切合自身的发展需求,这项活动才有长久持续的可能和价值。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天津广播十年来所坚持的不只是一个政治范畴的要求,更是来自于新闻传播规律的召唤。
2015-11-02 14:55:47
[吕艺]
回顾十年来我党在宣传和新闻领域提倡的“三贴近”原则,所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走转改”活动,以及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中的第六条和习总书记的多次指示,倡导全国新闻单位更自觉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传播规律都是其中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完成党和国家给予的新闻宣传任务,新闻媒体自身才有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可能。
2015-11-02 14:58:43
[吕艺]
基于天津广播的经验,我个人以为对新闻同行至少有三点重要启示:
2015-11-02 14:59:33
[吕艺]
第一,如何打造主流媒体地位。当今时代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优势,各种新兴媒体纷至沓来,传统主流媒体面临严峻挑战,原有的媒体生态和媒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这样的形势,传统媒体必须与新兴媒体进行媒体融合,才是唯一可行的发展道路。
2015-11-02 14:59:54
[吕艺]
但是,媒体融合绝不意味着新兴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更不意味着主流媒体自觉和不自觉地向新兴媒体示弱并不断被边缘化。新闻在任何时候都不因为技术而妥协,因为新闻传播与生俱来的观察、守望和引导社会以及大众的功能是不可能被没有主体意识的光电和网络技术所取代。要说规律,这也是新闻传播的规律之一。因此,我们的主流媒体首先需要的是在新闻这一主业上做大做强,为社会和大众提供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新闻产品。在此基础之上,再恰当地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提供更好服务,这才是打造更为强大主流媒体地位的可行之道。
2015-11-02 15:00:53
[吕艺]
主流媒体如何在新闻主业上做大做强?这就必须切实回归和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深入基层,走近生活,这样就不仅能够源源不断地创作和提供真实反映社会发展状况、贴近群众生活的高质量新闻产品,也能够实际了解群众当下常用的信息传播渠道和工具,以及他们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运用先进的新闻传播技术和手段,有的放矢。通过开展“百名记者在基层”,天津广播事实上正是很好地做到这些。因此,这十年来他们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金话筒奖等等,主流媒体地位随之不断提升。这一经验值得其他媒体同行借鉴。
2015-11-02 15:01:41
[吕艺]
第二、如何获得经济实力的增长。任何时候,新闻机构的生存发展和新闻产品的生产都必须以经济基础为后盾,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认识。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从不否认。早在一百多年前,革命导师马克思就提到只有编辑部能够以后一期跟着前一期、间隔时间更短的出版,这个企业才会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即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而在经济方面也才会有很大的增长。
2015-11-02 15:02:54
[吕艺]
对于天津广播现在的经济实力,我想仅从十年来在“百名记者在基层”这一项活动中持续不断的投入,以及机构实际良好的硬件设施就不难得出大体的结论。对于我国主流媒体未来的经济来源或者发展模式,现在有种种判断,也有种种揣测,对于未来之事,我们不加评论。但是,对比物质产品的生活,产品质量不断创新才是企业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最终做大做强的唯一源泉。
2015-11-02 15:04:56
[吕艺]
正如比尔·盖茨如果没有个人在计算机领域的诸多发明和优质产品就不会成为世界首富。乔布斯如果没有在苹果手机上的发明创造,苹果手机就不会风靡全球。精神产品的生产也是如此。如果主流媒体只是追求经济诉求,就是舍本逐末。长此以往,不仅因为精神产品的质量低劣而失去资金投入的价值,导致经济基础的崩溃,甚至媒体和个人还有可能受经济力量的驱使,走上不归之路。
2015-11-02 15:05:35
[吕艺]
天津电台连续十年开展“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在经济层面所显示的正是紧紧抓住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个根本,继而提升产品价值和延伸产品的价值链,从而使得自己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这同样值得其他媒体借鉴。
2015-11-02 15:06:18
[吕艺]
第三、如何培养人才队伍。任何事业长久,甚至永续发展都需要高质量和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但现在时常听到新闻传播和媒体领导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好管、难成才。其实青年人最纯洁向上,最怀有理想憧憬,也最有可塑性。因此,从来没有不好的青年,只有不够高明的领导方式和培养方法。
2015-11-02 15:07:25
[吕艺]
从教育者的角度观察,我个人以为当前在新闻传播后继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面,时常存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疏离、概念与实践脱节。于是,正确的理念时常被视为空洞的说教,谆谆教诲就被当作老调重弹。天津广播开展的“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给我们指出了道路和方式,就是让年轻记者编辑走入基层、走入生活、贴近每一个具体群众,让他们实际感受中国的现状、进步与布局。再由立场坚定、见解深刻、业务精神的资深前辈从旁帮助指导,这样中国国情就不再只是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不再只是口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再只是记忆中的24个字,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就不再只是文件,而有关新闻业务的各种技术也就不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这样我们所期待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就能在实践锻炼的基础上完美地融合起来,我们所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就能在思想、作风、精神、情感和专业等各个方面得到应有的洗涤和历练。
2015-11-02 15:08:56
[吕艺]
总而言之,十年的坚持,天津广播已经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之上取得了难能可贵的成果与经验。我们相信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天津广播未来必定会取得更为辉煌的业绩与成就。衷心祝愿天津广播和每一个工作者个人前程远大、事业发达!谢谢!
