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会场上响起了悠扬的音乐,不少媒体记者已提前来到现场“占座”,等待新闻发布会开始。 [14:06] |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各媒体记者已陆续在会场就座,中央电视台记者正采访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两会”前方报道组直播人员。 [14:32] | [曹卫洲]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天举行记者招待会。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记者招待会的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各位领导:科学技术部徐冠华部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张晓强副主任、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财政部张少春部长助理。今天我们请他们就建设创新型国家回答大家的提问,现在请大家提问。 [14:58] |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请问徐部长,在年初举行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提出要用15年时间使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的科技竞争力在世界主要国家当中排名二十几位,和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现阶段提出这样一个目标,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15:00] | [徐冠华] 中央在这个时刻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20年,中国要连续40年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根据我们测算,如果我们能够在今后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否则就不能够实现在2020年翻两番的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是非常困难的。 [15:02] | [徐冠华] 第二,我们国家人均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的供应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随着经济发展,我们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尖锐,面临日益严峻和紧迫的瓶颈约束。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是在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各国的经验表明,只有靠科技进步,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出路。第三,在全球化进程当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国际竞争压力。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们生产的手机不得不付出价格20%,计算机价格的30%、程控数控机床价格的40%的专利费用。 [15:08] | [徐冠华] 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弱化。因此,中国的产品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压力越来越大。从这几方面考虑,我们没有别的出路,只有一条路,就是通过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15:08] | [科技日报记者提问] 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强,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外,政府也需要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请问张晓强副主任,下一步国家在这方面会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15:08] | [张晓强] “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的措施来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第一,进一步完善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制定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具体实施细则,要实施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加快推进创业投资的发展。同时,还要考虑抓紧出台有关鼓励生物、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等带有重大战略产业意义的产业发展政策。 [15:10] | [张晓强] 第二,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大投资力度,建设包括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远洋综合科学考察船等12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进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三期工程建设。第三,组织实施企业自主创新专项。今后五年,国家将投资建设生物冶金等100个国家工程实验室。要推进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制造装备数字化等5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要进一步推动几百家不同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要组织实施新一代网络、生物医药等七大高技术产业工程和生物疫苗等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15:14] | [张晓强] 第四,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研发。今后五年,国家将组织研制包括核电站、高速铁路装备等16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要进一步加强节能、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我相信通过以上这几方面的工作,会为我们的企业更好发挥自主创新的主体作用提供一个更有利、更良好的外部环境。 [15:16] |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在一个完善的体系中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发挥所长。高等学校在构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15:18] | [赵沁平] 从一些发达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经验,以及我们国家几十年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应该发挥,也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第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基础教育阶段,以及其他所有教育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地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人才支持。 [15:23] | [赵沁平] 第二,发挥高等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在建设创新体系当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具体来说,要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相结合的优势,推进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的战略高技术研究,鼓励自由探索研究和学术带头人+团队的研究,成为知识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之一。发挥高校智力密集和智力源头作用,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中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此外,高校还要办出特色和优势,在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作出贡献。 [15:25] | [赵沁平] 第三,在创新文化的建设方面,建设有利于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推动有利于创新文化的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对高校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也寄予厚望。高等学校要坚决贯彻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当然,这个问题也是需要教育界、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做好的一篇大文章,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它做好。 [15:27] | [经济日报社记者提问]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后,国家在财政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对支持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什么样的举措? [15:28] | [张少春] 财政部对全面落实《纲要》准备采取三项重要举措:第一,大力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就是要严格执行《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年初预算编制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收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716亿元,比上年增加115亿元,增长了19.2%。这个增幅明显高于中央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增幅。在“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也将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我们利用这个政策信号,来鼓励和引导全社会更加重视科技自主创新,更加重视科技的投入。 [15:32] | [张少春] 在增加投入的同时,要注重优化投入结构,合理配置财政资源。要重点确保对基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前沿技术研究,以及对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和科学技术普及的投入等等。第二,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促进科技进步的作用。要充分利用财税的扶持政策,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15:33] | [张少春] 这方面有五个政策要点:1.要加大企业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所得税前的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的150%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2.要允许企业加速用于研究开发的设备仪器的折旧。企业用于研发的设备仪器,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允许企业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允许企业采取适当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15:36] | [张少春] 3.