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方向明确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分别提出“双百方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我国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详细内容>>
政策措施顺民心
60年来,中国政府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逐步落实和完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动文化创新,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详细内容>>
百花齐放 硕果累累
60年,我国文化建设成就斐然,文艺作品日益繁荣、精品佳作呈出不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文化保护成效显著、中华民族精神承传不息,对外交流日益活跃、中华文化影响力不增强。
详细内容>>
百家争鸣 共谋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 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力求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拉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详细内容>>
新中国杂技跨越发展铸辉煌
新中国杂技大胆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作思潮和文化理念,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艺术创作的形式和内容、精品杂技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历史的新高度,催生了一大批代表着中国杂技最高水平的精品节目。
详细内容>>
相声60年:为百姓制造笑声
新中国成立之初,艺人们为相声再登舞台而自觉改造这门传统艺术。张寿臣、马三立等一代宗师在相声中融入中国历史典故,提高相声的文化品味和艺术格调。侯宝林则以独特的审美眼光重新诠释中国传统相声,是中国相声新旧交替的代表人物。他领头成立相声改革小组,反映新时代新思想的作品创作拉开了中国相声新的一幕。
详细内容>>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
新中国六十年,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逐渐拓宽,保护体系日臻完善。第三次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0多万处。
详细内容>>
文化设施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6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进一步维护。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逐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文化馆(含群艺馆)3217个,文化站37938个,村(社区)文化室247332个,公共博物馆1893座。
详细内容>>
刘云山:光大民族民间文化 传递中华文明薪火。
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民间文化遗产普查和整理工作,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民间文艺成果,为传承优秀民间文化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
详细内容>>
中国标语60年
标语虽小,但也能承载历史。透过60年来的中国式标语,可以窥见中国社会的变迁,也可反思社会发展中那些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制度和观念。 “中国特色”标语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能覆盖众多领域并不断与时俱进。
详细内容>>
60年考古学发展与贡献
60年来,中国考古学发展迅速、收获巨大,产生了许多重大发现,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考古发现与研究证实,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
详细内容>>
文学作品极丰富,创作更自由
新中国文学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成就、取得的经验异常丰富、极其重大。文学在反映时代生活上,方法更多样,手段更丰富;党和政府在领导文艺事业方面也获得了宝贵经验,使"二为""双百"成为基本方针与方法并且坚持不变,文学越来越走向一种良性互动
详细内容>>
公共艺术塑造国家形象
北京长安街是中国最重要的艺术展览场所,也堪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艺术长廊。现代中国具有知名度的公共艺术作品,不少集藏于这条特殊的大街上。这里拥有最多的现场观众,也是中国国家的艺术形象之一。表现了一个文明古国与泱泱大国的内在与宏大。
详细内容>>
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神
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建筑艺术就是整体中华文明之树中特别美丽的一枝。新中国建筑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精华,继续繁荣发展。
详细内容>>
由服装变迁看共和国60年足迹
从“老粗布”走向“个性斑斓”,犹如展开一幅宽阔的历史画卷。服装,作为一种群体性记忆,尽管只是一个表象符号,却以非文本的形式记录新中国60年,人们的生活以加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详细内容>>
起舞婆娑叩问生命 回望舞蹈
上个世纪的新文化运动打开国门,我们接受了西方艺术分类概念之后,我们看到了西方的芭蕾舞、交谊舞和现代舞,对这些舞蹈舞种的认识构成了建国以来舞蹈的基本格局。
详细内容>>
60年,寻找中国食文化的精髓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国餐饮,或者说中国饮食文化似乎已走向了世界,
详细内容>>
中国动画60年风雨兼程
动画产业也走过了将近60年的风雨路程。在我国,动画除了包括我们狭义上认定的动画片,还包括木偶片、剪纸片、水墨动画等等等等,它们这全都满足“把一些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制作与放映变成活动影像”的广义动画定。
详细内容>>
60年婚礼变迁描绘社会进步
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特色婚宴个性张扬。"新中国成立60年来,婚礼作为人生大事,发生着大变化。
详细内容>>
电视艺术60年:从渴望到解放
电视艺术60年:从渴望到解放
60年过去,电视,像一面镜子,用它特有的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份60年的风雨波折,折射了一段60年的光辉岁月。
详细内容>>
中国茶文化,品味生活60年
建国之初或者较早时期,茶叶是唯一的主流饮料;现在,茶叶面临多种饮料的竞争。如今,茶文化及其载体已经成为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着茶事业的发展。
详细内容>>
音乐祝福,声音里饱含真实
49年至78年,文化发展产生重大变化,各门类艺术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至90年代,国内音乐界面如何面对长期隔绝后西方音乐文化的涌入。新世纪初,古典音乐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互联网、新传媒的冲击。
详细内容>>
电影60年见证国家发展
电影60年见证国家发展
60年峥嵘岁月,《开国领袖毛泽东》……在新中国的每个华诞,中国影视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见证与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一部部经典的国庆献礼影视剧给观众带来难忘的艺术体验。
详细内容>>
戏曲艺术60年成就光辉
60年来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文革”十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几年。回顾这段历史,我们感到激动和自豪。这段历史不仅留下了彪炳史册的成就,而且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珍视、记取和深入思考。
详细内容>>
美术60年精品佳作向祖国汇报
风雨兼程六十年,艺术家们始终以"笔墨当随时代"的精神,投身火热的社会生活,通过描绘人民群众多姿多彩精神风貌、如火如荼生活图景,以及山川河岳的沧桑巨变,展现伟大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留下了许多时代性的经典作品。
详细内容>>
体育60年佳绩传承体育文化
60年,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它融会了无数体育人的心血和汗水,也融进了中国百姓的喜怒与哀乐。中国要想从体育大国发展成真正的体育强国,只是依靠竞技体育上取得的成绩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体育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详细内容>>
翰墨长锋六十年
六十年风雨历程,六十年书艺探求,六十年的 创作成果。《翰墨长锋六十年》书法展,展出陈列了新中国第一代党、政、军,在重要领导岗位上工作的部分老同志们的书法真迹。
详细内容>>
60年社会变迁下的人情变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山河巨变,60年社会改观。有一件事情仿佛例外,中国人重人情这一传统好像没有什么改变。然而,按照辩证法,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变的,60年社会变迁下的人情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
详细内容>>
京韵遗风
中原文化
齐鲁文化
三秦览胜
三晋掠影
江淮文化
荆楚文化
津门文化
燕赵精华
多彩澳门
特色香港
吴越文化
歌舞之乡
草原金曲
海南旅游
闵粤漫游
巴渝文化
宝岛风情
人文江西
潇湘揽胜
西藏文化
桂邑精华
青海人文
岭南文化
回乡风情
皖江文化
黑土风情
沪上精粹
延边风情
多彩贵州
辽宁旅游
云游四方
川蜀文化
飞天敦煌
文化名城
名镇名村
策划:喻红、祁留金 美编:耿宇 编辑:祁留金