2015-11-02 15:09:22
[主持人]
下面请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部长高晓虹教授发言。
2015-11-02 15:09:43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部长高晓虹]
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天津广播“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周年研讨会。十年过去,天津广播走过了一段辉煌的发展道路。结合前面的短片和材料,谈谈我的感受。
2015-11-02 15:10:37
[高晓虹]
第一、“百名记者在基层”声势大、站位高、铸造了合格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十年来,天津广播的“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中有一系列相关报道,贯穿在各个频道、栏目中,报道形式包括录音报道、联线报道、简讯、嘉宾访谈等各方面,通过宏观解读和微观的结合、地区发展与个性变化的互现、固定栏目与专栏系列相互搭配的设计、专家学者与普通百姓的观点描述,打造了立体网络,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在刚刚播放的专题片中看到,天津广播派出了多路采访团队分赴基层,进行了声势浩大的采访报道活动。这也是地方主流媒体记者直接面向基层干部群众的集中亮相。
2015-11-02 15:11:36
[高晓虹]
正如刚才天津广播的几位记者讲到的,采访团队走村串户、跋山涉水,深入到田间、工地、村镇院落、校园街道,倾听群众的声音,采集鲜活的素材,捕捉最感人的画面,记录最生动的话语。他们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赢得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扬。我特别注意到,在这支队伍中,既有领导,也有新兵。大家在采访中不分职位高低,良好的精神状态、深入采访作风,不仅为自己,也为单位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展示了新时期天津新闻队伍的面貌和风采。
2015-11-02 15:12:41
[高晓虹]
第二、天津广播在“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与发扬。记者们走出办公室,在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过程中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识中国国情,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天津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基层”二字做文章,让记者深入到百姓中间,了解百姓真正的生活,为他们创造磨炼思想、洗涤心灵的机会,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也为全国树立了榜样。
2015-11-02 15:13:24
[高晓虹]
第三、以宏观主题报道为载体,体现地方主流媒体的深度与视野。一个名牌节目的红火时间不过三五年,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多媒介并存、节目样式日新月异的年代,很多节目都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天津广播的“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整整坚持十年,而且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甚至成为当代天津的一面镜子,融入到当地百姓的生活当中。
2015-11-02 15:14:00
[高晓虹]
十年之间,天津广播通过五大系列活动,全面报道本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医疗卫生、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区域发展、城乡统筹等等多个方面,立意深远,而且主题宏大。报道不仅聚焦各个领域如何实现发展目标,也在努力将党和政府的长远计划及所作所为与百姓生活的改变和提升联系起来,政治经济文化大事也是我们面对的有关知情权、受教育权、米袋子、菜篮子等等小事情。“百名记者在基层”主题报告立意宏观,以民间发现为传播载体,通过关注普通百姓的十年故事,把个人对事业的执着、对生活的热情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大概念中,把变化融入到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中,也搭建了上下交流的沟通平台,疏通人民内部的多元舆论,彰显地方主流媒体的眼界与担当。
2015-11-02 15:15:03
[高晓虹]
第四、以微观民生案例为支撑,回应天津各界的关切与期盼。活动开展期间,恰逢我国“十二五”开局发展之年,五年规划的核心从追求国强到追求民富。如何在“走转改”中发现战略思路与民生现实的切合点,反映从国强到民富的转变,也成为“百名记者在基层”的内容特点。编辑记者们尝试用鲜活的典型和身边的事例为抓手,通过一个个人物和故事做文章,广播稿件围绕群众关切的主题,从小视角入手展现大主题,田间地头小人物也可以从广播中听到自己的名字,明显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走出了以往主题宣传大而硬的老套路。巧妙运用“小与软”,被报道赋予了生命,使得其人、其事、其变化生动可感,增强了传播的有效性。