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政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严格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4.完善进出口税收政策。进口税收政策的优惠要从对企业进口整机设备,逐渐转变到鼓励国内企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装备所需要的重要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上。 [15:37] | [张少春] 5.实施促进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制度,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本国货物认定制度等等。第三,完善科技经费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改革和强化科研项目的经费管理,建立对科研课题及其经费的申报、评审、立项、执行和结果全过程的监管制度,要提高这一系列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15:40] | [张少春] 要调整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支出标准和具体的管理办法。要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以结果为导向的追踪问效机制。 [15:41] | [凤凰卫视记者提问] 在“十五”计划当中有几个主要指标没有达到,其中一项是研究和实验经费没有达到原来的指标规划,指标是1.5%,但是2005年只有1.3%。“十一五”规划当中,这个指标要占GDP的2.0%。怎样防止在“十一五”结束时不出现没有达到指标的情况? [15:42] | [张少春] 要实现“十一五”R&D的投入占到GDP2%的指标,首先需要全社会,特别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要有大幅度增长。作为国家来说,我刚才谈到,要营造激励创新的环境,推动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税收政策至少有四条,所得税有两条政策,进口税收有一条政策,高新区有一条政策。实际上在《纲要》配套政策当中,有一个税收政策体系,来促进和鼓励企业愿意多投入用于研发和用于人才的培训。 [15:47] | [张少春] 作为政府,也有直接增加科研投入这样一个要求。第一,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年初预算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水平。2006年中央财政收入预计增长12%,而中央科技经费增长水平达到了19.2%。在执行过程当中,预算超收分配也要按照法定增长的要求,尽量多向科技经费倾斜。这样,使得政府R&D投入水平得到提高。总的来说,有两方面政策,一方面给企业创造一系列的税收环境,使它愿意投入。另一方面,国家特别是中央财政,能够在年初预约安排和预算超收当中按照科学技术进步法的要求,达到法定增长比例。 [15:50] | [中新社记者提问] 我们知道中国目前的科技实力还是经济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很多人怀疑,目前我们有没有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请问徐部长,对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 [15:51] | [徐冠华] 对这个问题需要做一个全面的分析。根据2001年的数据,中国在49个主要国家当中,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处于第28位,也就是中等偏下的水平。如果中国2020年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意味着我们要从当前的水平再前进10位,进入世界前20位,我们才能够说取得了成功。从这方面来看,我们的任务相当艰巨。 [15:53] | [徐冠华]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也具备很多有利条件。首先,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努力,我国已经建成了只有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国家才具备的、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这是我们国家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第二,我们有充足的科技人力资源。根据统计,中国的科技人力资源达到3850万人,研发人员109万人年,这在世界上,一个名列第一,一个名列第二。我认为这是中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任何国家无法比拟的最可宝贵的资源。 [15:54] | [徐冠华] 第三,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科技实力。目前我国人均GDP大约1000多美元,但据我们的测算,科技综合创新指标已经相当于人均GDP5000—6000美元国家的水平。在生物、纳米、航天等一些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第四,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文化积累,都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创造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我们认为,经过全社会的艰苦努力,一定能够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对此充满信心。 [15:58] | [AFX记者提问] 请问徐部长,中国在推动TDS—CDMA高科技领域做了很多工作,中国也提出要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基本上完成下一代因特网技术的建设。请问在这方面的进展如何?能不能实现? [16:00] | [徐冠华] 在中国各个方面的支持下,中国的3G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在TDS—CDMA方面取得很大进展,我们对此都感到非常高兴。我们希望TDS—CDMA实验中进一步完善,取得成功。当然,我也同样希望WCDMA和CDMA2000也取得成功。 [16:00] | [深圳广电新闻中心记者提问]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多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深圳的支柱产业。请问徐部长,您觉得深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当中,应该继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16:01] | [徐冠华] 我对于深圳市在过去这些年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功深受鼓舞。如果说从深圳的经验当中能够受到什么启发,我想谈几点。第一,我印象很深的就是深圳市政府定位非常明确,创造一个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环境,致力于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技术企业是高成长性,也是高风险性的企业,政府不要自己来做,政府要创造一个好环境,这是最聪明的做法,也是最求实的做法。我认为,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向深圳学习。 [16:07] | [徐冠华] 第二,深圳市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方面,有非常宝贵的经验,也是成功的经验。据我所知,深圳市有4个90%,就是90%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的科技投入来自于企业,90%的专利产生于企业,90%的研发机构建设在企业。所以,深圳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和它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 [16:08] | [徐冠华] 第三,深圳市政府在投入科技方面表现了勇气和魄力。因为科技投入是一个长期过程,而且往往有很大的风险,但是深圳市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通过政府的引导来带动全社会的科技投入。据我所知,深圳市提出要把过去改革开放以来的积蓄用于研究开发、用于科技进步,他们提出五年内要用1000亿元投入科技,这种勇气和魄力是很了不得的,值得学习。如果中国其他各个城市都像深圳一样,我相信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大有希望。 [16:10] | [金融时报记者提问] 中国有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来促进喷气式飞机的制造? [16:12] | [徐冠华] 研制民用客机已经被列入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但是还在酝酿之中,需要做全面的研究。我现在没有什么新的消息向你报告。 [16:12] |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提问] 请问赵部长,我们最近做了一个调查,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55%的人认为受体制制约,36%的人认为是由于经费不足。您认为这个调查结果是不是反映了真实情况?如果问题集中在这两方面,您认为应如何改革? [16:13] | [赵沁平] 可以说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特别是在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的大力支持和经过高等教育“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过去相比较,有很大的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有一系列数字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但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或者和世界上一些高水平的优秀大学相比较,我们国家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确实有相当大的差距。你们的调查结果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说明了这个差距的原因。 [16:15] | [赵沁平] 我们国家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创新人才和科研条件缺乏,包括科技经费,这个原因是最直接的。第二,体制和机制问题。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科技组织管理、创新激励,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原因。第三,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成长和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现在大学的人才培养基本上还是以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文化,而科技基本上还是消化吸收、跟踪追赶型文化,当然这是历史发展的原因,也是我们发展阶段的原因。 [16:16] | [赵沁平] 为解决这些问题,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作了全面、长远地安排部署,对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有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激励自主创新政策。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将大力提高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16:17] | [曹卫洲] 记者招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谢谢各位领导。 [16:18] |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报道] 本次直播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网友关注! [16: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