2015-11-02 15:16:30
[高晓虹]
第五、以转变传播观念为路径,掌握基层舆论引导的原则与方法。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媒体舆论场、新闻媒体舆论场、口头传播舆论场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舆论信息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网络舆论的社会动员力越来越强大,主流声音的舆论引导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回顾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的十年时间,无论观念,还是技术,都是升级换代最为快速的十年,也是精品不断推陈出新的十年,逐渐形成了以老牌新闻节目为龙头、新内容、新样态百花齐放、各有特色的新局面,如何凝聚共识,这是新闻战线的同仁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2015-11-02 15:17:25
[高晓虹]
在对创新的认识和实践上,不仅要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完成信息传播的流程再造与观念转型,也要坚持原则、审时度势,围绕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找准思想共鸣点,化解矛盾冲突点,把握引导实效,抢占舆论的制高点。
2015-11-02 15:18:55
[高晓虹]
在信息流通无所不在、舆论格局愈发多元的今天,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有许多机会应运而生。立足“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今天的研讨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如何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拿出新思路、找出新办法、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主题和样态布局,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品格发扬光大,这是学界、业界共同面临的问题。我们也非常期待天津广播电视台可以成为这一尝试的先行者,采写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深度的新闻故事,开拓新闻报道的新纪元。谢谢大家!
2015-11-02 15:19:17
[主持人]
下面请国家广电总局专家组专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台长张振华同志发言。
2015-11-02 15:19:42
[国家广电总局专家组专家、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台长张振华]
非常高兴再次来到天津广播电视台参加这次主题研讨活动。在我的印象当中,天津广播电视台从新闻宣传、事业建设、队伍建设到经营管理,各项指标都处在中国广播的第一方阵。我想这源于天津广播人是永不满足、充满事业激情、充满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团队。
2015-11-02 15:20:35
[张振华]
谈到创造力,当年我曾经参加过他们创办的“天津区县联盟广播”,坚持了十年的“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又是一个创造。这个创造的重要意义在于体现了关于新闻工作基本规律的两条普遍性经验,一是深入基层是造就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必由之路;二是深入基层是激活新闻报道的必由之路。
2015-11-02 15:21:03
[张振华]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极其深刻。无论是屈原的《离骚》,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还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成就这些千古名篇的首先不是华辞丽藻,而是作者的情怀与情操,气节与境界。这才是铸就这些名诗名赋的不朽灵魂。做新闻报道也是如此。如果新闻记者没有一定的思想境界和思想情操,光凭一枝妙笔,也很难做出感人的节目。
2015-11-02 15:21:53
[张振华]
卢梭说:“我的第一位哲学老师是我的双腿”。我理解的意思是说,他的哲学成就首先得益于他迈开双腿对社会所做的认真体察。新闻工作更是如此,即便是新闻大家范长江或斯诺,如果当年他们不深入大西北及延安,不接触中国的居民,也一定写不出《中国西北角》和《西行漫记》。所以衡量记者的一个最起码的指标,首先是看他肯不肯下到基层去。
2015-11-02 15:22:20
[张振华]
但仅仅下去是不够的。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确,一个对人民及其生存的土地没有情感的人,一个永远不会被感动的人,他的作品必定也永远不会感动别人。对新闻记者而言,感情是感知生活的第一味觉,也是成就一篇优秀新闻作品的灵魂和基因。就像穆青同志,如果他对兰考人民的贫困生活缺乏同情,对焦裕禄立志改变兰考贫困面貌的忘我精神缺乏敬意,他就发现不了焦裕禄,即便发现了也难于写出那样有血有肉、感人肺腑的经典之作。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天津电台这些年播出的,让听众留下深刻记忆的,听了以后能够被感动的作品,首先恐怕是记者用脚写出来的,但更是通过所历、所感,用心、用情写出来的。
2015-11-02 15:23:10
[张振华]
毛泽东同志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王朔在他的《新狂人日记》里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媒体,其次才是人民”。的确,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老老实实向他们学习。新闻工作者不会个个都是完人,但新闻工作这个职业又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相对完备的人格,如此才能通过自已的作品引导人们走向积极。
2015-11-02 15:23:45
[张振华]
那么如何完善自己呢?方法之一自然是读书。“读政治书可以养大气,读业务书可以养才气,读文学书可以陶冶性情,读史书可以明智,读诸子家可以知圆行方”。但不容否认,社会是另一所综合大学,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当我们面对天津那位拒收残疾人车费的出租司机,听他淡淡地说出“我不伟大,我只是赚钱比你容易”这句话的时候,当天津电台参加新兵训练营的同志下到甘肃岷县,亲身体验到西部农村和教育现状的时候,我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对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态度做一番自我审视。所以歌德说“人只有在人们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2015-11-02 15:24:56
[张振华]
天津电台坚持十年的“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既是一种有效的新闻报道方式,更是从作风、精神、心灵和人格等方面培养、锤炼干部的一种实践方式。是让干部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接受再教育,进行再学习、再完善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后者的意义或许更大、其作用更长远,因为对一个电台和一项事业来说,人的素质、修养、作风和精神永远都是第一位的决定性因素。
2015-11-02 15:25:13
[张振华]
深入基层是激活新闻报道的必由之路。当前在新媒体和市场经济的双重背景下,一些媒体为了博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搞出很多新闻噱头和新闻乱象。广播电视必须站出来,社会越浮躁,媒体应该越冷静;社会越迷乱,媒体应该越清醒,越有理性,越有定力。随着人民教育水平的提高,随着人们视野的不断开拓,对新闻的判断力和挑剔度越来越高。我们送给他们的是真诚的小草,还是假花,他们一看便知。怎么样改变新闻,唯一的办法就是广电人必须深入基层,俯下身子,用真诚做新闻,做真诚新闻。
2015-11-02 15:26:36
[张振华]
人民群众当中随时都有积极的创造、时代的风景、温暖的故事和人生的坚持。关键是我们必须走近它、发现它。正如歌德所说“在任何时候,世界上都存在着那么多有价值的事物,只是它们彼此並不接触”。而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正在于发现它们,使之变成串串珍珠呈现给社会。天津电台这些年获得的11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九次的“五个一工程”奖,就是天津电台记者、编辑在坚持深入基层、拥抱生活、发现生活、展现生活,奉献给社会的一串串生活中的珍珠的代表。
2015-11-02 15:27:35
[张振华]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而历史是由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的。费尔巴哈说:“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人民群众的)实践将为你解决”。确实,当年无论是小岗村农民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浙江农民创造的一个个民企神话,都是以创造性的实践解决了农村改革、企业改革在理论上的争执和困惑。所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的发展,实际上是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的聚合。
2015-11-02 15:28:19
[张振华]
日本《东洋经济》杂志就说,“中国的奇迹源于一个个普通中国老百姓”。威尔逊则说,一个“国家的伟大,取决于它的百姓的伟大”。尤其中国当前正处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农村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变,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2015-11-02 15:28:41
[张振华]
在这样一种历史性转变中,每个城市、每个乡村、每个行业、每个家庭乃至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时代故事,都会留下这样那样的历史刻痕,尽管它们可能是细微的、碎片化及个性化的,但把它们纪录下来、聚合起來,就会成为反映整个时代变迁的历史性画卷。
2015-11-02 15:29:11
[张振华]
生活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生活永远会比新闻更丰富、更生动、更精彩。如果我们的新闻过于干涩、苍白,过于模板化、八股化,那说明我们背离了生活,甚至扭曲了生活。
2015-11-02 15:29:37
[张振华]
总之,社会是新闻的底色,新闻是社会的镜相。中国的真实国情在基层,中国的真实表情、真实声音在基层,中国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基层,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主体在基层,同样,中国的各种矛盾、问题、纠结,甚至大量沉没的声音也在基层。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基层,并且同时从两个向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
2015-11-02 15:30:33
[张振华]
一是要发现并传扬那些哪怕是属于“微光”的种种正能量;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监督和校正那些消极的、失范的,甚至是违法乱纪的种种负言行,也包括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前者是发挥媒体的“导善”功能,后者是发挥媒体的“抑恶”功效。前者是为了让人们感受今天社会的光明与温暖;后者是为了明天的社会更明亮、更温暖。前者是媒体的责任所在,后者也是媒体的责任所在。如此两翼齐飞的媒体才是党和人民所期待的更具吸引力、引导力和建设性的媒体。
2015-11-02 15:31:05
[张振华]
可喜的是,多年来,天津电台的领导班子一直同全台同志一起,在沿着这个方向坚实地行进。其中坚持了十年的“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就是天津电台在追求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强、更高的媒体这一目标中采取的一个有力和有效的举措。希望天津电台一如既往,继续为中国广播提供新经验、创造新成绩,为天津的发展做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2015-11-02 15:31:47
[主持人]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下面请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同志讲话。
2015-11-02 15:32:36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
刚刚英华台长和四位基层的编辑记者代表所做的发言,编织了天津广播电视台的一个梦,这个梦叫什么?怎么回事?怎么做的?怎么实现的?刚才天津记协的领导和三位专家的发言淋漓尽致地解析了它。人的一个习惯坚持百天,就能养成。可是一个广播电台,一件事情坚持十年,实在是难能可贵。
2015-11-02 15:34:43
[翟惠生]
它可贵在哪儿,几位专家说得非常到位。我个人理解,真是走基层走出了影响力。它的影响力有获奖作品作为代表;有它的经济实力作为代表;也有人才队伍的朝气蓬勃、有后劲作为佐证。
2015-11-02 15:36:05
[翟惠生]
它的影响力来自哪里?我认为是两点,一是真情感,二是真自觉。真情感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情感。哪儿来的?首先得拥抱生活、了解生活,才能热爱生活。走基层就是要往生活里走。恰恰由于“走”了,才能够热爱它。这个爱是因为你接触和拥抱以后才产生的,不是优柔造作的表演和作秀,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感。真自觉,恰恰是因为“走”了,写出好稿、电台影响力扩大、大家都得好处,你觉得管用,就会自觉,愿意做这个事情。我觉得这种自觉很可贵。
2015-11-02 15:38:19
[翟惠生]
我们今天都说要创新。有的是新做法,有的是回归原来最可贵的而又让我们丢掉了的东西。本来我们深入生活走基层,这是新闻的A、B、C,不到现场怎么能写新闻呢?恰恰由于现在的网络时代使大家把它丢掉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都成电脑的新闻匠。恰恰是因为这样,本质不能丢。不到现场,写的新闻就容易出差错,或者容易出偏颇,或者容易出问题。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得到的教训。
2015-11-02 15:39:41
[翟惠生]
天津电台走基层在先,中央倡导“走转改”是在这之后。正说明任何领导提出的倡议都是来自实践,是群众积累的经验向全国的推广。所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这一点上,对于“走转改”,天津电台是真正的英雄。因为你们早在十年前就实践了,而中央提出“走转改”是在你们开展活动之后。
2015-11-02 15:40:44
[翟惠生]
走了十年,下一个阶段怎么办?接力棒要一代代的传下去,不能丢。我个人感觉,还得继续走。走什么?在互联网时代,要解决的问题是“互联网+”,通过走把“+”利用好。因为有互联网,将传统的东西变成电子版。中央呼吁我们驾驭互联网,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共产党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新闻界的“+”就是“走转改”。下一步,我们还要“走”,通过“走”,让这个“+”写得正正的,写得大小都合适。我认为一要走出自信;二要走出历史;三要走出文化。
2015-11-02 15:43:52
[翟惠生]
“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一个就是奔着目标去,一个就是奔着问题去。通过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现在是这些问题影响我们的信心,比如经济下行;比如国际、国内的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比如各种突发事件。这些都有可能中断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我们一定要有能力面对这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能扛过去。总书记用的是“扛过去”三个字。
2015-11-02 15:47:02
[翟惠生]
怎么“扛”?我们还要去基层中增强对实现目标、克服困难的自信。不深入实际,自信不找来。不要每天把道路自信挂在嘴边上,它来自基层。天津的两个基层代表,一个是环卫工人,还有一个是纺织工人。在小组会上的发言特别精彩,又短,又简练。环卫工人说,你们抱怨每天早上上班早的时候,你知道吗?五点多钟天没亮就有人给你们打扫马路。当我们抱怨工资太少的时候,你知道吗?还有一群人比你们挣得更少,而付出的劳动更多。这两句话,我听一遍就记住了,这是天津环卫工人讲的。人家说的真正是发自对党的热爱、对国家的热爱,他真心希望共产党能够带领我们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种自信是自觉来的,是从心里来的,我们要跟他们走得更近,让他们的自信传导给我们。
2015-11-02 15:47:17
[翟惠生]
第二是要走出历史。搞新闻的为什么要注重历史?新闻必须重视历史。尽管新闻是争一日之辉煌,但经得住历史时间检验的新闻作品必须有厚重的历史感。换句话说,就是总书记要求我们讲故事一定要有来龙去脉。不是每篇新闻报道都要把历史说明白,但你写稿的时候,你知道这段历史跟你不知道这段历史过程写出来的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
2015-11-02 15:48:08
[翟惠生]
在宣传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历史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也许这个历史就是几十年的,而且是小几十年的。对于八零后、九零后的一线编辑记者来说,这些都弥足珍贵。总书记讲的全面实现小康是全面的,不是局部的。全面实现小康必须要克服短板,我们就要找出这些短板,用历史去说明我们能够补齐这块短板,比如7000万的贫困人口,比如1亿多65岁以上老人,比如上千万大学毕业生,再比如几千万的农民工。中央看得很清楚,这些是我们的短板。这些人的问题不解决,就不是全面实现小康。
2015-11-02 15:50:03
[翟惠生]
在这些方面,我们有很多事可讲,特别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为什么要用“五大理念”指导“十三五”的实践?这“五大理念”本身也是需要讲历史的,这些理念怎么来的?因为有历史演变过程,所以才要提出“五大理念”。
2015-11-02 15:51:18
[翟惠生]
还有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GDP保持在6.5%以上。为什么底线定在6.5%?城乡居民收入要增长5.8%左右。这些数字都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讲好故事,这是具体的,不是笼统的;它是现实的,不是玩儿概念。明年“两会”的时候,就要提出实现这些建议的具体项目。媒体有很多事情可做。如果不从历史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新闻是飘浮的,也达不到中央提出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宣传学习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2015-11-02 15:51:32
[翟惠生]
第三是要走出文化。文化是什么?就是价值观。在这次五中全会上,很多同志都提到这一点。建议中对文化的表述有三次,说明这个问题很重要。如何让党员干部做到从严治党、反腐倡廉,我们要教育这些人。对更广大的群众怎么办?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教化的问题。就是通过文化,各种教化的形式都可以,新闻是其中一种。新闻包括新闻事件本身的传播和文化艺术的传播。每一个台都是新闻立台和文艺立台一起抓,没有只重视新闻、不重视文艺的。文化就是能够动员更多的人、教化更多的人跟着党走、信我们,能够跟我们一起齐心协力地往前奔小康。
2015-11-02 15:54:51
[翟惠生]
现在的问题就出现在价值观上,没有凝神聚气的东西,所以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讲好这24个字的故事,才能真正让大家在无形中跟着你走,这才是我们的本事。走基层一定要把这个“走”出来,这就是文化,就是以我们的价值观来化人。如果只把文化当成娱乐,而没有看到它凝神聚气的作用,也只是表象的认识。认识到位,文艺节目才能够做得更好。我们要“接地气”,让人民爱看。
2015-11-02 15:57:44
[翟惠生]
今后,如果可以在这三个方面继续往前走下去,还有第二个十年、第三个十年。电台的人会发生变化,但电台的精神不能变。我们的传承要永远传下去,这是电台的传家宝。我希望能够看到天津电台走基层能够走出更大的影响力,走出更好的口碑来。谢谢大家!
2015-11-02 15:58:41
[主持人]
谢谢翟惠生书记。最后请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贺胜同志讲话。
2015-11-02 16:25:52
[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贺胜]
在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十周年之际,中国记协和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在津举办这次研讨会。惠生书记、冬梅同志书记、总局和传媒大学、北京大学的专家,以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有关负责同志亲临指导,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在这里,我代表天津市委宣传部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2015-11-02 16:26:15
[王贺胜]
天津广播电视台“百名记者在基层”活动从2006年至今已经十个年头,这项活动不仅是天津落实中宣部、中国记协等部门“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的实际举措,也已经成为天津宣传文化工作的一个响亮品牌。我们将在中国记协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努力深化拓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果。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体会,就深化“走转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天津新闻宣传工作谈几点认识,与大家交流。
2015-11-02 16:26:35
[王贺胜]
一、深化“走转改”就要讲政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新闻宣传工作第一位的要求就是讲政治。讲政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坚持自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定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中央对于形势的重大判断。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激烈背景下,始终坚持讲政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犹为重要。
2015-11-02 16:27:11
[王贺胜]
上周,党召开了十八届五中全会,描绘了未来五年国家发展蓝图,对引领“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迅速形成宣传热潮,各媒体推出专题、专栏,通过消息、言论、通讯、专访、图片、理论文章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报道、深入宣传全会的重大意义,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宣传“十二五”时期的巨大成就,宣传“十三五”时期的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基本理念。
2015-11-02 16:27:24
[王贺胜]
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对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举措、新要求的宣传要准确深入。对热点敏感问题的阐释要严谨稳妥,拿不准的及时情示,把好关口,守好阵地。“走转改”的实践证明用基层变化、群众感受来阐释中央决策部署更有说服力。从群众贴越近才更有针对性。要发扬“走转改”精神,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采访,用带有温度、感情的新闻报道,让全会精神进教材、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到生活中、群众中了解热情民意,了解干部群众的关切,引导人们重视宣传形势,增强发展信心。
2015-11-02 16:27:39
[王贺胜]
二、深化“走转改”就要讲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价值追求和政治立场。马克思说“记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的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是新闻工作的根和本,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对社会有一份责任,对群众有一份责任。要肩负起承担好责任,首先就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劳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2015-11-02 16:28:36
[王贺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文艺工作如此,新闻工作也是如此。要站稳群众立场,始终把群众作为新闻的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化“走转改”,走出去、沉下去、融进去。走出去就要走出高楼大厦、走出文山会海、走出虚拟网络、走进乡村社区、走进工地企业,做到奔走在路上、活跃在基层、忙碌在现场。
2015-11-02 16:28:52
[王贺胜]
这是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工作状态,也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现在,通讯手段日益发达,传播渠道更加便捷,但无论条件怎么改变、环境怎么变化,都替代不了亲临现场、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只有到改革建设的第一线最前沿才能找到新闻的富矿,打开报道的视野,新闻报道才有热度、广度、深度。
2015-11-02 16:29:09
[王贺胜]
沉下去就是要扑下身子,扎到基层。“走转改”不是口号、不是一阵风,必须在深入持久上下工夫。搞隔窗看景、蜻蜓点水的走基层是人在心不在、身到心不到,不仅没有实际效果,反而造成很坏的影响。要把“走转改”作为理念来坚守,作为常态来坚持,一猛子扎下去不见成效不收兵,才有作风和文风的根本改变。
2015-11-02 16:30:12
[王贺胜]
融进去就是走进生活,融入到群众中,满怀对群众的申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看,倾听他们的呼声、诉求,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排民之忧,解民之难。“百名记者在基层”关键就是在这个“在”字,不仅是身在,更要心在、情在,这样才能尽好党的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2015-11-02 16:30:32
[王贺胜]
三、深化“走转改”就要抓创新,注重增强新闻宣传感染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走转改”活动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举措。群众最智慧、基层最鲜活,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
2015-11-02 16:31:12
[王贺胜]
事实证明,坐在办公室里搜肠刮肚、躺在文件堆里东拼西凑、泡在互联网上复制粘贴,写出来的报道只是干巴巴的,没有一点新意。只有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脚底有泥土,笔下才有底气。这两天天津电台推出的新闻报道都是取材于实践,在内容、题材、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不仅内容贴近群众,而且亲和力、感染力很强,为群众所喜爱,先后荣获了11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连续九届获“五个一工程奖”,这些正是“百名记者在基层”结出的累累硕果。
2015-11-02 16:31:30
[王贺胜]
深化“走转改”还要在创新上着力,用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路,“走转改”的目的是找到新闻的本源所在,用真实鲜活的报道打动人、感染人首先要对新媒体工作有新的思考、认识,在理念上与时俱进,保持思想的敏锐度。
2015-11-02 16:32:30
[王贺胜]
在坚守好传统,在实践中打深井、抓活鱼的同时,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关注和了解网民这个最大的受众群体,做好网上宣传的“走转改”。要创新手段,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既要凸显专业的优势,也要掌握快速传播的手段,才能占领新闻信息传播的高地。
2015-11-02 16:32:46
[王贺胜]
在“8.12”事故中,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客户端,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新闻工作者也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努力成为能写、能拍、能录、能传的全媒编辑,这样新闻报道才能灵动活泼起来。
2015-11-02 16:33:09
[王贺胜]
要创新表达,从群众角度,用大众语言,说百姓关切。说实话、说真话,这样的新闻报道才能具有真实感。特别是倡导短、时、新,用符合网民习惯的网语,赢得受众、打造共鸣,增强吸引力。
2015-11-02 16:33:34
[王贺胜]
四、深化“走转改”要抓机制,注重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在中宣部、中国记协等部门的指导下,广大新闻工作者用心走、用情转、用功改。“百名记者在基层”是践行社会主义新闻观的创新举措,要继续探索深化“走转改”的形式和方法,不断创造推出好的经验。
2015-11-02 16:34:23
[王贺胜]
全市各新闻媒体要借鉴新闻广播“百名记者在基层”的做法,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品牌活动,并把自身的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化下来。要完善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的机制,通过建立基层联系点、蹲点调研等制度,明确新闻单位领导干部、业务骨干、青年编辑记者下基层调研采访的要求,通过资助、奖励、补贴等方式,为新闻记者采风创作、定点生活提供必要条件。
2015-11-02 16:34:37
[王贺胜]
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增加“走转改”情况在媒体绩效考核中的比重,加大对“走转改”报道的支持力度。在重要版面黄金时段优先刊播。要在“走转改”中发现人才、锤炼队伍,对表现突出的编辑记者在资金支持、培养使用中优先安排。在业务考核、职称评定上优先考虑。
2015-11-02 16:34:52
[王贺胜]
总之,就是要形成一种导向、一种氛围,使深入基层一线成为编辑记者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
2015-11-02 16:35:05
[王贺胜]
长期以来,中国记协对天津工作给予了有力指导和充分肯定。方方面面都给了我们很大帮助,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希望惠生书记和各位领导专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天津工作,大家可以在天津多走走走、多看看,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2015-11-02 16:35:24
[主持人]
大家围绕“百名记者在基层”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惠生书记对“百名记者在基层”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提出“走基层要走出自信、走出历史、走出文化”,对今后深入开展“走转改”做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2015-11-02 16:35:56
[主持人]
王贺胜部长从讲政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讲责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创新,注重增强新闻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抓机制,注重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四个方面对深化“走转改”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惠正书记和王贺胜部长的讲话精神,及时总结经验,完善长效机制,把新闻工作者的作风建设持续深入的开展下去,引导广大编辑记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还要联系各自实际,学习借鉴好的做法,不断提升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今天的研讨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15-11-02 16:36:25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